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fù)制 字帖

ㄩˇ

臼部 共13畫 上中下結(jié)構(gòu) 8207 CJK 基本漢字
說文解字

臼部

13畫

8畫

上中下結(jié)構(gòu)

yu

WFGW 86 、 EGNW 98

HXYC

NBIO

77801

8207

[3211152511134] 撇、豎、橫、橫、橫、豎折撇/豎折折、豎、橫折、橫、橫、橫、撇、點(diǎn)

與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三上反切余呂切頁碼81頁,第8續(xù)

??

異體與、??

??黨與也。從舁從與。

??

異體????

??古文與。

附注段玉裁注:「黨當(dāng)作攩。攩,朋羣也。」王筠句讀:「借黨為攩者,依經(jīng)典通用也。」

附注《說文新證》:「從舁,牙聲。或省??、或加口、或加??。『牙』形或加繁飾『一』,後世訛變?yōu)椤号c』。」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五反切尹汝反頁碼225頁,第4行,第1

??黨與也。從舁、與。

鍇注臣鍇曰:「《春秋左傳》曰:伯有聞子皮之甲不豫攻己也,喜曰:『子皮與我矣。』會意。」

反切………頁碼225頁,第5行,第1

古文與。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三上反切余呂切古音第五部頁碼419頁,第5許惟賢188頁,第11

??黨與也。

段注黨當(dāng)作攩。攩,朋群也。與當(dāng)作與。與,賜予也。

從舁與。

段注會意。共舉而與之也。舁與皆亦聲。余呂切。五部。

古文與。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

黨與也。施與當(dāng)作與。

字形解說

金文字形從舁、牙聲。從舁,舁字「從?廾」,像四手共舉;牙聲,聲兼義,像兩人用手鉤牙之形,表示給予。戰(zhàn)國文字「從舁、牙聲」,承金文字形而來。篆文形變?yōu)閺聂ā⑴c聲。與聲,聲兼義,與為與字省舁,字形由牙字變體而來。《說文》古文從廾、與聲。隸書、楷書承篆文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與字的相關(guān)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62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228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181頁
4說文校箋第111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105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373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643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149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50頁,第3字
10說文標(biāo)整第66頁,第11字
11標(biāo)注說文第111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82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3263頁【補(bǔ)遺】第16480頁
14通訓(xùn)定聲第1692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230頁【崇文】第917頁
16說文句讀第318頁
17說文新證第180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122頁,第2字
19古字詁林第三冊,第230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288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