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①據《樂府雜錄》,此詞又名《謝秋娘》,系唐李德裕為亡姬謝秋娘作。又名《望江南》、《夢江南》等。分單調、雙調兩體。單調二十七字,雙凋五十四字,皆平韻。
②諳(音安):熟悉。
③藍:藍草,其葉可制青綠染料。
【品評】
此詞寫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個既淺切又圓活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贊頌之意與向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唯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結句“能不憶江南”,并與之相關闔。次句“風景舊曾諳”,點明江南風景之“好”,并非得之傳聞,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時的親身體驗與親身感受。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應了“憶”字,不失為勾通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三、四兩句對江南之“好”進行形象化的演繹,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紅綠相映的明艷色彩,給人以光彩奪目的強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充分顯示了作者善于著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把讀者帶入余情搖漾的境界中。
日出江花紅勝火①?春來江水綠如藍②?
能不憶江南
①日出句:早晨太陽出來以后,照得江邊盛開的花兒,紅艷得比火還要紅。
②春來句:藍,用藍草制成的顏料,也叫靛青。春江青碧,好像靛青的顏色一樣,在陽光下泛著綠波。
這幾句詞是說,春日,朝陽照耀下的江畔花朵,紅得勝似烈火;江水碧綠的顏色,只有藍草可以相比。這一切,怎能不撩起我對江南的回憶?詩人用對比、夸張的手法,對江南水鄉的誘人春色進行了形象的描繪,紅綠相映,光彩奪目,印象強烈,引人入勝。
--引自李濟洲編著之《全唐詩佳句賞析》
yì jiāng nán
憶江南
jiāng nán hǎo,
江南好,
fēng jǐng jiù céng ān.
風景舊曾諳。
1
[1]
rì chū jiāng huā hóng shèng huǒ,
日出江花紅勝火,
chūn lái jiāng shuǐ lǜ rú lán, 2
春來江水綠如藍,[2]
néng bù yì jiāng nán.
能不憶江南。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