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制 字帖

miàn ㄇㄧㄢˋ

面部 共9畫 獨體字 9762 CJK 基本漢字
說文解字

面部

9畫

獨體字

mian

miàn

象形字

DMJD 86 、 DLJF 98

MWSL

GJKD

10602

7240

3570

9762

[132522111] 橫、撇、豎、橫折、豎、豎、橫、橫、橫

面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九上反切彌箭切頁碼295頁,第2

??

異體??、面

??顏前也。從??,象人面形。凡面之屬皆從??

附注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栔文從目,外象面部匡廓之形,蓋面部五官中最足引人注意者莫過於目,故面字從之也。篆文從??,則從囗無義可說,乃從目之譌。」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十七反切弭釧反頁碼737頁,第5行,第1

??顏前也。從??,象人面??。凡面之屬,皆從面。

鍇注臣鍇曰:「顏,額也。」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九上反切彌箭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687頁,第2許惟賢740頁,第1

??顏前也。

段注顏者,兩眉之中閒也。顏前者謂自此而前則爲目,爲鼻,爲目下,爲頰之閒,乃正鄉人者。故與背爲反對之偁。引伸之爲相鄉之偁。又引伸之爲相背之偁。易窮則變。變則通也。凡言面縛者,謂反背而縛之。偭從面。

??。象人面形。

段注謂囗也。左象面。彌箭切。十四部。

凡面之屬皆從面。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

本訓面,又訓背。偭縛,背縛也。《離騷》「偭規矩」亦訓背。

字形解說

甲骨文之,以局部之眼代表整體的五官,加以臉部的邊緣,以像臉孔的樣子,形義契合。戰國文字作,改以「?」代眼,?義為人頭,更能顯示臉孔的意思。篆文,承自戰國文字之形,顯而易見。字經隸書,形變作,頗失其形。楷書沿隸書第二例以定體。以上諸形,自戰國文字始,由成文的「?」加不成文的實象「」而成。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

面字的相關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78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736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560頁
4說文校箋第376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353頁,第14字
6說文今釋第1273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186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41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884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29頁,第12字
11標注說文第366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3041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8894頁【補遺】第17348頁
14通訓定聲第3003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762頁【崇文】第3045頁
16說文句讀第1202頁
17說文新證第700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371頁,第2字
19古字詁林第八冊,第38頁,第2字
20古字釋要第848頁,第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