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字概述
〔具〕字拼音是jù 部首是八, 總筆畫是8畫。
〔具〕字是上下結構 五行屬木。
〔具〕字倉頡碼是BMMC 五筆是HWU 四角號碼是77801 鄭碼是LCO 中文電碼是0367 區位碼是3063。
〔具〕字的UNICODE是5177。 十進制為20855,UTF-32:00005177,UTF-8:E5 85 B7。
〔具〕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是一級漢字。
〔具〕字屬最常用字
〔具〕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是常用字。
〔具〕字的異體字是 俱
具的筆順
具的意思
具
jùㄐㄩˋ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動詞
1.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雙手。表示雙手捧著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義:準備飯食或酒席。
2.同本義。泛指準備,備辦prepare。
具,供置也。 —— 《說文》具,備也,辦也。 —— 《廣韻》以食具告。 —— 《儀禮·士相見禮》。注:“猶辦也。”官備則具備。 —— 《禮記·祭統》壽為具召武帝顯。 —— 《漢書·何武傳》禮舉儀具。 —— 張衡《東京賦》具器械。 —— 《孫子·謀攻》故人具雞黍。 —— 唐· 孟浩然《過故人莊》第二板已具。 —— 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別具本章。 —— 清· 方苞《獄中雜記》
具食(準備食物);具觴(備酒。觴:酒杯);具狀(備辦詞狀;寫狀子);具稟(備辦上報的文件);具覆(備辦回復的文件)
3.寫,題write。
李具狀求在獄。 —— 清· 方苞《獄中雜記》
具草(擬稿,起草);具銜(題寫官銜);知名不具;具結檢驗(與案件有關的人員出具保證,以免對尸體、現場等進行檢驗)
4.具備,有have; possess。
具乎其前。 —— 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各具情態。 —— 明· 魏學洢《核舟記》獄具矣。 —— 清· 方苞《獄中雜記》
具壽(和尚的通稱。師父呼弟子或長老呼少年和尚時常用。具有盡其壽命及法身慧命的意思);具眼(具有鑒別事物的見識和能力);具足(具備)
5.判決;定案verdict。
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倉,法應立決,獄具矣。 —— 清· 方苞《獄中雜記》
名詞
1.用具;器械tool。
實戰之具。 —— 漢· 賈誼《新書·過秦論上》奉生送死之具。 —— 《史記·貨殖列傳》慮患之具。 —— 宋· 蘇軾《教戰守》
具器食(用食具盛放的便餐);具理(瓶罐之類的器皿);農具;文具;刑具;臥具;茶具;道具;餐具;量具。
2.才能;才干talent。
皆信命世之才,抱將相之具。 —— 《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干誠之具。 —— 明· 劉基《賣柑者言》
3.酒席feast。
今有貴客,為具召之。 —— 《史記》
4.飯食food。
食以草具。 —— 《戰國策·齊策四》則佐長者視具。 —— 《禮記·內則》。注:“饌也?!?/span>分曹攜具。 —— 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副詞
1.完備;詳盡in detail。
項伯乃夜馳之 沛公軍,私見 張良,具告以事。欲呼 張良與俱去,曰:“無從俱死也?!?—— 《史記·項羽本紀》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 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具述(詳細敘述);具言(詳細說明);具考(詳細推問);具論(詳細討論);具告(詳細上告)
2.假借為“俱”。都;全entirely; completely。
火烈具舉。 —— 《詩·鄭風·大叔于田》火烈具揚。神具醉止。 —— 《詩·小雅·楚茨》莫怨具慶。具饌于西塾。 —— 《儀禮·士冠禮》皆立而待鼓而然火,即具發之。 —— 《墨子·備梯》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是依。 —— 《荀子·修身》具答之。 —— 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 范仲淹《岳陽樓記》具以情告。 —— 《世說新語·自新》具對所得。 ——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具悉(完全了解);具然(自足的樣子)
量詞
◎用于表示尸體和某些器物的數量。
一具尸體。
具
jùㄐㄩˋ詳細解釋
動
1.有、備有。
具備、獨具慧眼。
2.準備、設置。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詩:“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span>《紅樓夢?第一回》:“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齋一飲,不知可納芹意否?”
3.陳述、報告、列舉。
《宋史?卷三八四?梁克家傳》:“上欣納,因命條具風俗之弊??思伊兴臈l?!?/span>
知名不具。
名
1.器物、用器。
文具、道具、玩具、工具。
2.量詞。計算器物、尸體等的單位。
兩具尸體、棺材一具、三具電話。
3.才能、才干。
《晉書?卷六二?祖逖傳》:“往來京師,見者謂逖有贊世才具?!?/span>《文選?李陵?答蘇武書》:“皆信命世之才,抱將相之具?!?/span>
4.酒食、菜肴。
《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令有貴客,為具召之?!?/span>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吾未晡食,請假設草具?!?/span>
5.姓。如春秋時晉國有具丙。
副
◎皆、都、全。
《詩經?小雅?四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span>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政通人和,百廢具興?!?/span>
具
jùㄐㄩˋ詳細解釋
1.有;備有。
具有、兼具、匠心獨具。
2.準備;設置。
薄具菲酌。
3.陳述;列舉;簽署。
具狀、具名連署。
4.用品;器物。
文具、玩具、交通工具。
5.才能。
才具、將相之具。
6.量詞。用于計算器物、尸體、棺材等。
兩具渦輪引擎、一具木乃伊。
7.姓。
具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子集下 部首:八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3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8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55頁,第1字
音《唐韻》:其遇切;《集韻》、《韻會》:衢遇切;《正韻》:忌遇切,??音懼。
《說文》:共置也。
《廣韻》:備也、辦也、器具也。
《儀禮?饋食禮》:東北面吿濯具。
《前漢?劉澤傳》:田生子請張卿臨,親修具。〔註〕師古曰:具,供具也。
《荀子?王制篇》:具具而王,具具而霸?!苍]〕言具其所具也。
例又,與俱通。
《詩?小雅》:則具是違。
《詩詁》:俱也。
例又,姓。
《左傳》有丙具。
音又,《詩?小雅》:爾牲則具?!苍]〕居律反,音橘。
音又,《韻補》葉忌救切,求去聲。漢馬融〈廣成頌〉:上無飛鳥,下無走獸;虞人植旍,獵者效具;車弊田罷,從入禁囿。
注解
〔具〕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八部。
〔具〕字拼音是jù,上下結構,可拆字為??、??、!、??、八,五行屬木。
〔具〕字造字法是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雙手。表示雙手捧著盛有食物的鼎器( 餐具 )。本義是準備飯食或酒席。
〔具〕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jù] ⑴ 器物⑵ 備有⑶ 備,辦⑷ 古同“俱”,都,完全。⑸ 量詞,用于某些器物和棺材、尸體
具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三上反切其遇切頁碼第80頁,第11字續丁孫
??
異體??、具
共置也。從??,從貝省。古以貝爲貨。
附注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具字從鼎,郭沫若所釋:以為『古從鼎作之字後多誤為貝』。字象兩手舉鼎之形,舉、具古音亦相近?!?/span>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五反切健芋反頁碼第223頁,第2行,第1字述
共置也。從??、貝省。古以貝爲貨。
鍇注臣鍇曰:「會意?!?/span>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三上反切其遇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416頁,第2字許惟賢第187頁,第11字
共置也。
段注共供古今字。當從《人部》作供。
從廾。貝省。
段注會意。其遇切。古音在四部。
古?貝爲貨。
段注說從貝之意。
白話解釋
具,多人一起抬舉。字形采用“手”和有所省略的“貝”會義。因為古代人們將“貝”視作財貨的象征。
字形解說
甲骨文「具」字本從鼎、從廾。從鼎表示準備食物時用來盛裝的器皿,鼎是祭祀宴饗時的主要用器;從廾表示態度恭敬的捧著。金文中「鼎」省作「貝」,有的省作「目」。戰國文字與篆文都是從省作目而來的。隸書把「目」形和「廾」形相連在一起,楷書是根據連接後的字形。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具字的相關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60頁,第6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227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79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10頁,第1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04頁,第13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370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638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483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545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66頁,第1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10頁,第11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818頁,第5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3245頁【補遺】第16477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446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228頁【崇文】第90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315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174頁,第2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121頁,第1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三冊,第208頁,第2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285頁,第5字 |
具字的翻譯
- tool, implement; draw up, write
- Apparat (S)?, haben, besitzen (V)?, Ju (Eig, Fam)
- ustensile, outil, équipement, instrument, talent, habilité, posséder, avoir
具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賓間
商 甲骨文 花東子卜辭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
春秋 篆書 石鼓文
秦 簡 睡虎地
秦 簡 岳麓書院
秦 簡 里耶
漢 簡 張家山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