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制 字帖

zhǐ ㄓˇ zhēng ㄓㄥ

彳部 共15畫 左右結構 U+5FB5
漢語字典

彳部

15畫

12畫

左右結構

zhi zheng

zhǐ zhēng

TMGT

HOUGK

OICM

28240

1794

6571

5FB5

[332252111213134] 撇、撇、豎、豎、豎折/豎彎、豎、橫、橫、橫、豎、橫、撇、橫、撇、捺

徵字概述

折疊展開

〔徵〕字拼音是zhǐ,zhēng 部首是彳, 總筆畫是15畫。

〔徵〕字是左右結構

〔徵〕字倉頡碼是HOUGK 五筆是TMGT 四角號碼是28240 鄭碼是OICM 中文電碼是1794 區位碼是6571

〔徵〕字的UNICODE是5FB5。 十進制為24501,UTF-32:00005fb5,UTF-8:E5 BE B5。

〔徵〕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二級漢字

〔徵〕字的異體字是

徵的筆順

折疊展開

徵的意思

折疊展開

1zhēngㄓㄥ

基本解釋

召,征召?!稜栄?釋言》:“徵,召也?!?/span>

求;取。《左傳?哀公七年》:“夏,公會吳于鄫,吳來徵百牢?!?/span>

斂取;征收。《周禮?地官?閭師》:“以時徵其賦?!?/span>

徭役;租稅?!豆茏?治國》:“而上徵暴急無時,則民倍貸以給上之徵矣。”

證驗;效應。《廣韻?蒸韻》:“徵,證也?!?/span>

征兆;跡象?!蹲髠?昭公十七年》:“往年吾見之,是其徵也。”

證明?!稄V雅?釋詁四》:“徵,明也。”

征聘;納幣以成婚禮?!都?蒸韻》:“徵,成也。”

追究;責問。《左傳?僖公四年》:“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庇种刚髟儭L粕蚣葷度问蟼鳌罚骸搬缬谛≠祝≠仔υ唬骸疅o之。’”

典,主管?!肚f子?天道》:“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span>

?虛。《爾雅?釋詁上》:“徵,虛也?!?/span>

?姓(舊讀zhǐ)?!度龂?吳志?程秉傳》:“秉為傅時,率更令河南徵崇亦篤學立行云?!?/span>

詳細解釋

名詞

1.古代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的第四音。相當于工尺譜上的“”,現在簡譜上的“5”[ “6”in a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al notation or “5” in numbered musical notation]。

徵,五聲之一,弦用五十四絲,其聲清。 —— 《正字通》

徵羽(宮、商、角、徵、羽五聲音節中的后兩音)

2.另見 zhēng。

2zhǐㄓˇ

基本解釋

古代五聲音階的第四音,又名“”。相當于工尺譜上的“”,現在簡譜上的“5”?!稜栄?釋樂》:“徵謂之迭。”《正字通?彳部》:“徵,五聲之一,絃用五十四絲,其聲清。”

詳細解釋

1.召集。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于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span>

征兵。

2.責問、詢問。

《左傳?僖公四年》:“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征?!?/span>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卷九上?滇游日記十》:“即征其地名,據云:為鳳田總府莊?!?/span>

征詢意見。

3.驗證、證明。

《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4.公開尋求、招請。

征婚、征文、誠征女工。

5.課取、收取。

《周禮?地官?閭師》:“以歲時征野之貢賦。”《左傳?昭公二十年》:“布常無藝,征斂無度?!?/span>

征稅。

1.預兆、跡象。

《史記?卷四?周本紀》:“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征也。”

吉征、兇征。

2.姓。如三國時吳國有征崇。

3chéngㄔㄥˊ

基本解釋

通“”?!盾髯?正論》:“凡刑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徵其未也?!?/span>

用同“”。澄清。《資治通鑑?漢桓帝延熹二年》:“陛下不加清徵,審別真偽?!?/span>

古地名。在今陜西省澄城縣西南。《集韻?蒸韻》:“徵,縣名,在同州。”

詳細解釋

古代五音之一。用來表示音調高低的詞。相當于西樂音階中的 sol。

《周禮?春官?大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征、羽。”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五音者,宮、商、角、征、羽?!?/span>

1zhēngㄓㄥ

詳細解釋

1.召集。

征兵、征召、應征入伍。

2.征求;詢問。

征詢。

3.驗證;證明。

征驗、信而有征、文獻可征。

4.公開尋求;招請。

征婚、征稿、征文、征募。

5.課??;收取。

征稅、征地。

6.預兆;跡象。

征兆、兇征、特征、象征。

7.姓。

2zhǐㄓˇ

詳細解釋

古代五音(宮、商、角、征、羽)之一。

1zhēngㄓㄥ

2zhǐㄓˇ

徵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寅集下 部首:彳部

武英殿刻本: 第886頁,第29

同文書局本: 第370頁,第41

標點整理本: 第316頁,第27

古文: ???? 、 ?? 、 ??

唐韻》:陟陵切;《集韻》、《韻會》:知陵切,??陟平聲。
說文》:召也。從微省。爲徵,行於微而文達者,卽徵之。
周禮?天官?宰夫》:掌百官府之徵令?!苍]〕別異諸官,以備王之徵召?!粗苷Z〉:唯官是徵。

又,《廣韻》:證也、明也。
書?洪範》:念用庶徵。
左傳?昭三十年》:且徵過也?!苍]〕徵,明也。

又,《廣韻》:成也。
儀禮?士昏禮》:納徵?!苍]〕徵,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昏禮。

又,問也。
左傳?僖四年》: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

又,斂也。
周禮?地官》:閭師以時徵其賦。〔疏〕閭師徵斂百里內之賦貢。

又,求也。
史記?貨殖傳》:物賤之徵貴?!苍]〕徵,求也,謂此處物賤,求彼貴賣之。

又,《爾雅?釋詁》:徵,虛也。

又,姓。
廣韻》:吳太子率更令河南徵崇。

又,《集韻》:持陵切,音懲──縣名。
左傳?文十年》:泰伯伐晉,取北徵。〔音義〕今徵縣。
史記?河渠書》: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
前漢?地理志》:左馮翊有徵縣?!苍]〕卽今之澄城是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陟里切,知上聲。
玉篇》:宮徵也。
爾雅?釋樂》:徵謂之迭。
樂書》:聲出於心,而齒合吻??,爲之徵。徵,火也,其性烈而善燭。五音配夏。
禮?月令》:孟夏之月,其音徵。又,〈樂記〉:徵爲事?!彩琛翅鐚傧模臅r生長萬物,皆成形體。事亦有體,故以徵配事也。
風俗通》:徵者,祉也。物盛大而繁祉也。五行爲火,五常爲禮,五事爲視。凡歸爲事。

又,與懲通。
荀子?正論篇》:凡??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徵其來也。

又,與征通。
史記?三王世家》:非敎士不得從徵。

又,葉陟隆切,音中。班固〈靈臺〉詩:乃經靈臺,靈臺既崇;帝勤時登,爰考休徵。

注解

〔徵〕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彳部。

〔徵〕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ǐ、zhēng,左右結構,可拆字為??、??、;、彳、??

〔徵〕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zhēng] ⑴ 召,征召?!稜栄?釋言》:“徵,召也。”⑵ 求;取?!蹲髠?哀公七年》:“夏,公會吳于鄫,吳來徵百牢。”⑶ 斂??;征收。《周禮?地官?閭師》:“以時徵其賦。”⑷ 徭役;租稅。《管子?治國》:“而上徵暴急無時,則民倍貸以給上之徵矣。”⑸ 證驗;效應?!稄V韻?蒸韻》:“徵,證也。”⑹ 征兆;跡象?!蹲髠?昭公十七年》:“往年吾見之,是其徵也?!雹?證明?!稄V雅?釋詁四》:“徵,明也?!雹?征聘;納幣以成婚禮?!都?蒸韻》:“徵,成也。”⑼ 追究;責問?!蹲髠?僖公四年》:“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庇种刚髟儭L粕蚣葷度问蟼鳌罚骸搬缬谛≠?,小僮笑曰:‘無之?!雹?典,主管?!肚f子?天道》:“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⑾ 虛?!稜栄?釋詁上》:“徵,虛也。”⑿ 姓(舊讀zhǐ)?!度龂?吳志?程秉傳》:“秉為傅時,率更令河南徵崇亦篤學立行云。” [zhǐ] ⑴ 古代五聲音階的第四音,又名“迭”。相當于工尺譜上的“六”,現在簡譜上的“5”?!稜栄?釋樂》:“徵謂之迭?!薄墩滞?彳部》:“徵,五聲之一,絃用五十四絲,其聲清。” [chéng] ⑴ 通“懲”。《荀子?正論》:“凡刑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徵其未也?!雹?用同“澂”。澄清?!顿Y治通鑑?漢桓帝延熹二年》:“陛下不加清徵,審別真偽?!雹?古地名。在今陜西省澄城縣西南。《集韻?蒸韻》:“徵,縣名,在同州。”

徵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整理。徵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徵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八上反切陟陵切頁碼269頁,第2

異體

徵召也。從微省,??爲徵。行於微而文達者,卽徵之。

??

??古文徵。

附注段玉裁改為:「從??從微省,??微為徵。行於微而聞達者即徵也。」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十五反切知冰反頁碼689頁,第3行,第1

??召也。從??、微省。??爲徵,於微而文逹者即徵也。

鍇注臣鍇按:《尚書?序》:虞舜側微,堯聞之聰明,召之也。《莊周》曰:「士有九徵而不變,則君子也?!贡酸?,徵驗也。

反切………頁碼689頁,第4行,第1

古文。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八上反切陟陵切古音第十部頁碼1547頁,第3許惟賢678頁,第7

??召也。

段注召者,??也?!吨芏Y》司市典祀注,鄉飮酒禮注,《鄉射禮》注皆曰:徵,召也。按徵者,證也。驗也。有證驗,斯有感召。有感召,而事以成。故《士昏禮》注,《禮運》注又曰:徵,成也。依文各解。義則相通。

??。從微省。

段注會意。微卽??也。陟陵切。六部。

??微爲徵。

段注嫌上文未顯。故又明之。已上九字各本譌奪不可讀。今補正。

行於微而聞達者卽徵也。

段注聞各本作文。今依《韻會》訂。又說??微之意。言行於隱微而聞達挺箸於外。是乃感召之意也。

古文。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

本義為徵驗,有感斯來,故引申為招,相感招斯成,故又引申為成。

召也,恐非本訓,徵驗乃本訓。有感斯來,故引申訓招(當是召),相感召斯成。故又引申訓成。

字形解說

西周金文或作「」,從貝、?聲;或作「」,從彳、從貝、從又、?聲。東周金文則又作「」,改從口、?聲。戰國文字則據金文「」而省「貝」,成為從微省、?聲的字形;篆文與戰國文字稍有出入而構形之意相同,成為徵兆的意思。因徵兆是事物初見之時,隱微未顯,故從微;「?」是像從土從人,以示挺身而立,引申而有萌發出生之意。《說文》又收有古文「」,或許是從金文「」增形而來。隸書、楷書都和篆文構形一致,沒有變化。在六書中,金文字形屬於形聲,戰國文字之後則為形聲兼會意。規範字作「征」。

徵字的相關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30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677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516頁
4說文校箋第345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326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1179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011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13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742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10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337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2788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8302頁【補遺】第17245頁
14通訓定聲第271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712頁【崇文】第2845頁
16說文句讀第1106頁
17說文新證第656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348頁,第8字
19古字詁林第七冊,第522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792頁,第4字

徵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summon, recruit; musical note
  2. erheben, Erhebung (S)?, Erregung (S, Psych)?, Zheng (Eig, Fam)
  3. voyager, lancer une expédition, enr?ler, prélever, preuve, signe, marcher, lancer une expédition, conquérir, percevoir, prélever

徵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徵(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徵(簡·秦·睡虎地) 睡虎地

徵(簡·秦·岳麓書院) 岳麓書院

徵(簡·漢·張家山) 張家山

徵(石經·唐·開成石經) 石經 開成石經

徵(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徵(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徵(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徵(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