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缺不改光,劍折不改剛。
月缺魄易滿,劍折鑄復良。
勢利壓山岳,難屈志士腸。
男兒自有守,可殺不可茍。
月缺不改光,劍折不改剛。月缺魄易滿,劍折鑄復良。勢利壓山岳,難屈志士腸。男兒自有守,可殺不可茍。
《古意》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月亮雖然缺了一部分,但它的光芒卻沒有改變;
劍雖然折斷了,但它的堅強依然存在。
月亮的缺憾很容易填滿,劍折斷后可以重新鑄造。
權勢和利益可以壓倒山岳,但無法屈服志士的胸懷。
真正的男兒有自己的守則,寧愿被殺也不愿屈服。
詩意:
《古意》這首詩表達了對堅韌不拔、永不妥協的價值觀的贊頌。詩中通過對月亮和劍的比喻,強調了它們在面對挑戰和困難時的不屈精神。月亮雖然有缺陷,但仍然散發著光芒,象征著它的內在堅強和恒久不變。劍雖然折斷了,但仍然保持著堅韌和剛強的品質。詩人進一步探討了權勢和利益對人性的壓迫,但強調了志士的堅守和不屈不撓的品質。詩人贊美了真正的男子漢應有的品質,寧愿被殺也不愿妥協。
賞析:
《古意》通過簡潔有力的語言和明確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對堅持原則、不屈不撓的精神的推崇。月亮和劍作為象征,生動地描繪了堅韌和光明的意象。詩人通過對月亮的描繪,表達了一種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依然保持堅強和光明的態度。而劍的折斷和重鑄,暗示了面對逆境時的重生和再啟。詩人進一步通過對權勢和利益的批判,強調了志士的價值觀和個人堅守的重要性。最后,詩人強調了真正的男子漢應具備的品質,即寧愿犧牲也不愿意喪失原則和自尊。
整體而言,《古意》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以及對月亮和劍的比喻,表達了對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精神的贊揚。詩人借此探討了人性的價值觀,并強調了真正的男子漢應當具備的品質。這首詩詞通過深入的思考和簡潔的表達,給人們帶來了啟示和思考。
gǔ yì
古意
yuè quē bù gǎi guāng, jiàn zhé bù gǎi gāng.
月缺不改光,劍折不改剛。
yuè quē pò yì mǎn, jiàn zhé zhù fù liáng.
月缺魄易滿,劍折鑄復良。
shì lì yā shān yuè, nán qū zhì shì cháng.
勢利壓山岳,難屈志士腸。
nán ér zì yǒu shǒu, kě shā bù kě gǒu.
男兒自有守,可殺不可茍。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