燋
筆順 反饋

復制

jiāo ㄐㄧㄠ qiáo ㄑㄧㄠˊ jué ㄐㄩㄝˊ zhuó ㄓㄨㄛˊ

火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71CB
漢語字典

火部

16畫

12畫

左右結構

jiao qiao jue zhuo

jiāo qiáo jué zhuó

OWYO

FOGF

UONU

90831

8761

71CB

[4334324111214444] 點、撇、撇、點、撇、豎、點、橫、橫、橫、豎、橫、點、點、點、點

燋字概述

折疊展開

〔燋〕字拼音是jiāo,qiáo,jué,zhuó 部首是火, 總筆畫是16畫。

〔燋〕字是左右結構

〔燋〕字倉頡碼是FOGF 五筆是OWYO 四角號碼是90831 鄭碼是UONU 中文電碼是8761

〔燋〕字的UNICODE是71CB。 十進制為29131,UTF-32:000071cb,UTF-8:E7 87 8B。

〔燋〕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三級漢字

〔燋〕字的異體字是

燋的意思

折疊展開

1jiāoㄐㄧㄠ

基本解釋

引火用的柴。

古同“”(a。物體經火燒或高熱烘烤后變得枯黃或成炭樣;b。焦東西的氣味;c。黃黑色)。

著急:“上下~心。”

詳細解釋

形容詞

1.假借為“”。憔悴wan and sallow

燋而不謳。 —— 《淮南子·泛論》。注:“悴也。”

燋矢(凋零摧折);燋悴(同憔悴);燋然(憔悴的樣子)

2.另見 jiāo。

2qiáoㄑㄧㄠˊ

基本解釋

古通“”,憔悴:“其色~然。”

詳細解釋

用來引火的火把。

《儀禮?士喪禮》:“楚焞置于燋,在龜東。”漢?鄭玄?注:“燋,炬也,所以然火者也。”南朝梁?王筠〈詠蠟燭〉詩:“莢明不足貴,燋燼豈為疑。”

火燒、火傷。

漢?王充《論衡?說日》:“火中無生物,生物入火中,燋爛而死焉。”

3juéㄐㄩㄝˊ

基本解釋

古同“”,火炬。

詳細解釋

1.〈書〉引火用的火把。

楚焞置于燋,在龜東(《儀禮?士喪禮》)、莢明不足貴,燋燼豈為疑(南朝梁?王筠〈詠蠟燭詩〉)。

2.〈書〉燒灼;火燒。同“”。

火中無生物,生物入火中,燋爛而死焉(漢?王充《論衡?說日》)。

4zhuóㄓㄨㄛˊ

基本解釋

古同“”,火燒。

jiāoㄐㄧㄠ

jiāoㄐㄧㄠ

燋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巳集中 部首:火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29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682頁,第21

標點整理本: 第633頁,第3

唐韻》:卽消切;《集韻》、《韻會》、《正韻》:茲消切,??音椒。
說文》:所以然持火也。
玉篇》:炬火也。

又,《廣韻》:傷火。
禮?內則》:肝膋,取狗肝一,幪之以其膋,濡炙之,舉燋其膋,不蓼。〔釋文〕焦字又作燋,子消反。
管子?七臣七主篇》:火暴焚地燋草。
前漢?霍光傳》:燋頭爛額爲上客。又,《後漢?朱浮傳》:上下燋心。
〇〔按〕上二義與焦通。

又,《集韻》:慈焦切;《正韻》:慈消切,??音樵。
集韻》:灼?木。
周禮?春官?菙氏》:掌共燋契,以待卜事。〔註〕杜子春云:燋,讀爲細目燋之燋,或曰如薪樵之樵,謂所爇灼?之木也,故謂之樵。契謂契?之鑿。〔釋文〕祖堯反。

又,《集韻》:子肖切,音醮──灼?炬也。
儀禮?燕禮》〔註〕:灼,燋也。〔釋文〕燋,哉妙反。

又,《集韻》、《類篇??側角切,音捉。
禮?少儀》:主者,執燭抱燋。〔註〕未??曰燋。〔釋文〕燋,側角反。

又,《集韻》:卽約切,音爵。
周禮?春官》燋契〔註〕:楚焞置於燋,在?東。楚焞,卽契所用灼?也;燋,謂炬其存火。〔疏〕子春讀燋、樵二者皆作俗讀爲柴樵之樵,後鄭不從,從音爲雀,意取《莊子》爝火之義熒熒然也。
釋文》:燋,哉約反。
集韻》本作爝,或作焳、熦。詳爝字註。

又,《集韻》:職略切,音勺──本作灼。詳灼字註。

又,資昔切,音積──亦灼?炬。

又,《集韻》:則歷切,音績──持荊然火以灼?也。

注解

〔燋〕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火部

〔燋〕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iāo、qiáo、jué、zhuó,左右結構,可拆字為火、焦,五行屬-

〔燋〕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jiāo] ⑴ 引火用的柴。⑵ 古同“焦”(a。物體經火燒或高熱烘烤后變得枯黃或成炭樣;b。焦東西的氣味;c。黃黑色)。⑶ 著急:“上下~心。” [qiáo] ⑴ 古通“憔”,憔悴:“其色~然。” [jué] ⑴ 古同“爝”,火炬。 [zhuó] ⑴ 古同“灼”,火燒。

燋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整理。燋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燋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十上反切卽消切頁碼335頁,第8

燋所以然持火也。從火??聲。《周禮》曰:「以明火爇燋也。」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十九反切煎昭反頁碼818頁,第7行,第2

燋所以然持火也。從火焦聲。《周禮》曰:「以明火爇燋也。」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十上反切卽消切古音第二部頁碼1924頁,第3許惟賢840頁,第8

燋所?然持火也。

段注持火者,人所持之火也。《少儀》。執燭抱燋。凡執之曰燭。未??曰燋。燋卽燭也。《士喪禮》注曰:燎大燋。大燋卽大燭也。大燭樹於地。燭則執於手。人所持之火。以燋然之。燋者,苣爲之。卜之用燋。其一耑也。《士喪禮》。楚??置於燋。在龜東。注云:楚,荊也。荊??所以鑽灼龜者。燋,炬也。所以然火者也。《周禮》垂氏。凡卜,以明火??燋。遂炊其焌契。以授卜師。杜子春云:明火,以陽燧取火於日也。按以苣然契。契卽楚??。以楚??灼龜而作其兆。是卜之次弟也。

從火。焦聲。

段注卽消切。二部。《字林》子約反。

《周禮》曰:?朙火爇燋也。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

火炷也,即今火把。

火炷也,即今火把。

火炷也,即今火把。

燋字的相關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59頁,第13字
2陳昌治本第833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635頁
4說文校箋第428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397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1437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453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491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11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61頁,第24字
11標注說文第414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342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906頁【補遺】第17507頁
14通訓定聲第1071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859頁【崇文】第3433頁
16說文句讀第1378頁
17章授筆記第412頁,第7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674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946頁,第7字

燋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scorch, burn, scald; torch
  2. brennen, ausbrennen
  3. cautériser, br?ler

燋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燋(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燋(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燋(傳抄·宋·集篆古文韻海)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燋(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燋(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