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制 字帖

gòng ㄍㄨㄥˋ gōng ㄍㄨㄥ

八部 共6畫 上下結構 U+5171
漢語字典

八部

6畫

4畫

上下結構

gong

gòng gōng

象形字

AWU

TC

EAO

44801

0364

2518

5171

[122134] 橫、豎、豎、橫、撇、點

共字概述

折疊展開

〔共〕字拼音是gòng,gōng 部首是八, 總筆畫是6畫。

〔共〕字是上下結構 五行屬木。

〔共〕字倉頡碼是TC 五筆是AWU 四角號碼是44801 鄭碼是EAO 中文電碼是0364 區位碼是2518

〔共〕字的UNICODE是5171。 十進制為20849,UTF-32:00005171,UTF-8:E5 85 B1。

〔共〕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一級漢字

〔共〕字屬最常用字

〔共〕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常用字

〔共〕字的近義字是

〔共〕字的異體字是

共的筆順

折疊展開

共的意思

折疊展開

1gòngㄍㄨㄥˋ

基本解釋

相同,一樣。~性。~同。同甘~苦。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難與~。休戚與~。

一起,一齊。~鳴。~勉。~議。~處( chǔ )。

總計,合計。~計。總~。

與,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一色。”

“共產黨”的簡稱。

詳細解釋

動詞

1.會意。從廿。本義:同。

2.共享,共用或共有share; commonly possess

共,同也。 —— 《說文》惟喜康共。 —— 《書·盤庚》共帥時。 —— 《禮記·內則》。注:“猶皆也。”共其德也。 —— 《莊子·庚桑楚》。崔注:“壹也。”臣有所與與。 —— 《列子·說符》。注:“同也。”仁義者,與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韓非子·外儲說右上》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 《論語·公冶長》

共名(共有的名稱);共少(共享少許東西,謂上下同甘苦);共主(共同崇奉的宗主);共害(共同承受禍患)

3.通“”( gǒng )

4.執持take; hold

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 —— 《詩·大雅·抑》

5.抱拳,拱手make an obeisance by cupping one hand in the other before the chest

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 《論語·鄉黨》

退共(退后并抱拳的禮節);共手(拱手)

6.環繞revolve around

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 《論語·為政》受命而海內順之,猶眾星之共北辰。 —— 《春秋繁露·觀德》

7.通“”( gòng )

8.奉獻offer as a tribute; present with all respect

靖共爾位,好是正直。 —— 《詩·小雅·小明》王祭不共,無以縮酒。 —— 《左傳·僖公四年》

共貢(奉獻貢物)

9.供給feed; pass

布粟之絕則委之,幣帛不足則 共之。 —— 《墨子·非攻下》居處儉節,祿賜以共九族鄉黨。 —— 《漢書·循吏傳》

共羊(供給羊只);共費(供給經費)

10.通“”( gōng )。恭敬。有禮貌revere; honour

公卑 杞, 杞不共也。 —— 《左傳·僖公二十七年》共承嘉惠兮,俟罪長沙。 ——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共己(自敬)

11.〈形〉 相同,一樣。

夏曰校, 殷曰序, 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 —— 《孟子·滕文公上》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 南朝梁· 吳均《與朱元思書》

副詞

1.一同,一起together

蘇黃共閱一卷。 —— 明· 魏學洢《核舟記》

共車(同乘一車);共權(共同掌權);共餉(共同享受);共獎(共同獎掖扶助)

2.總共;共計altogether; in all

對聯、題名并篆刻文,為字共三十有四。 —— 明· 魏學洢《核舟記》前后共吃了十五碗。 —— 《水滸傳》

合共;攏共;統共;一共。

名詞

1.共產黨的簡稱 the Communist Party。如:國共和談;中共。

2.通“”( gōng )。宮刑。古代破壞生殖機能的酷刑。又稱腐刑,為五刑之一purishment of castration

治古無肉刑,而有象刑,墨黥;慅嬰;共,艾畢;菲,對屨;殺,赭衣而不純。 —— 《荀子·正論》

介詞

表示涉及的對象,相當于“”、“with秋水共長天一色。——唐· 王勃《滕王閣序》即游亦尚有幾許心中言要與知聞,共汝籌畫也。——清· 袁枚《祭妹文》

連詞

1.和,與and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 《朝天子·詠喇叭》

2.另見 gōng;gǒng。

2gōngㄍㄨㄥ

基本解釋

古同“”,恭敬。

古同“”,供奉,供給。

詳細解釋

動詞

1.供奉piously worship; offer respectfully

不共神祗。 —— 《國語》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 —— 《左傳》

2.恭敬。通“respect; venerate

共武之服。 —— 《詩·小雅·六月》虔共爾位。 —— 《詩·大雅·韓奕》公卑杞, 杞不共也。 —— 《左傳·僖公二十七年》共承嘉惠。 ——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集解:“敬也。”

共命(敬從命令);共勤(恭謹勤勞);共承(恭敬地承奉);共奉(敬奉,供奉)

3.供給;供應。通“supply

共其羊牲。 —— 《周禮·羊人》事之共給。 —— 《國語·周語》不能共億。 —— 《左傳·隱公十一年》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 《左傳·僖公三十年》三輔長無共張繇役之勞。 —— 《漢書·成帝紀》

共給(供給);共張(供應、置備);共待(備用);共具(用以擺設酒食的器具)

4.供職;奉職hold office

卿等不必言,其各共乃事。 —— 《續資治通鑒》

5.姓。如:共華(春秋時人)

名詞

1.古國名 Gong state。有兩個。一個在今甘肅省涇川北,另一個在今河南省 輝縣。

2.另見 gǒng;gòng。

3gǒngㄍㄨㄥˇ

詳細解釋

動詞

1.拱的本字。

2.拱手,打拱salute with the hands folded

共,同也。 —— 《說文》。徐灝曰:“共,古拱字。”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 《論語·為政》。鄭注:“共,拱手也。”退共。 —— 《儀禮·鄉飲酒禮》。注:“共,拱手也。”圣人共手,肘幾將矣。 —— 《荀子·賦篇》

共手(兩手在胸前疊合,表示恭敬)

3.引申為環抱surround

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 《論語》

4.另見 gōng;gòng。

1gòngㄍㄨㄥˋ

詳細解釋

1.一起、一同。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

共鳴、共存、和平共處。

2.合、總計。

共計、籃子里共有十顆蘋果。

分享、合用。

《論語?公冶長》:“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相同的。

共識、共相。

跟、和。

唐?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姻緣簿全憑我共你,誰不待揀個稱意的?”

2gǒngㄍㄨㄥˇ

詳細解釋

1.雙手抱拳。

《荀子?賦》:“圣人共手,時幾將矣。”

2.環繞、護衛。

《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3gōngㄍㄨㄥ

詳細解釋

供給。

《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恭敬。

《左傳?文公十八年》:“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

姓。如黃帝時有共鼓。

1gòngㄍㄨㄥˋ

詳細解釋

1.一起、一同;同時享有或承受。

共享、同甘共苦、同舟共濟。

2.相同的;一樣的。

共同、共識。

3.總計;合計。

總共、一共、代表團共來了八個人。

4.指共產黨。

中共、國共和談。

2gōngㄍㄨㄥ

詳細解釋

1.姓。

2.參見【共工】。

共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子集下 部首:八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1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127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54頁,第7

古文: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用切,蛩去聲。
說文》:同「也」,從廿、卄。〔徐曰〕廿音入,二十共也,會意。
玉篇》:同也、衆也。
廣韻》:皆也。
增韻》:合也、公也。
禮?王制》:爵人于朝,與衆共之
史記?張釋之傳》:法者,所與天下共也。

又,《唐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音恭。
前漢?王褒傳》:共惟秋法,五始之要。〔註〕服虔曰:共,敬也。師古曰:共,讀曰恭。

又,姓。
氏族略》:以國爲氏。

又,地名。
詩?大雅》:侵阮徂共。
韻會》:阮國之地,在河內共城。

又,《集韻》:古勇切;《正韻》:居竦切,??恭上聲。
前漢?百官公卿表》:垂作共工,利器用。〔註〕應劭曰:垂,臣名也,爲共工理百工之事。共讀曰龔。

又,向也。
論語》: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又,姓。
前漢?匈奴傳》:太守共友。〔註〕師古曰:共友,太守姓名也。共讀曰龔。

又,《集韻》、《正韻??居用切,恭去聲。
左傳?僖四年》:敢不共給。
前漢?成帝紀》:無共張繇役之勞。〔註〕師古曰:共音居用反,謂共具張設。又,〈律歷志〉:共養三德爲善。
〇〔按〕共給、共養,有平去二音,音別義同,故《正韻》東送二韻共供兩存之。

又,《正韻》:忌遇切,音具。
周禮?天官?內饔》:掌共羞、修、??、膴、胖、骨、鱐,以待共膳。〔註〕掌共,共當爲具。

又,《集韻》:胡公切,音洪──共池,地名。

字彙》本作卄,象兩手合持之形,今作共。

注解

〔共〕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八部

〔共〕字是多音字,拼音是gòng、gōng,上下結構,可拆字為?、八,五行屬

〔共〕字造字法是會意。從廿。本義是同。

〔共〕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gòng] ⑴ 相同,一樣⑵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⑶ 一起,一齊⑷ 總計,合計⑸ 與,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一色。”⑹ “共產黨”的簡稱。 [gōng] ⑴ 古同“恭”,恭敬。⑵ 古同“供”,供奉,供給。

共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整理。共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共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三上反切渠用切頁碼80頁,第16

??

異體

??同也。從廿、??。凡共之屬皆從共。

??

??古文共。

附注《說文新證》:「朱芳圃以為『共象兩手奉甕形』。從廾奉鼎為『具』,從廾奉甕為『共』,其理一也。甕形省作『口』形,『口』形又訛為『廿』形。」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五反切具縦反頁碼224頁,第1行,第1

??同也。從廿、廾。凡共之屬,皆從共。

鍇注臣鍇曰:「廿音入。二十共也,此會意。」

反切………頁碼224頁,第2行,第1

古文共。

鍇注臣鍇曰:「兩手共也。」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三上反切渠用切古音第九部頁碼417頁,第2許惟賢188頁,第1

??同也。從廿廾。

段注廿,二十幷也。二十人皆竦手是爲同也。渠用切。九部。《周禮》,尚書供給供奉字皆借共字爲之。衞包盡改尚書之共爲恭。非也。《釋詁》。供,歭,共,具也。郭云:皆謂備具。此古以共爲供之理也。尚書,《毛詩》、《史記》恭敬字皆作恭。不作共。漢石經之存者《無逸》一篇中徽柔懿共,惟正之共皆作共。嚴恭寅畏作恭。此可以知古之字例矣。《毛詩》溫溫恭人,敬恭明祀,溫恭朝夕皆不作共。靖共爾位箋云:共,具也。則非恭字也。虔共爾位箋云:古之恭字或作共。云或,則僅見之事也。《史記》恭敬字亦無作共者。

凡共之屬皆從共。

古文共。

段注體從小徐本。按??有順從之象。癸有睽異之象。《古文四聲韻》引《說文》誤以癸爲共。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

《說文》,扛訓舉,數人共舉也。扛從工聲,古無三江韻,與共皆從工聲,故共、工實一字。

白話解釋

共,一同使勁。字形采用“廿、廾”會義。所有與共相關的字,都采用“共”作邊旁。,這是古文寫法的“共”。

字形解說

「共」字甲骨文像兩手捧著甕,只不過甕形變作「口」。金文也作雙手捧持甕口朝上形。戰國文字更將「口」形變作「廿」。篆文作從廿、從廾。隸書、楷書則將從廿、從廾結合後拉平共筆而成。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共字的相關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61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227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180頁
4說文校箋第111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105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371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640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487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54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66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111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820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3250頁【補遺】第16478頁【後編】第18180頁
14通訓定聲第192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229頁【崇文】第913頁
16說文句讀第316頁
17說文新證第177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121頁,第3字
19古字詁林第三冊,第212頁,第2字
20古字釋要第286頁,第4字

共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together with, all, total; to share
  2. gemeinsam (Adj)?, Gong (Eig, Fam)
  3. commun, général, partager, ensemble, au total, en tout

共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共(甲骨文·商·??組) 甲骨文 ??組

共(甲骨文·商·賓組) 甲骨文 賓組

共(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共(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共(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共(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共(金文·戰國·戰國晚期) 戰國 金文 戰國晚期

共(金文·戰國·戰國) 戰國 金文 戰國

共(簡·楚〔戰國〕·郭店) 楚〔戰國〕 郭店

共(簡·楚〔戰國〕·包山) 楚〔戰國〕 包山

共(簡·楚〔戰國〕·子彈庫) 楚〔戰國〕 子彈庫

共(簡·楚〔戰國〕·新蔡葛陵) 楚〔戰國〕 新蔡葛陵

共(簡·楚〔戰國〕·上博) 楚〔戰國〕 上博

共(簡·秦·睡虎地) 睡虎地

共(簡·秦·岳麓書院) 岳麓書院

共(簡·漢·張家山) 張家山

共(石經·漢·熹平石經) 石經 熹平石經

共(傳抄·東漢·說文解字) 東漢 傳抄 說文解字

共(石經·唐·開成石經) 石經 開成石經

共(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共(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共(傳抄·宋·集篆古文韻海)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共(傳抄·宋·古文四聲韻)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共(傳抄·宋·古文四聲韻)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共(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共(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