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筆順
中的意思
中
1zhōngㄓㄨㄥ基本解釋
①和四方、上下或兩端距離同等的地位。~心。當( dàng )~。~原。~華。
②在一定范圍內,里面。暗~。房~。~飽。
③性質或等級在兩端之間的。~輟(中途停止進行)。~等。~流砥柱。
④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在研究~。
⑤特指“中國”~式。~文。
⑥適于,合于。~看。
詳細解釋
名詞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桿,上下有旌旗和飄帶,旗桿正中豎立。本義:中心;當中,指一定范圍內部適中的位置。
2.同本義center。
中,和也。 —— 《說文》中離維綱。 —— 《儀禮·大射儀》與太史數射中。 —— 《周禮·射人》持弓矢審固,然后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 —— 《禮記·射義》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為都。 —— 《新書·屬遠》中有都柱。 —— 《后漢書·張衡傳》天門中斷。 —— 唐· 李白《望天門山》中通外直。 —— 宋· 周敦頤《愛蓮說》中軒敝者。 —— 明· 魏學洢《核舟記》中山峨冠而多髯者。
人中(人嘴上唇當中處);華中;中浣(農歷每月中旬);中土(中原地區。古以冀州為中土,漢以來以河南為中土;中國);中天(天空的中央);中夕(夜半);中色(中央之色,即黃色);中甸(京都);中江(江流的中央);中非(指非洲中部地區)
3.內,里面。與“外”相對among; between; inner; within。
五帝之中無傳政。 —— 《荀子·非相》儒有衣冠中。 —— 《禮記·儒行》皮樹中、閭中、虎中、兕中、鹿中,是也。 —— 《禮記·鄉射禮記》以益中外之累。 —— 《后漢書·列女傳》中有魯人 馮三保者、精技擊。 —— 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事變中起。 —— 清· 周容《芋老人傳》
心中(心里);內中(里頭);家中;水中;隊伍中;中水(水中);中垢(塵垢之中)
4.半;中途;半中腰half。
夜中,星殞如雨。 —— 《春秋》
中綴(中途停止);中夕(半夜);中分(從中間分開);中半(對半);中白(半白);中判(對半分開);中阪(半山坡);中夜舞(夜半起舞)
5.方位名。泛指一個地區內或一個時期內,中間;居中in the middle; be placed in the middle。
晉太元中, 武陵人捕魚為業。 —— 陶淵明《桃花源記》
中門(內、外門之間的門);中陣(中陳、居中的陣地、營壘,一般為主帥所在地);中部(居中的部分);中處(適中的處所);中殿(居中的宮殿)
6.指宮禁之內。亦借指朝廷court。
趙高用事于中。 —— 《史記》公來自中,天子所倚。 —— 唐· 韓愈《祭董相公文》
中涓(皇帝親近的侍從官);中侍(宮中的侍從官);中使(宮中派出的使者);中尚方(古代官署名。掌宮內營選雜作);中秘書(宮廷藏書);中書(皇宮中的藏書)
7.內心heart。
憂從中來。 —— 曹操《短歌行》
中顧(內心顧念);中私(內心的感情);中函(藏蓄于內心)
8.中國的簡稱 China。
洋為中用;中美關系
9.中國的本地人、居民或其后代 Chinese。
中外皆宜
10.內臟internal organs。
五中所主,何藏最貴。 —— 《素問》
11.中介人go-between。
中央向嚴鄉紳借二十兩銀子。 —— 《儒林外史》
中見(見證人)
12.姓。
形容詞
1.中等medium; intermediate。
受中賞。 —— 《戰國策·齊策》中家以上。 —— 清· 方苞《獄中雜記》
中才(中等才能);中則(中等。指田賦);中知(中等的才智);中幣(中等品級的貨幣);中川(中等的河流);中平(中等,平常);中甲(金代科舉考試成績中等者);中兄(才德一般的兄長)
2.〈方〉∶成,行,好all right。
正要與姐姐、姐夫商量了,往府里討去,可是中么? —— 《二刻拍案驚奇》
中不中
3.容易easy。
我是薛家丫頭, 狄家媳婦,我的錢不中騙。 —— 《醒世姻緣傳》
4.合適,適當suitable; proper。
是秦之計中, 齊燕之計過矣。 —— 《戰國策·齊策二》余觀君疏于世故,而謀國無不中。 —— 宋· 葉適《袁聲史墓志銘》
5.不偏不倚,正right。
頭頸必中。 —— 《禮記·玉藻》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 —— 《晏子春秋》
6.通“忠”。忠誠honest。
難進而盡中。 —— 《孝經·圣治》中和,祗庸孝友。 —— 《周禮·春官·大司樂》中不上達。 —— 《荀子·成相》
7.另見 zhòng。
中
2zhòngㄓㄨㄥˋ基本解釋
①恰好合上。~選。~獎。~意(會意,滿意)。
②受到,遭受。~毒。~計。
③科舉考試被錄取。~舉。~狀元。
詳細解釋
動詞
1.正對上;射中,正著目標fit exactly; hit。
中其莖。 —— 《考工記·桃氏》。司農注:“謂穿之也。”敵中則奪。 —— 《荀子·彊國》。注:“擊也。”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 歐陽修《賣油翁》射者中。 —— 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中而輕發。 —— 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幸啄不中。 —— 《聊齋志異·促織》
中靶;猜中了;命中(射中);看中(經過觀察,感覺合意);中雀(中目);中鉤(上鉤);中的(箭射中靶子);中鵠(射中靶子)
2.受到;遭到be hit by; fall into; hit home。
欲中守法。 —— 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前番我王兄誤中你的詭計,在 青龍山上,被你傷了十萬大兵。 —— 《說岳全傳》
中霜(遭受霜凍);中酒(病酒;醉酒);中暍(中暑);中疾(生病);中惡(得急病);中暑;中彈;中埋伏;中煤氣
3.造謠;中傷slander。
好事者未嘗不中。 —— 《淮南子·原道》。注:“傷也。”欲以吏事中商。 —— 《漢書·何武傳》。注:“傷之也。”或言鹿,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 —— 《史記》
中陷(中傷陷害);中人(傷害人)
4.合于;符合tally with; accord with。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中音,合乎音律。) —— 《莊子·養生主》其曲中規。(它的曲度符合圓規所畫出的標準。其,代車輪,相當于“它的”。中,動詞,合乎。規,圓規。) —— 《荀子·勸學》木直中繩。不中于款。 —— 《聊齋志異·促織》
中節(合乎規定);中墨(符合準繩);中準(符合水準);中水(符合水平面標準);中繩(符合墨線)
5.考取;錄取pass an entrance examination; enroll。
后來孟沂中了進士。 —— 《二刻拍案驚奇》
中才(科舉考試的中式之才);中元(高中);中簽(填寫考中者的標簽);中榜(中式);中眉(中榜);中第(中選)
6.得到get。
這龜兒,就是中了頭獎,什么人還想沾你一文錢嗎? —— 沙汀《丁跛公》
中失(得失)
形容詞
1.滿,充滿full。
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已。 —— 《漢書》
中壽(壽滿)
2.通“仲”。位居第二的second。
中春,教振旅,司馬以旗致民。 —— 《周禮·夏官·司馬》中祀大交霍山。 —— 《尚書大傳·虞夏傳》。注:“中,仲也。”至中冬而盛。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中秋(秋季的第二個月);中春(春季的第二個月)
3.另見 zhōng。
中
2zhòngㄓㄨㄥˋ詳細解釋
名
1.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
居中、中央、日正當中。
2.內、里面。
水中、夢中、心中。
3.泛指某一時期以內。
一年之中、晉太元中。
4.中華民國的簡稱。
5.姓。如漢代有中京。
形
1.居間介紹、連絡的。
中人。
2.居于高低、大小、好壞之間的。
中級、中型、中等。
3.半。
中夜、中途。
副
1.正好。
適中。
2.表示動作正在進行。
事情正在交涉中。
中
1zhōngㄓㄨㄥ詳細解釋
動
1.達到要點。
《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漢書?卷一○?成帝紀》:“朕涉道日寡,舉錯不中。”
2.合、正對上。
《左傳?定公元年》:“未嘗不中吾志也。”《戰國策?西周策》:“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中規中矩。
3.遭受、感染。
中風、中毒。
4.得。
中獎、中簽、中選。
5.考取。
《儒林外史?第二回》:“這王大老爺,就是前科新中的。”
范進中舉、考中大學。
中
2zhòngㄓㄨㄥˋ詳細解釋
1.與四方或兩端距離相等的部位。
中央、中間、居中、中心。
2.指某一范圍當中。
心中、水中、天空中。
3.指某一段時間當中。
一年之中、一月之中、一天之中。
4.位居大小、高低、好壞之間的。
中等、中級、中型。
5.半。
中途、中夜、中秋。
6.表示動作為持續狀態。
施工中、汽車行進中。
7.指中國。
中西合璧、古今中外。
8.正好;合適。
大小適中。
9.姓。
中
詳細解釋
1.符合原則、目標、要點。
中規中矩、百發百中、中意。
2.感染;受到。
中毒、中風、中暑。
3.獲得;得到。
中獎、中選。
4.考取。
考中、范進中舉。
中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子集上 部首: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6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79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4頁,第31字
古文: ?? 、 ??
音《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
《書?大禹謨》:允執厥中。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注。
《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例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
例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例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
例又,中央,四方之中也。
《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班固〈東都賦〉:宅中圓大。
例又,正也。
《禮?儒行》:儒有衣冠中。
《周禮?春官?司刺》:以刺宥三法求民情、斷民中、施上服下服之罪。注〔註〕斷民罪,使輕重得中也。
例又,心也。
《史記?韓安國傳》:深中寬厚。
例又,內也。
《易?坤卦》:黃裳元吉,美在中也。又,老子《道德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例又,半也。
《列子?力命篇》:得亦中,亡亦中,〈魏志?管輅傳〉:鼓一中。〔註〕猶言鼓一半也。
例又,成也。
《禮?禮器》:因名山升中于天。〔註〕中,猶成也──燔柴祭天,吿以諸侯之成功也。
例又,滿也。
《前漢?百官表》:制中二千石。〔註〕謂滿二千石也。〔索隱〕漢制,九卿已上,秩一歲,滿二千石。
例又,穿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中其莖。〔註〕謂穿之也。
例又,盛算器。
《禮?投壷》:主人奉矢,司射奉中。〔註〕士鹿中、大夫兕中,刻木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圓圈以盛算也。
例又,《禮?深衣》〔註〕:衣有表者,謂之中衣。與衷通。
例又,俚語,以不可爲不中。蕭參《希通錄》引《左傳?成公二年》:無能爲役。〔杜預註〕不中爲之役使。
例又,《禮?鄕飲酒義》:冬之爲言中也。中者,藏也。
例又,姓。漢少府卿中京。又,中行、中英、中梁、中壘、中野,皆複姓。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陟仲切,音妕──矢至的曰中。
《史記?周本紀》:養由基去柳葉百步,射之,百發百中。
例又,著其中曰中。
《莊子?達生篇》:中身當心則爲病,猶醫書中風、中暑是也。
例又,要也。
《周禮?天官》: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註〕謂治職簿書之要也。
例又,應也。
《禮?月令》:律中大簇注。〔註〕中,猶應也。
例又,合也。
《左傳?定元年》:季孫曰:子家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注。
音又,《類篇》、《正韻》??直衆切,與仲通。
《禮?月令》中呂,卽仲呂。
音又,讀作得。
《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註〕故書中爲得。陸德明云:中,杜音得。
音又,《韻補》葉陟良切,音章──師古曰:古讀中爲章。〈吳志?胡綜傳?黃龍大牙賦〉:四靈既布,黃龍處中,周制日月,是曰太常。
音又,葉諸仍切,音征。劉貢父《詩話》:關中讀中爲??。
《詩?大雅》「泉之竭兮,不云自中」,葉上頻。班固〈高祖泗水亭??〉「天期乗祚受爵漢中」,葉下秦。古東韻與庚陽通。
音俗讀中酒之中爲去聲,中興之中爲平聲。
〇〔按〕〈魏志?徐邈傳〉:邈爲尚書郎,時禁酒,邈私飮沈醉,趙達問以曹事,曰中聖人;時謂酒淸爲聖人,濁者爲賢人。蘇軾詩:公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時復一中之。則中酒之中,亦可讀平聲。
《通鑑》:周宣王成中興之名。〔註〕當也,杜詩「今朝漢社稷,新數中興年」,則中興之中亦可讀去聲。
注解
〔中〕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丨部。
〔中〕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ōng、zhòng,獨體字,五行屬火。
〔中〕字造字法是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桿,上下有旌旗和飄帶,旗桿正中豎立。本義是中心;當中,指一定范圍內部適中的位置。
〔中〕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zhōng] ⑴ 和四方、上下或兩端距離同等的地位⑵ 在一定范圍內,里面⑶ 性質或等級在兩端之間的⑷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⑸ 特指“中國”⑹ 適于,合于㈡ [zhòng] ⑴ 恰好合上⑵ 受到,遭受⑶ 科舉考試被錄取
中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一上反切陟弓切頁碼第13頁,第3字續丁孫
中
而也。從口。丨,上下通。
蔣注案:而,或作和,段玉裁改作內。
??
異體??
古文中。
??
籒文中。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中』字,象一種戰爭及訓練用的工具,中為旗桿,上下有游,中間有可以敲擊的鑼形的東西;或省略游形,或省略鑼形。其後的字形多半在這三個部件上變化。」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一反切陟紅反頁碼第59頁,第4行,第1字述
和也。從口、丨。上下通。
鍇注臣鍇曰:「口以出令也,丨以記其中也。皇極之道,自上而下自上而下,然後上下通也。皇極者,大中也。」
反切………頁碼第59頁,第5行,第1字述
籒文中。
反切………頁碼第59頁,第5行,第2字述
古文中。
鍇注臣鍇曰:「曲而不失中也。《易繋辭》曰:『其言曲而中。』」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一上反切陟弓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80頁,第2字許惟賢第33頁,第6字
內也。
段注俗本和也。非是。當作內也。宋麻沙本作肉也。一本作而也。正皆內之譌。《入部》曰:內者,入也。入者,內也。然則中者,別於外之辭也。別於偏之辭也。亦合宜之辭也。作內,則此字平聲去聲之義無不賅矣。許以和爲唱和字。龢爲諧龢字。龢和皆非中之訓也。《周禮》中失卽得失。
從口丨。下上通也。
段注按中字會意之恉,必當從口。音圍。衞宏說。??字從卜中。則中之不從口明矣。俗皆從口。失之。云下上通者,謂中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內也。陟弓切。九部。
古文中。
段注此字可疑。豈淺人誤以屈中之蟲入此歟。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朱二古「納」字只作「內」。內兼二訓,故「中」亦兼二訓。在內曰中。「中傷」者亦納義也,《禮記》「其中退然若不勝衣」,中乃身也;日本云「胴」。此引申義。
錢一中,內也(古納入字只作內);中傷、中矢。中,內也。因訓內,故身亦曰中,《禮》「其中退然若不勝衣」,中,身也,即日本之「胴」字。此為引申義。「內」兼二訓,故「中」亦兼二訓:在內曰中;「中傷」者即有納義。
周一內也。內兼二訓,故中亦兼二訓。舉內別外,一誼也;中外猶內外。納,一誼也(古納字只作內);中傷猶納(受也)傷。中外之中引申為身,《禮記》「其中退然若不勝衣」,中,身也。此「中」字之誼猶日本之「胴」字。
白話解釋
中,事物的內部。字形采用“口”作字根。中間的一豎丨,表示上下貫通。,這是古文的“中”。,這是籒文的“中”。
字形解說
甲骨文三例,初例作,像旗之形,豎筆像旗桿,中像幅,上、下像斿。二例作。三例作,乃之省,從矢、從〇會意。〇、圜之初文,以射中為本義。經傳以、混為一字,而應分別為二字。金文三例,初例承自甲骨文第二例,二例承自甲骨文第一例。第三例承自甲骨文第三例。戰國文字二例,承自金文第三例,乃之省。篆文承自戰國文字,古文承自而曲其豎筆,籀文承自金文二例而旗斿略有變動。隸書前例承自金文初例;二例承自金文首例而省;第三例承自篆文。楷書承自隸書第三例而合為一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中字的相關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25頁,第4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44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55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8頁,第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5頁,第7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55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95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43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81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0頁,第11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6頁,第3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55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413頁【補遺】第16194頁【補編】第14873頁【後編】第18206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42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44頁【崇文】第17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52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62頁,第1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23頁,第4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一冊,第322頁,第1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54頁,第5字 |
中字的翻譯
- central; center, middle; in the midst of; hit (target); attain
- Mitte, Zentrum, Mittelpunkt , treffen (V)
- milieu, centre, central, intérieur, parmi, moitié, frapper juste, être frappé par
中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組
商 甲骨文 賓組
商 甲骨文 何組
商 甲骨文 無名組
商 甲骨文 黃組
商 甲骨文 花東子卜辭
商 甲骨文 出組
商 甲骨文 歷組
商 金文 商或西周早期
商 金文 商
西周 甲骨文 西周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
春秋 玉書 侯馬盟書
春秋 篆書 石鼓文
戰國 金文 戰國晚期
戰國 金文 戰國中期
戰國 金文 戰國
楚〔戰國〕 簡 上博
楚〔戰國〕 簡 天星觀
楚〔戰國〕 簡 新蔡葛陵
楚〔戰國〕 簡 郭店
楚〔戰國〕 簡 仰天湖
楚〔戰國〕 簡 望山
楚〔戰國〕 簡 范家坡
楚〔戰國〕 簡 包山
楚〔戰國〕 簡 五里牌
楚〔戰國〕 簡 九店
秦 簡 放馬灘
秦 簡 睡虎地
秦 簡 岳麓書院
秦 簡 龍崗
秦 簡 關沮
秦 簡 里耶
漢 簡 張家山
漢 石經 熹平石經
東漢 傳抄 說文解字
魏 石經 三體石經
魏 傳抄 三體石經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唐 傳抄 唐代石刻篆文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宋 傳抄 隸釋 隸續
宋 傳抄 汗簡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宋 傳抄 墓志蓋文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