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字概述
〔之〕字拼音是zhī 部首是丶, 總筆畫是3畫。
〔之〕字是獨體字 五行屬火。
〔之〕字倉頡碼是INO 五筆是PPPP 四角號碼是30302 鄭碼是WA 中文電碼是0037 區位碼是5414。
〔之〕字的UNICODE是4E4B。 十進制為20043,UTF-32:00004e4b,UTF-8:E4 B9 8B。
〔之〕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是一級漢字。
〔之〕字屬最常用字
〔之〕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是常用字。
〔之〕字的異體字是 ?
之的筆順
之的意思
之
zhīㄓ基本解釋
①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系。赤子~心。
②助詞,表示修飾關系。緩兵~計。不速~客。莫逆~交。
③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為公”。
④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閑視~。
⑤代詞,這,那:“~二蟲,又何知”。
⑥虛用,無所指。久而久~。
⑦往,到:“吾欲~南海”。
詳細解釋
動詞
1.會意。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本義:出,生出,滋長。
2.同本義grow。
之,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說文》如語焉而未之然。 —— 《禮記》。俞樾平議:“此之字乃其本義。未之者,未出也。”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go to; leave。
之,適也。 —— 《廣雅》自伯之東。 —— 《詩·衛風·伯兮》之沛公軍。 —— 《史記·項羽本紀》之虛所賣之。(“虛”同“墟”) —— 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佯狂不知所之者。 —— 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吾欲之南海,何如? —— 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國(前往封地);之適(前往)
代詞
1.指示人或事物,相當于“這個”“那個”this; that。
宣王說之。(之:指南郭處士來吹竽。) —— 《韓非子·內儲說上》虎因喜,計之曰。(之:這,指上文所說驢生了氣只能踢的情況。) —— 唐· 柳宗元《三戒》當分明記之。(之:指共讀情景。) —— 清· 袁枚《祭妹文》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之:代詞,指天下事。) —— 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較之中學時代;因之,他將自己的整個心血都放了進去。
2.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稱,相當于他、她、它、他們he; her; it; they; them。
鄭商人弦高將市于 周,遇之。 ——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3.又。
蹇叔哭之。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詞,指代“巫醫樂師百工”。) —— 唐· 韓愈《師說》
取而代之;戰而勝之;為之感嘆;使之順利發展;與之見面。
4.指示代詞,相當于“其”、“他的”、“其他的”its; his; other。
紂王令推上法場,斬之老母。 —— 《武王伐紂平話》
助詞
1.的of。
2.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表示領屬關系或一般的修飾關系。
謝莊少年之精技擊者。 —— 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開火者,軍中發槍之號也。
鐘鼓之聲;一家之長;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3.用于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吾見師之出。 ——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4.用于實詞與介詞之間。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 —— 《孟子》
形容詞
之
zhīㄓ詳細解釋
介
1.的、底。
《論語?公冶長》:“夫子之文章。”《左傳?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來,是而子殺余之弟也。”
2.于。
《易經?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禮記?大學》:“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3.諸、之于。
《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
連
1.與、及。
《書經?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獄、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呂氏春秋?仲夏紀?適音》:“樂之弗樂者,心也。”
2.而。
《戰國策?秦策二》:“臣恐王為臣之投杼也。”
3.若、如果。
《書經?盤庚上》:“邦之臧,惟汝眾,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罰。”《論語?子張》:“我之大賢與,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4.則。
《左傳?僖公九年》:“東略之不知,西則否矣。”《呂氏春秋?仲春紀?功名》:“ 故民無常處,見利之聚,無之去。”
助
◎用于強調或補足語氣,無義。
《書經?西伯戡黎》:“殷之即喪!指乃功,不無戮于爾邦?”《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悵恨久之。”
代
1.他、彼。
《書經?皋陶謨》:“安民則惠,黎民懷之。”《論語?顏淵》:“愛之欲其生。”
2.其、他的。
《武王伐紂平話?卷中》:“紂王令推上法場,斬之老母。”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二四?談異五?女化男》:“乃以聘禮還之夫家。”
3.此、這個。
《詩經?邶風?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莊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問乎狂屈。”
動
1.往。如唐朝李白有〈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
《詩經?鄘風?載馳》:“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2.至、到。
《西京雜記?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3.是、為。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吾見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也。”
4.取用。
《戰國策?齊策三》:“故物舍其所長,之其所短,堯亦有所不及矣。”
名
◎姓。如漢代有之馬宇。
之
詳細解釋
1.代詞:(1)代替不固定的人或事,無具體所指。
久而久之、景觀為之一改。
2.代詞:(2)代替人或事物(限于賓語)。
取而代之、操之過急、置之不理。
3.介詞:(1)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短語,表示領屬和修飾關系。
千里之外、赤子之心、媒妁之言、緩兵之計。
4.介詞:(2)用在主謂語之間,使變成偏正短語,讓謂語具名詞性。
山河之壯美、戰斗之慘烈、影響之深遠。
5.助詞:(1)用在單音節語素之前,組成名詞或名詞性短語。
之后、之類。
6.助詞:(2)〈書〉用于句中,表示賓語提前。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宋?周敦頤〈愛蓮說〉)?。
7.〈書〉往。
莊子之楚,見空髑髏,髐然有形,撽以馬捶,因而問之(《莊子?至樂》)。
8.〈書〉取用。
舍其所長,之其所短(《戰國策?齊策三》)。
9.〈書〉這。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詩經?邶風?日月》)。
10.姓。
之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子集上 部首:丿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3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82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7頁,第7字
古文: ?
音《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
《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玉篇》:是也、適也、往也。
《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
例又,於也。
《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
例又,語助辭。
《書?金縢》:禮亦宜之。
《禮?文王世子》:冬亦如之。
《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例又,此也。
《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
例又,變也。
《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例又,至也。
《詩?鄘風》:之死矢靡他注。
例又,遺也。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例又,姓。出《姓苑》。
例又,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
《詩?唐風》「舍旃舍旃」,又〈魏風〉「上愼旃哉」,??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音又,《韻補》葉職流切,音周。
《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葉上牛下求。
例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既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注解
〔之〕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丿部。
〔之〕字拼音是zhī,獨體字,五行屬火。
〔之〕字造字法是會意。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本義是出,生出,滋長。
〔之〕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zhī] ⑴ 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系⑵ 助詞,表示修飾關系⑶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為公”。⑷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⑸ 代詞,這,那:“~二蟲,又何知”。⑹ 虛用,無所指⑺ 往,到:“吾欲~南海”。
之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六下反切止而切頁碼第197頁,第4字續丁孫
??
異體?、之
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屬皆從??。
附注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按:卜辭從止,從一,人所之也。《爾雅?釋詁》:『之,往也。』當為『之』之初誼。」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十二反切真而反頁碼第505頁,第2行,第1字述
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屬,皆從之。
鍇注臣鍇曰:「按《春秋傳》:『將之晉』、『將之齊』。是之謂出也。之者,枝也。象艸木之枝,東西?出,而常連於根本也。孔子在齊曰:『歸歟?孔曰奈何去墳墓也。』象??。」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六下反切止而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088頁,第2字許惟賢第481頁,第4字
出也。
段注引伸之義爲往。《釋詁》曰之往是也。按之有訓爲此者。如之人也。之德也。之條條。之刀刀。《左傳》。鄭人醢之,三人也。《召南?毛傳》曰:之事,祭事也。《周南》曰:之子,嫁子也。此等之字皆訓爲是。之有訓爲上出者。戴先生釋《梓人》曰:頰側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須鬛是也。
象艸過屮。
段注過於屮也。
枝莖漸益大。有所之也。
段注莖漸大,枝亦漸大。勢有日新不巳者然。
一者地也。凡??之屬皆從??。
段注止而切。一部。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朱三出也。引申為人出所之。
白話解釋
之,長出。像植物過了發芽的階段,枝莖日益茁壯,有所擴張。字形底部的指事符號“一”,代表地面。所有與之相關的字,都采用 “之”作邊旁。
字形解說
甲骨文作,上體從「止」,止義為足掌,在此表示向外邁出的腳。下體一橫筆,表示出發的地點。金文三例承之甲文,前二例從止之形猶見,第三例止形已變異難認。戰國文字承金文第三例。篆文上體止形,左右兩邊對稱。隸書三例,前二例承之篆文而上體略有變異;第三例上體止形變作二小點,一撇筆,已失其原形。楷書沿之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
之字的相關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390頁,第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503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89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52頁,第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42頁,第7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866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512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271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279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53頁,第12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49頁,第3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001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6315頁【補遺】第16926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629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523頁【崇文】第208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794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498頁,第1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261頁,第2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六冊,第49頁,第1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603頁,第2字 |
之字的翻譯
- 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 it, him her, them; go to
- dieser, <Attributivpartikel&gt
- (rempla?ant une personne ou une chose comme complément)?, (particule possessive dans différentes expressions)?, aller, se rendre
之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組
商 甲骨文 ??賓間
商 甲骨文 花東子卜辭
商 甲骨文 賓組
商 甲骨文 歷組
商 甲骨文 出組
商 甲骨文 何組
商 甲骨文 無名組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
春秋 玉書 侯馬盟書
春秋 篆書 石鼓文
戰國 金文 戰國早期
戰國 金文 戰國晚期
戰國 金文 戰國
楚〔戰國〕 簡 包山
楚〔戰國〕 簡 仰天湖
楚〔戰國〕 簡 信陽
楚〔戰國〕 簡 九店
楚〔戰國〕 簡 秦家嘴
楚〔戰國〕 簡 天星觀
楚〔戰國〕 簡 雨臺山
楚〔戰國〕 簡 望山
楚〔戰國〕 簡 曾侯乙墓
楚〔戰國〕 簡 子彈庫
楚〔戰國〕 簡 郭店
楚〔戰國〕 簡 夕陽坡
楚〔戰國〕 簡 磚瓦廠
楚〔戰國〕 簡 新蔡葛陵
楚〔戰國〕 簡 上博
秦 簡 青川木牘
秦 簡 放馬灘
秦 簡 睡虎地
秦 簡 岳麓書院
秦 簡 龍崗
秦 簡 關沮
秦 簡 里耶
漢 簡 張家山
漢 石經 熹平石經
魏 石經 三體石經
魏 傳抄 三體石經
魏 傳抄 春秋僖公石經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唐 傳抄 唐代石刻篆文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宋 傳抄 隸釋 隸續
宋 傳抄 汗簡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宋 傳抄 三體陰符經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宋 傳抄 墓志蓋文
宋 傳抄 古文磚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