《雜詩絕句十七首》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岸傍草樹密,往往不知名。
譯文:在河岸邊,草木茂密,很多都無名。
詩意:這兩句描述了一種自然景觀,河岸旁的草木繁茂,其中有許多不為人所知的植物。
賞析:這兩句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傳達了一種隱逸自然、深入尋覓之感。作者通過描述河岸旁茂密的草木,暗示了世界之大、人事之繁雜,有許多事物未被人所知。這種景象也可視為作者內心世界的映射,表達了他對于自然深處的向往和追尋。
其間有啼鳥,似與船相迎。
譯文:其中有啼鳥,仿佛與船相迎。
詩意:這兩句描繪了一幅畫面,描述了一只啼鳥與一艘船相遇的情景。
賞析:這兩句通過描繪鳥與船的相遇,表達了一種自然與人類活動的交織。啼鳥的出現給這個安靜的自然環境帶來了一絲生機和活力,與經過的船相互呼應,形成了一種和諧的場景。這也可以被視為作者對于自然與人類生活的融合的一種崇敬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中的草木茂密和鳥與船的相遇,傳達了作者對于自然的向往和對于生活的思考。這種描繪與感悟的交織,使得這首詩詞在表現自然美的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于人生意義的思索。
zá shī jué jù shí qī shǒu
雜詩絕句十七首
àn bàng cǎo shù mì, wǎng wǎng bù zhī míng.
岸傍草樹密,往往不知名。
qí jiān yǒu tí niǎo, shì yǔ chuán xiāng yíng.
其間有啼鳥,似與船相迎。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