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的筆順
介的意思
介
jièㄐㄧㄝˋ基本解釋
①在兩者中間。~于兩者之間。~詞(用在名詞、代詞之前,合起來表示地點、時間、方向、方式等關系的詞,如“從”、“向”、“在”、“以”、“對于”等)。~入。
②這樣,這么。像煞有~事(好像真有這么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樣,好像有什么了不起)。
③放在心里。~意。~懷。
④耿直。耿~。
⑤甲。~胄。~殼。
⑥個(用于人)一~書生。
⑦大。~圭(大玉)。
⑧傳統戲曲腳本里表示情態動作的詞。笑~。飲酒~。
⑨助。~壽。
⑩姓。
?古同“芥”,芥菜。
詳細解釋
名詞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身上穿著鎧甲形。中間是人,兩邊的四點象聯在一起的鎧甲片。本義:鎧甲。一種用來防身的武器。
2.同本義armor。
駟介旁旁。 —— 《詩·鄭風·清人》舍爾介狄。 —— 《詩·大雅·瞻卬》其蟲介。 —— 《淮南子·脩務》急則用介胄之士。 —— 《史記·老莊甲韓列傳》
介士(穿著甲胄的兵士);介卒(甲兵);介胄(鎧甲與頭盔、披甲戴盔);介人(武士,甲士);介馬(披甲的戰馬)
3.疆界;界限。后作“界”bound。
介,畫也。 —— 《說文》。按,八者分也。從人者,取人身之左右以見意。無此疆爾界。 —— 《詩·周頌·思文》。陸德明釋文:“界”作“介。”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 —— 《后漢書》
4.傳賓主之言的人。古時主有儐相迎賓,賓有隨從通傳叫介usherer。
諸侯相見,卿為介。 —— 《荀子·大略》
介紹;介賓(賓客,貴賓;古代行鄉飲酒禮時輔佐賓客的人)
5.指有甲殼的蟲類或水族 shell; scale。如:介潭(傳說中的介甲蟲。為介類的先祖);介鱗(傳說中的海生動物。夏食而冬蟄,為魚鱉類的祖先)
6.節操;獨特之行virgin。
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 《孟子》
7.戲曲術語。南戲、傳奇劇本里關于動作、表情、效果等的舞臺指示。如坐、笑、見面以及雞鳴、犬吠等 jie。如:笑介;見介;雞鳴介;犬吠介。
8.[語]∶介詞的省稱preposition。
9.姓。
動詞
1.披甲armor。
不介馬而馳之。 —— 《左傳·成公二年》季氏介其雞。 ——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介者不釋。 —— 《史記》
介胄(披甲戴盔);介馬(給戰馬披甲)
2.介入;居中lie between; interpose。
介居二大國之間。 —— 《左傳·襄公九年》
介和(調解,說合)
3.介紹introduce。
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 李康《命運論》
介函(介紹信)
4.介意;留存shelve。
不以介懷。 —— 李延壽《南史》
介懷(耿耿于懷);介介然(形容心事重重);介心(介意,把不快的事記在心里);介慮(介意憂慮)
5.間隔,隔開separate。
前鄉崧高,后介大河。 —— 《漢書·翼奉傳》
6.又引申為挑撥離間。如:介言(間言,離間的話);介然(間隔;隔開);介絕(隔絕)
7.佐助assist。
介爾景福。 —— 《左傳》
介眉(祝壽之詞);介貳(輔佐);介壽(祝壽之詞)
8.因;憑借;依靠depend on。
介人之寵,非勇也。 —— 《左傳·文公六年》
介持(依憑;仗持)
形容詞
1.獨;特異alone。
夫介異于人臣。 ——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孑不群而介立。 —— 張衡《思玄賦》介,獨也。 —— 《廣雅》如有一介臣。 —— 《書·秦誓》亦不使一介行李。 —— 《左傳·襄公八年》一介嫡女。 —— 《國語·吳語》援納斷斷之介。 —— 《漢書·孔光傳》
2.副;次一等vice-。
且冢卿無路,介卿以葬,不亦左乎? —— 《左傳·昭公四年》
介卿(次一等的卿,位于冢卿之下);介弟(對別人弟弟的尊稱);介次(位于市井的小亭);介使(副使);介倅(副手;輔佐者)
3.大 great。如:介福(大福;洪福);介圭(一尺二寸長的大圭);介壽(長壽。祝壽之辭);介母(大型貝類);介祉(大福)
4.善 good。如:介人(善人)
5.耿介;耿直特異 upright; honest and frank。如:介廉(正直廉潔);介正(耿直純正);介白(耿介清白);介決(耿直善斷)
6.孤傲 aloof and arrogant。如:介立(獨立清高而不迎合流俗);介僻(高傲孤僻);介異(孤高特異);介吝(孤高自愛);介特(孤高,不隨流俗)
7.這,這么;那,那么 such。如:介事(這事;此事)
8.堅定 firm。如:介石(謂操守堅貞);介峙(形容耿介,堅定,不可動搖)
9.通“芥”。細微slight。
憂悔吝者存乎介。 —— 《易·系辭上》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 —— 《孟子·萬章上》無纖介之禍者。 —— 《戰國策·齊策四》不以往事為纖介。 —— 《漢書·元后傳》
介丘(介邱。微小的土山);介狹(心胸狹隘);介焉(細微的樣子)
量詞
◎通“個”。如:一介書生;一介武夫。
介
jièㄐㄧㄝˋ詳細解釋
動
1.居于兩者之間。
這座山介于兩縣之間。
2.居間牽引傳達。
《文選?李康?運命論》:“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介紹、仲介。
3.相助、佐助。
《詩經?豳風?七月》:“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宋史?卷一三二?樂志七》:“嚴配皇靈,億神來介。”
4.系留、懸掛。
《漢書?卷八一?匡衡傳》:“情欲之感無介乎容儀。”唐?顏師古?注:“介,系也。言不以情欲系心,而著于容儀者。”
介意。
5.仗恃、憑借。
《左傳?文公六年》:“介人之寵,非勇也。”
形
1.堅毅。
《聊齋志異?卷一?王成》:“王雖故貧,然性介,遽出授之。”
耿介。
2.如此、這樣。
煞有介事。
名
1.界限、本分。
人各有介。
2.比喻微小的東西。
《孟子?萬章上》:“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
一介不取。
3.參見“介胄”條。
4.量詞。計算人或銅錢的單位。相當于“個”。
《儒林外史?第一回》:“上覆縣主老爺,說王冕乃一介農夫,不敢求見。”
一介書生、一介平民。
5.身上有甲殼的水產動物。
《淮南子?墬形》:“介鱗者,夏食而冬蟄。”漢?高誘?注:“介,甲。龜鱉之屬也。”
6.姓。如春秋時晉國有介之推。
介
jièㄐㄧㄝˋ詳細解釋
1.居于兩者之中。
中介、這棟樓介于兩條馬路之間。
2.居間溝通,使兩方了解。
介紹、簡介。
3.居間溝通、傳達的人或事物。
媒介、仲介。
4.心中在意;掛念。
介意、介懷。
5.守正不阿。
耿介、孤介。
6.甲殼或護甲。
介類、介蟲、介胄。
7.量詞。用于計算人或物品,相當于“個”。
一介書生、一介平民。
8.姓。
介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2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91頁,第19字
標點整理本: 第16頁,第16字
音《廣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際也。
《易?繫辭》:憂悔吝者存乎介。〔傳〕介謂辨別之端。
《左傳?襄九年》:介居二大國之閒。
例又,助也。
《詩?豳風》: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例又,大也。
《詩?小雅》: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例又,《爾雅?釋詁》:介,善也。
例又,因也。
《左傳?僖七年》:求介于大國。又,〈文六年〉:介人之寵,非勇也。
《史記?魯仲連傳》:平原君曰:勝請爲紹介。
《孔叢子?難訓》:子上曰:士無介不見。
例又,揚子《方言》:介,特也。物無耦曰特,獸無耦曰介。
例又,小也。揚子《法言》:升東嶽而知衆山之峛崺也,況介丘乎。
例又,閒厠也。古者,主有??,客有介。
《禮?聘義》: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
例又,隔也。
《左傳?昭二年》:晏子曰:偪介之關,暴征其私。〔註〕介,隔也,迫近國都之關。
例又,貴介。
《左傳?襄二十六年》:王子圉,寡君之貴介弟也注。
例又,保介,農官之副。
《詩?周頌》:嗟嗟保介。
例又,凡堅確不拔亦曰介。
《易?豫卦》:介于石。
《孟子》: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例又,介介,猶耿耿也。
《後漢?馬援傳》:介介獨惡是耳。
例又,側畔也。
《楚辭?九章》:悲江介之遺風。
例又,一夫曰一介。
《左傳?襄八年》:亦不使一介行李辱在寡君注。
例又,兵甲也。
《禮?曲禮》:介冑則有不可犯之色。
例又,水鱗甲亦曰鱗介。
《禮?月令》:孟冬之月,其蟲介。
例又,《前漢?五行志》:木冰爲木介。又,〈天文志〉:木少陽,人將有害,隂氣脅木先寒,得雨而冰,曰樹介。
例又,國名。
《左傳?僖二十九年》:介葛盧來朝。〔註〕介,東夷國;葛盧,名。
例又,姓。晉介之推。
例又,與芥同。
《前漢?元后傳》:遇共王甚厚,不以往事爲纖介。
音又,葉居吏切,音記。馬融〈長笛賦〉:激朗淸厲,隨光之介也;牢剌拂戾,諸賁之氣也。
例《說文》作爪,從人介于八之中。
《正譌》:爪,分畫也、限也,從人、從八,分辨之義。別作個。詳 丨部個字註。
注解
〔介〕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介〕字拼音是jiè,上下結構,可拆字為??、八、;、??、??,五行屬木。
〔介〕字造字法是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身上穿著鎧甲形。中間是人,兩邊的四點象聯在一起的鎧甲片。本義是鎧甲。一種用來防身的武器。
〔介〕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jiè] ⑴ 在兩者中間⑵ 這樣,這么⑶ 放在心里⑷ 耿直⑸ 甲⑹ 個(用于人)⑺ 大⑻ 傳統戲曲腳本里表示情態動作的詞⑼ 助⑽ 姓。⑾ 古同“芥”,芥菜。
介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二上反切古拜切頁碼第36頁,第4字續丁孫
介
異體介
畫也。從八從人。人各有介。
附注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以為「(介)象人著介(甲)形」。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三反切茍差反頁碼第115頁,第2行,第1字述
畫也。從八,從人。人各有介。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二上反切古拜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94頁,第2字許惟賢第86頁,第4字
畫也。
段注《畫部》曰:畫,畍也。按畍也當是本作介也。介與畫互訓。《田部》畍字葢後人增之耳。介畍古今字。分介則必有閒。故介又訓閒。禮擯介,《左傳》介人之寵皆其引伸之義也。一則云介特。兩則云閒介。
從人。從八。
段注人各守其所分也。此依《韻會》所引。古拜切。十五部。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朱一一個稱介,古當作孑,孑、介音近。
朱二《漢書》,「介人之寵」(介訓恃)。介紹,介特(一個,二個)皆可稱介。一介或為孑之假借。
錢一介特(一介臣、一介行李)係孑字之借。「介人之寵」,欲介使者權,恃也。間、介雙聲,間當作丯(?)[一]。
周二介特字假自孑字。間、介雙聲。[一]《左傳?文公六年》:「介人之寵,非勇也。」杜預注:「介,因也。」《史記?南越列傳》「乃置酒,介漢使者權,謀誅嘉等。裴駰集解:「《志林》云:介者,因也,欲因使者權誅呂嘉。」《莊子?田子方》:「其神經乎火山而無介。成玄英疏:「介,礙也」;《說文》:「丯,艸蔡,象艸生之散亂也,讀若介。」則介與丯均有散亂、間礙意,故章云兩字通。
白話解釋
介,畫界。字形采用“八、人”會義,表示人們各有其界限。
字形解說
甲骨文作,從人,兩小點像人披鎧甲之形。金文、戰國文字、篆文之形承之而筆畫略有變異。隸書「人」形變作「丅」,兩小點變作左右撇筆,已失其形。楷書承之篆文,上體「人」形可見,下體二直筆,變作左撇右豎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
介字的相關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65頁,第3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02頁,第8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92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46頁,第1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39頁,第5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40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64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64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17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6頁,第11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45頁,第11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367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968頁【補遺】第16276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651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10頁【崇文】第43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37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84頁,第1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56頁,第3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一冊,第644頁,第1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105頁,第3字 |
介字的翻譯
- forerunner, herald, harbinger; to lie between; sea shell; to wear armor
- zwischen (V)
- entre, introduire
介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賓組
楚〔戰國〕 簡 信陽
秦 簡 睡虎地
秦 簡 岳麓書院
漢 簡 張家山
魏 傳抄 三體石經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