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fù)制 字帖

ㄅㄧˇ

比部 共4畫 左右結(jié)構(gòu) U+6BD4
漢語字典

比部

4畫

左右結(jié)構(gòu)

bi

會(huì)意字

XXN

PP

RRRR

22710

3024

1740

6BD4

[1535] 橫、豎提、撇、豎彎鉤

?

比字概述

折疊展開

〔比〕字拼音是bǐ 部首是比, 總筆畫是4畫。

〔比〕字是左右結(jié)構(gòu) 五行屬水。

〔比〕字倉頡碼是PP 五筆是XXN 四角號(hào)碼是22710 鄭碼是RRRR 中文電碼是3024 區(qū)位碼是1740。

〔比〕字的UNICODE是6BD4。 十進(jìn)制為27604,UTF-32:00006bd4,UTF-8:E6 AF 94。

〔比〕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一級(jí)漢字

〔比〕字屬最常用字

〔比〕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常用字。

〔比〕字的異體字是 ?

比的筆順

折疊展開

比的意思

折疊展開

ㄅㄧˇ

基本解釋

較量高低、長短、遠(yuǎn)近、好壞等。~賽?!健?duì)~。評(píng)~。

能夠相匹。今非昔~。無與倫~。

表示比賽雙方勝負(fù)的對(duì)比。三~二。

表示兩個(gè)數(shù)字之間的倍數(shù)、分?jǐn)?shù)等關(guān)系。~例?!?。

譬喻,摹擬。~如。~方?!d( xìng )(文學(xué)寫作的兩種手法。“”是譬喻;“”是烘托)。~畫。~況(比照,相比)。

靠近,挨著。~~(一個(gè)挨一個(gè),如“~~皆是”)。~肩繼踵?!?。鱗次櫛~。

和,親。~順。

及,等到。~及。

詳細(xì)解釋

動(dòng)詞

1.會(huì)意。從二匕,匕亦聲。甲骨文字形,象兩人步調(diào)一致,比肩而行。它與“”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說文》:“二人為從,反從為比?!北玖x:并列;并排。

2.同本義be nextor near to。

比物四驪。 —— 《詩·小雅·六月》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 —— 《爾雅·釋鳥》危東六星,兩兩相比曰司空。 —— 《史記·天官書》比其具。 —— 《周禮·世婦》。注:“次也?!?/span>及獻(xiàn)比禽。 —— 《周禮·田仆》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 —— 《孟子·滕文公上》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 —— 《戰(zhàn)國策·燕策》納比籠中。 —— 《聊齋志異·促織》

比肩(肩碰肩,謂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類事物);比集(排比匯集);比綴(編排連綴)

3.連接,接近be close to; be near to

家人失火,屋比延燒。 —— 《史記·汲黯列傳》

比戶(比家,比舍,比屋。一家挨著一家;家家戶戶);比屋(隔壁);比里(鄰里,鄉(xiāng)里)

4.比較;考校,核對(duì)compare; contrast

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 —— 《楚辭·涉江》

比量(比照);比類(比照舊例);比句(— gōu,核對(duì)檢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勢(shì)(較量武藝;比試);比迸(比武較量)

5.及,等到arrive

比至定陶,再破 秦軍。 —— 《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6.比擬 draw an analogy; liken to

比象(比像。比擬,象征);比傅(勉強(qiáng)類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7.勾結(jié);偏愛collude with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論語·為政》立其子,不為比(偏愛)。 —— 《左傳·襄公三年》

朋比為奸;比周(勾結(jié));比黨(拉幫結(jié)派)

8.等同be equal to。

刑余之人,無所比數(shù)。 —— 漢· 司馬遷《報(bào)任安書》

比伍(等同,匹敵);比伉(匹偶)

9.通“”。具備possess; have。

比樂官,展樂器。 —— 《周禮·大胥》及祭祀,比其具。 —— 《周禮·世婦》以敦比其事業(yè)。 —— 《荀子·榮辱》

10.官府限期辦好公事set a time limit for。

宰嚴(yán)限追比。(追征??h令嚴(yán)定期限,催促交納。) —— 《聊齋志異·促織》

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舊時(shí)地方衙門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糧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繳,如到期不繳,拘衙受刑叫“比卯”)

形容詞

1.接近;親近intimate。

使小國事大國,大國比小國。 —— 《周禮·夏官》

比近(親近);比周(親近);比昵(親近);比善(和睦親近);比日(近日;每日);比世(近世,近代);比辰(近時(shí),近日);比者(近來);比歲(近年);比際(此時(shí),這時(shí))

2.密(與“”、“”相對(duì))dense。

比,密也。 —— 《說文》其比如櫛。 —— 《詩·周頌·良耜》是與比周。 —— 《左傳·文公十八年》。注:“比,近也。周密也?!?/span>

比甲(馬甲)

3.和諧harmonous

聲比則應(yīng)。 —— 班固《漢書》

名詞

1.比喻,比方 metaphor。

比似(如同);比偶(排比對(duì)偶);比興(比與興);比諷(用“”的方法諷喻)

2.比較兩個(gè)同類數(shù)量的倍數(shù)關(guān)系,其中一數(shù)是一另一數(shù)的幾倍或幾分之幾 ratio

三與五之比,等于五分之三

3.姓。

副詞

1.皆,都,同等地all

再戰(zhàn)比勝。 —— 《戰(zhàn)國策·齊策》

比?。ㄍ扰d盛);比行(并行)

2.連續(xù),頻頻frequently

比投不釋。 —— 《禮記·投壺》間者數(shù)年比不登。 —— 《漢書·文帝紀(jì)》比年日蝕。 —— 《漢書·張延壽傳》三人比坐事死。 —— 《漢書·公孫賀傳》地比震動(dòng)。 —— 《漢書·翼奉傳》比三年日蝕。 —— 《漢書·外戚傳》始至之時(shí),歲比不登。(登:豐收) —— 蘇軾《超然臺(tái)記》

3.近來lately; recently。

臣比在晉也,不敢直言。 —— 《呂氏春秋·先織》

介詞

1.比起than。

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曹操比于 袁紹。 —— 《三國志·諸葛亮傳》

他比你高

2.為;替for。

寡人恥之,愿比死者一灑之。 —— 《孟子·梁惠王上》

3.及,等到till。

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 —— 《史記·陳涉世家》比至南郡,而 琮已降。 —— 《資治通鑒》比去,以手闔門。 —— 明· 歸有光《項(xiàng)脊軒志》

1ㄅㄧˇ

詳細(xì)解釋

動(dòng)

1.較量。

《文選?張華?鷦鷯賦》:“將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span>《文選?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quán)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2.媲美。

《三國演義?第三六回》:“此人每嘗自比管仲、樂毅。”

3.依照、仿照。

《戰(zhàn)國策?齊策四》:“食之,比門下之客?!?/span>

比著葫蘆畫瓢。

4.用手勢(shì)摹擬動(dòng)作。

《紅樓夢(mèng)?第二九回》:“因?yàn)閷毥憬阋创粞悖冶冉o他看,不想失了手?!?/span>

5.打譬喻。

《紅樓夢(mèng)?第三四回》:“別說多了,只拿前兒琪官的事比給你們聽。”

6.表示勝負(fù)結(jié)果的對(duì)比。

競賽結(jié)果為五比一。

7.同類的兩量相除,求出前量為后量的幾倍或幾分之幾,以A:B或A/B表示。

1.《詩經(jīng)》六義之一。即譬喻。

《詩經(jīng)?大序》:“《詩》有六義焉,一曰風(fēng),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span>

2.事例。

《禮記?王制》:“眾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span>漢?鄭玄?注:“已行故事曰比?!?/span>

3.比利時(shí)的簡稱。

4.二一四部首之一。

比較程度、性狀的差別。

你有很多地方比我強(qiáng)。

2ㄆㄧˊ

詳細(xì)解釋

參見“皋比”條。

3ㄅㄧˋ

詳細(xì)解釋

動(dòng)

1.親近。

《周禮?夏官?形方氏》:“使小國事大國,大國比小國?!?/span>漢?鄭玄?注:“比,猶親也?!?/span>

2.緊靠、相并。

比肩而行、比鄰而居、櫛次鱗比。

3.結(jié)黨營私。

《論語?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朋比為奸。

1.最近、近來。

唐?韓愈〈祭十二郎文〉:“比得軟腳病,往往而劇。”

2.及、等到。

宋?岳飛〈良馬對(duì)〉:“比行百里,始奮迅?!?/span>《聊齋志異?卷二?陸判》:“比醒,則殘燭昏黃,鬼客已去。”

3.連連、屢屢。

《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jì)》:“又比殺三趙王?!?/span>《漢書?卷五?景帝紀(jì) 》:“間者歲比不登,民多乏食。”

1.《易經(jīng)》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坎(?)上。

《易經(jīng)?比卦?彖曰》:“比,吉也;比,輔也?!?/span>

2.古代地方組織名稱。五家為“”。

《周禮?地官?族師》:“五家為比,十家為聯(lián)?!怪啾O嗍??!?/span>

1ㄅㄧˇ

詳細(xì)解釋

1.較量;比較。

對(duì)比、攀比、比唱功、比武藝。

2.比得上;能夠相比。

比配、無與倫比、出門不比在家,要處處注意安全。

3.體育競技等比賽中雙方得分的對(duì)比。

客隊(duì)以三比○完勝主隊(duì)。

4.仿照;比照。

將心比心、比著以往慣例處理。

5.用手勢(shì)模擬動(dòng)作。

連說帶比、比手畫腳。

6.比方;比喻。

把祖國比作母親、把星星比作眼睛。

7.《詩經(jīng)》六義之一。指借物比喻的表現(xiàn)手法。

8.兩數(shù)量以符號(hào)“:”區(qū)隔,并據(jù)以呈現(xiàn)兩數(shù)量之大小關(guān)系,稱為比。如2:3,讀作“二比三”;兩人體重比為56:60。

9.介詞。引進(jìn)比較的物件,意思是“比起……來”。

你比我個(gè)子高、天氣一天比一天熱。

10.指比利時(shí)。(英Belgium)

11.姓。

12.二一四部首之一。

2ㄅㄧˋ

詳細(xì)解釋

1.挨著;并列。

比肩、比鄰、鱗次櫛比。

2.親近。

親比、比附。

3.〈書〉勾結(jié);依附。

朋比為奸、內(nèi)結(jié)權(quán)貴,外比群小。

4.近來;最近。

比年、比來。

5.及;等到。

比及。

6.常常;屢屢。

比比皆是。

7.《易經(jīng)》六十四卦之一。參見【六十四卦】。

比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辰集下 部首:比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10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590頁,第9

標(biāo)點(diǎn)整理本: 第539頁,第18

古文: 夶 、 ??

廣韻》:??履切;《集韻》、《韻會(huì)》:補(bǔ)履切;《正韻》:補(bǔ)委切,??音匕──校也、??也。
周禮?天官》:凡禮事,贊小宰,比官府之具?!苍]〕比,校次之,使知善惡足否也。
儀禮?大射儀》:遂比三耦?!苍]〕比,校也?!待R語〉:比,校民之有道者。

又,類也、方也。
禮?學(xué)記》:比物??類?!彩琛持^以同類之事相比方,則學(xué)乃易成。
韓詩外傳》:高比,所以廣德也;下比,所以挾行也。比於善,自進(jìn)之階;比於惡,自退之原。

又,《》有比體?!疵娦颉担涸娪辛x,一曰風(fēng)、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鄭司農(nóng)云:比者,比方於物,諸言如者,皆比詞也;比之與興,同附託外物,比顯而興隱。

又,比例。
禮?王制》: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侧嵲]〕已行故事曰比。比,例也。
後漢?陳忠傳》:父寵在廷尉,上除漢法溢於甫??者,未施行,寵免;後忠略依寵意,奏上二十三條,爲(wèi)《決事比》。〔註〕比,例也。

又,綴輯書史曰比。
前漢?儒林傳》:公孫弘比輯其義。唐〈藝文志〉:??宗命馬懷素爲(wèi)修圖書,使與褚無量整比。

又,諡法之一。
左傳?昭二十八年》:擇善而從之曰比。
詩?大雅》:王此大邦,克順克比?!苍]〕比,必里反。
正義》引服?云:比方損益古今之宜而從之也。

又,比部,官名。取校勘亭平之義,卽今??部。
正韻》音皮,誤。

又,水名。
前漢?地理志》:南陽郡有比陽縣。應(yīng)劭曰:比水所出,東入蔡。

又,《集韻》、《正韻??普弭切,音諀──與庀同,治也、具也。
周禮?春官》:大胥比樂官?!苍]〕錄具樂官也,與庀通。

又,《廣韻》、《韻會(huì)》:毗至切;《集韻》:毗義切;《正韻》:毗意切,??音避。
爾雅?釋詁》:比,俌也?!补]〕俌,猶輔。
易?比卦?彖辭》:比,輔也,下順從也。卜氏傳:地得水而柔,故曰比。

又,親也、近也。
周禮?夏官》:形方氏使小國事大國,大國比小國?!苍]〕比,猶親也。

又,和也。
周禮?春官》:??人辨九??之名,六曰巫比。〔註〕巫讀爲(wèi)筮,比謂筮與民和比也。

又,近鄰之稱。
周禮?地官》:五家爲(wèi)比,使之相保;五比爲(wèi)閭,使之相受。

又,案比。
周禮?地官》:小司徒掌九比之?dāng)?shù),乃頒比法於六鄕之大夫,及三年,則大比?!灿帧赤x大夫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者、能者?!彩琛橙暌婚c,天道有成,故每至三年則大案比。

又,及也。
詩?大雅》:比于文王,其德靡悔?!苍]〕比于,至于也。
前漢?高帝紀(jì)》:自度比至皆亡之。

又,頻也。
禮?王制》:比年一小聘?!礉h志〉:比年,猶頻年也。又,比比,猶言頻頻。
前漢?成帝紀(jì)》:郡國比比地動(dòng)。

又,??也。
書?牧誓》:比爾干?!舱x〕楯則??以捍敵,故言比。
史記?蘇秦傳》:騎不得比行。

又,齊也。
詩?小雅》:比物四驪?!苍]〕比物,齊其力也。

又,偏也、黨也。
書?洪範(fàn)》:人無有比德?!舱x〕人無阿比之德,言天下衆(zhòng)民盡得中也。
論語》:君子周而不比?!侧嵲]〕忠信爲(wèi)周,阿黨爲(wèi)比。

又,從也。
論語》:義之與比。〔朱註〕比,從也?!磿x語〉:事君者比而不黨。〔註〕比謂比義。

又,合也。
禮?射儀》:其容體比於禮,其節(jié)比於樂?!苍]〕比,親合也。漢劉歆〈移太常博士書〉:比意同「力」,冀得廢遺?!矌煿旁]〕訓(xùn)合。

又,密也。
詩?周頌》:其比如櫛。

又,比余,櫛髮具。
史記?匈奴傳》「漢文帝遺單于比余」,《漢書》作比疎。
廣雅》:比,櫛也。
蒼頡篇》:靡者爲(wèi)比,麤者爲(wèi)疏,今亦謂之梳。顏師古《急就篇》〔註〕:櫛之大而麤,所以理??者,謂之疏,言其齒稀疏也;小而細(xì),所以去蟣蝨者,謂之比,言其齒密比也。皆因其體以立名。

又,矢括曰比。
周禮?考工記》:矢人爲(wèi)矢,夾其隂陽以設(shè)其比,夾其比以設(shè)其羽。鄭司農(nóng)註:比,謂括也。

又,揚(yáng)子《方言》:比,代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huì)??必至切,音畀──近也、倂也、密也,義同。

又,《正韻》:兵媚切,音祕(mì)──先也。
禮?祭義》:比時(shí)具物,不可以不備?!侧嵲]〕比時(shí),猶先時(shí)也。比,必利反;又,甫至反。

又,《廣韻》:房脂切;《集韻》、《韻會(huì)》:頻脂切;《正韻》:蒲麋切,??音毗──和也。一曰次也、??也。比鄰,猶??鄰。杜甫詩:不敎鵝鴨惱比鄰。

又,比蒲,地名。
春秋?昭十一年》:大蒐于比蒲。

又,臯比,虎皮也。
左傳?莊十年》:蒙臯皮而先犯之,後人以爲(wèi)講席。戴叔倫詩:臯比喜接連。朱子〈張載銘〉:勇撤臯比。

又,師比,胡革帶鉤也。
戰(zhàn)國策》:胡服黃金師比。通作毗、紕。

又,《唐韻》:毗必切;《集韻》、《韻會(huì)》:簿必切;《正韻》:簿密切,??音邲──比次也。
增韻》:比比,猶總總也。張九齡〈荔枝賦〉「皮龍鱗而騈比」,顧況〈持斧章〉「榱之斯密,如鱗櫛比」,皆讀如邲。又,《莊子?齊物論》:人籟則比竹是矣。李軌讀。

說文》:二人爲(wèi)從,反從爲(wèi)比。

注解

〔比〕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下,康熙部首是比部。

〔比〕字拼音是,左右結(jié)構(gòu),可拆字為??、匕,五行屬。

〔比〕字造字法是會(huì)意。從二匕,匕亦聲。甲骨文字形,象兩人步調(diào)一致,比肩而行。它與“從”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說文》:“二人為從,反從為比?!薄1玖x是并列;并排。

〔比〕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bǐ] ⑴ 較量高低、長短、遠(yuǎn)近、好壞等⑵ 能夠相匹⑶ 表示比賽雙方勝負(fù)的對(duì)比⑷ 表示兩個(gè)數(shù)字之間的倍數(shù)、分?jǐn)?shù)等關(guān)系⑸ 譬喻,摹擬⑹ 靠近,挨著⑺ 和,親⑻ 及,等到

比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wǎng)整理。比的解釋內(nèi)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比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八上反切毗至切頁碼267頁,第13續(xù)

比密也。二人爲(wèi)從,反從爲(wèi)比。凡比之屬皆從比。

夶古文比。

附注段玉裁注:「(夶)蓋從二『大』也,二大者,二人也。」孫海波《甲骨文編》卷八:「卜辭比從一字?!?/span>

蔣注王筠《說文釋例?彣飾》(p485):比之古文,案當(dāng)作芘,故《玉篇》作芘。若如今形,無緣作芘也。仍是比字,加兩畫耳。如?字古文,蓋仍是兩又,分重竝耳,加兩畫以爲(wèi)飾也?!都崱繁戎盼淖鲏?,知所據(jù)《說文》同今本,卽知《玉篇》所據(jù)之不同矣。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十五反切并止反頁碼686頁,第4行,第1

夶密也。二人爲(wèi)從,反從爲(wèi)比。凡比之屬,皆從比。

鍇注臣鍇曰:「相與,周密也。《國語》司馬侯曰:『罔與比而事吾君矣?!挥衷唬骸壕右啾群酢!弧?/span>

反切………頁碼686頁,第6行,第1

古文比。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八上反切毗二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542頁,第1許惟賢676頁,第5

夶密也。

段注今韻平上去入四聲皆錄此字。要宻義足以括之。其本義謂相親密也。餘義俌也,及也,次也,校也,例也,類也,頻也,擇善而從之也,阿黨也。皆其所引伸。許書無篦字。古衹作比。見《蒼頡篇》、《釋名》、《漢書?匈奴傳》。《周禮》或叚比爲(wèi)庀。

二人爲(wèi)從。反從爲(wèi)比。

段注猶反人爲(wèi)匕也。毗二切。按四聲俱收。其義本一。其音強(qiáng)分耳。唐人詩多讀入聲者。十五部。

凡此之屬皆從比。

古文比。

段注按葢從二大也。二大者,二人也。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

朋比。

密也,朋比之訓(xùn)乃是其本義。

白話解釋

比,相從密切。兩人相隨構(gòu)成“從”字,反寫“從”字遂成“比”。所有與比相關(guān)的字,都采用“比”作邊旁。夶,這是古文寫法的 “比”字。

字形解說

甲骨文之,像二人屈體相暱,會(huì)以夫妻耦合之意(《文字析義》,P.15)。金文二例,與甲文之形方向相反,不影響其音、義。戰(zhàn)國文字二例,承自金文之形,甚為明顯。篆文分別將二人之手拖長,不免失形。隸書二例:一承自篆文,二人之手不和身長相等,一則訛變作,楷書則沿之以定體,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以上諸形,都由二個(gè)人字構(gòu)成,又和人字沒聲音關(guān)係,所以在六書中屬於同文會(huì)意。《說文》古文以兩個(gè)(大)構(gòu)形,而大之本義是人,所以之構(gòu)形,和「比」同意,也屬同文會(huì)意。

比字的相關(guān)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27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675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513頁
4說文校箋第344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324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1175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004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130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736頁,第2字
10說文標(biāo)整第209頁,第8字
11標(biāo)注說文第336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277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8275頁【補(bǔ)遺】第17239頁
14通訓(xùn)定聲第2333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710頁【崇文】第2837頁
16說文句讀第1101頁
17說文新證第649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七冊(cè),第482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789頁,第4字

比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to compare, liken; comparison; than
  2. vergleichen (V)
  3. être proche de, par rapport à, en comparaison avec, que, à, comparer, rivaliser avec, considérer comme

比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比(甲骨文·商·??歷間) 甲骨文 ??歷間

比(甲骨文·商·賓組) 甲骨文 賓組

比(甲骨文·商·無名組) 甲骨文 無名組

比(甲骨文·商·黃組) 甲骨文 黃組

比(甲骨文·商·歷無名間) 甲骨文 歷無名間

比(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比(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比(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比(簡·楚〔戰(zhàn)國〕·包山) 楚〔戰(zhàn)國〕 包山

比(簡·楚〔戰(zhàn)國〕·郭店) 楚〔戰(zhàn)國〕 郭店

比(簡·秦·睡虎地) 睡虎地

比(簡·秦·岳麓書院) 岳麓書院

比(簡·漢·張家山) 張家山

比(石經(jīng)·漢·熹平石經(jīng)) 石經(jīng) 熹平石經(jīng)

比(傳抄·東漢·說文解字) 東漢 傳抄 說文解字

比(石經(jīng)·唐·開成石經(jīng)) 石經(jīng) 開成石經(jīng)

比(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比(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比(傳抄·宋·集篆古文韻海)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比(傳抄·宋·汗簡) 傳抄 汗簡

比(傳抄·宋·古文四聲韻) 傳抄 古文四聲韻

比(傳抄·宋·集古文韻上聲韻第三) 傳抄 集古文韻上聲韻第三

比(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比(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