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的筆順
冕的意思
冕
miǎnㄇㄧㄢˇ基本解釋
◎中國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員們戴的禮帽,后專指帝王的皇冠。冠~。加~。衛~(衛護帝王頭上的皇冠,喻維護帝王的最高統治權力或保持體育競賽中的上屆冠軍稱號)。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冃( mào ),免聲?!皟惺?蠻 夷及小兒的頭衣”,“免”是“冕”的本字。本義: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禮帽。
2.同本義crown。
冕,大夫以上冠也。 —— 《說文》故天子袾裷衣冕,諸侯玄裷衣冕。 —— 《荀子·富國》雖有軒冕之賞弗能勸。 —— 《莊子·胠篋》古之王者,冕而前旒。 —— 《淮南子·主術訓》服冕乘軒。 —— 《左傳·哀公十五年》
冠冕(古代帝王、官員戴的帽子);冕弁(冕和弁。均為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冕版(冕頂之板);冕服(古代大夫以上的禮冠與服飾);冕冠(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之禮帽)
3.喻指像冕的事物 hat-like thing。如:日冕。
冕
miǎnㄇㄧㄢˇ詳細解釋
名
1.古時大夫以上的王侯所戴的禮帽。
《字匯?冂部》:“古者諸侯、大夫皆有冕,但以旒之多寡別耳?!?/span>
2.專指王冠。
加冕典禮。
冕
miǎnㄇㄧㄢˇ詳細解釋
1.古代天子、諸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冠。后世專指皇帝的禮冠。
冕旒、加冕典禮。
2.姓。
冕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子集下 部首:冂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7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9頁,第30字
標點整理本: 第56頁,第31字
音《唐韻》:亡辨切;《集韻》、《韻會》、《正韻》:美辨切,??音免。
《說文》: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瑬纊紞。從冃,免聲,古黃帝初作冕。〔徐曰〕冕,上加之也,長六寸,前狹圓,上廣方,朱綠塗之,前後邃延;斿,其前垂珠也,俯仰逶迤,如水之流;纊紞,黃色也,以黃綿綴冕兩旁,下繫玉??,又謂之珥,細長而銳若筆頭,以屬耳中,無作聰明,虛己以待人之意。冕之言俛也,後仰前俯,主於恭也。
《禮?玉藻》:諸侯裨冕以朝?!炊Y器〉:天子之冕朱綠藻,十有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此以文爲貴也。
例又,《韻會》或作絻。
《荀子?禮論篇》:郊之麻絻。
《集韻》亦作?。
例又,《正韻》:《禮記》士??端、諸侯??端以祭、天子??端而朝日於東門之外,端皆作冕。
音又,《集韻》:武遠切,音晚──冠有延,前俯也。
注解
〔冕〕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冂部。
〔冕〕字拼音是miǎn,上下結構,可拆字為?、免,五行屬水。
〔冕〕字造字法是形聲。從冃( mào ),免聲。“冃是 蠻 夷及小兒的頭衣”,“免”是“冕”的本字。本義是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禮帽。
〔冕〕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miǎn] ⑴ 中國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員們戴的禮帽,后專指帝王的皇冠
冕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七下反切亡辡切頁碼第249頁,第6字續丁孫
冕
異體??
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瑬、紞纊。從冃免聲。古者黃帝初作冕。
絻
冕或從糸。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十四反切美選反頁碼第639頁,第7行,第1字述
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瑬纊紞。從冃免聲。古者,黃帝初作冕。
鍇注臣鍇曰:「冕,冠上加之也。長六寸,前狹圎後廣方,朱綠塗之前後,邃延斿,其前垂珠也。俯仰逶迤,如水之流也。纊紞,黃色也。以黃緜綴冕兩?,下係玉瑱。又謂之珥,細長而銳,若筆頭以屬耳中。無作聰明亂舊章,虛己以待人之意也?!妒酚洝吩唬狐S帝始作軒冕,故曰軒轅。《靈光殿賦》曰『炳煥可觀,黃帝唐虞。軒冕以庸,衣裳有殊』是也?!?/span>
反切………頁碼第640頁,第3行,第1字述
或從系作。
鍇注臣鍇按:《論語》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辜?,謂以絲衣冕也。故從糸。《韓詩外傳》曰:「黃帝純以拜鳳皇?!辜啊豆茏印方宰鞔私冏忠?。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七下反切亡辨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1413頁,第1字許惟賢第619頁,第1字
大夫?上冠也。
段注冠下曰:弁冕之摠名。渾言之也。此云冕者,大夫以上冠。析言之也。大夫?上有冕則士無冕可知矣。《周禮》。王之五冕皆玄冕朱裏延紐。五采繅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筓朱紘。諸侯之繅斿九就?,Y玉三采。其餘如王之事??墧褰跃?。戴先生曰:實六冕而曰五冕者,陳采就玉之數止於五也。亦以見服自十二章至一章而六。冕璪自十二旒至三旒而五。其天子大裘之冕無旒也。槩舉諸侯又申之曰繅斿皆就者,明九旒至於三旒。其就數九。公侯伯子男無降差同也。
?延垂??紞纊。
段注?,深遠也。延者,鄭云冕之覆?!吨芏Y?弁師》。王之五冕。皆玄冕朱裏延紐。謂延上玄下朱。以表裏冕版也。古者以三十??布爲之。故《尙書》、《論語》謂之麻冕。用三十??布。上玄下朱爲延。天子至大夫所同也。其字《左傳》作綖。垂瑬,詳《玉部》瑬下。紞纊,《糸部》曰:紞者,冕冠塞耳者也。按紞所以懸瑱也。瑱亦謂之纊。詳《糸部》紞下。據許紞系於延左右。據《周禮》注。王后之祭服有衡垂於副之兩旁當耳。其下以紞懸瑱。是專謂后服也。然《左傳》。衡紞紘綖。昭其度也。似男子有衡簪於冕覆而系紞。
從冃。免聲。
段注亡辨切。按古音當在十三部。讀如問。許書無免字。而俛勉字皆免聲。葢本有免篆而佚之。或曰古無免兔之分。俗強分別者,非也。冕之義取前俯。則與低頭之俛關通。
古者黃帝初作冕。
段注《大平御覽》引《世本》曰:黃帝作旃冕。宋衷注云:通帛曰旃。應邵曰:周始加旒。《周易???辭》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葢取諸乾坤。
冕或從糸作。
段注從糸作者,謂冕延用三十??布也。《周禮》曰:玄冕朱裏。謂玄表朱裏。注云:冕延之覆在上。是以名焉。延之覆猶云延之表也。是以名焉者,釋經文玄冕之冕字也。以其冣居上。故專得冕名也。覲禮注云:今文冕皆作絻。許或之者,許意從古文也。亦見《管子》、《荀卿子》及《封禪書》。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朱二大夫以上之冠也。漢時冕制尚多,大夫以上皆冠之,不專為皇冠。後人以冕專為皇冠。今則東、西學生皆冠冕矣。
錢一大夫以上冠也。此為中國所特有。今稱外國帝王之「加冕」,實不適也。
白話解釋
冕,大夫以上的官員所佩戴的禮帽。冕的覆版很長,垂下玉瑬,兩側懸掛充塞兩耳的瑱玉。字形采用“冃”作邊旁,用“免”作聲旁。 古昔時代黃帝最早發明了冕?!敖儭?,這是“冕”的異體字,字形采用“糸”作邊旁。
冕字的相關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489頁,第5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624頁,第6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478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315頁,第5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301頁,第3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084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850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859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598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93頁,第6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310頁,第3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542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7703頁【補遺】第17148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255頁,第5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660頁【崇文】第263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014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321頁,第5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七冊,第99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738頁,第2字 |
冕字的翻譯
- crown; ceremonial cap
- K?nigskrone (S)
- couronne
冕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組
楚〔戰國〕 簡 上博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