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制 字帖

shí ㄕˊ

十部 共2畫 獨體字 U+5341
漢語字典

十部

2畫

獨體字

shi

shí

指事字

FGH

J

ED

40000

0577

4214

5341

[12] 橫、豎

十字概述

折疊展開

〔十〕字拼音是shí 部首是十, 總筆畫是2畫。

〔十〕字是獨體字 五行屬金。

〔十〕字倉頡碼是J 五筆是FGH 四角號碼是40000 鄭碼是ED 中文電碼是0577 區位碼是4214

〔十〕字的UNICODE是5341。 十進制為21313,UTF-32:00005341,UTF-8:E5 8D 81。

〔十〕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一級漢字

〔十〕字屬最常用字

〔十〕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常用字

〔十〕字的異體字是

十的筆順

折疊展開

十的意思

折疊展開

shíㄕˊ

基本解釋

數名,九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代)。

表示多、久。~室九空。

表示達到頂點。~足。~成。

詳細解釋

1.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樹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結繩記數,用一個結表示十。后來一點變成了一橫。本義:九加一的和。

2.同本義ten

十,數之具也。—為東西,|為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 —— 《說文》十是數之小成。 —— 《左傳·僖公四年》疏十畝之間兮。 —— 《詩·小雅·六月》兵也者,審于地圖,謀十官。 —— 《管子·七法》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葛洪《抱樸子·用刑》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十里長亭(古時設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送別餞行之處);十番(合奏樂以十種樂器演奏的名稱);十牌(十戶人家。牌:門牌);十地(佛教稱菩薩修行漸近于佛的十種境界);十生九(死的歇后語);十方地面(廟宇。佛教指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和上下);十方常住(寺廟。佛教認為“不變”為常住。寺廟是不變的,故稱);十有九就(十成之中有九成可望成功)

3.指十分;十份topmost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十一(十分之一);十半(十分之五)

4.表示約數。猶言十來個about ten

辱十城之虛壽,奄咸陽以取雋。 —— 《文選·潘岳·西征賦》

5.特指十倍 tenfold

十伯(十倍百倍)

6.序數的第十位tenth

請以趙十五城為 秦王壽。 ——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十五刪(詩韻中上平聲第十五個韻目);十四寒(詩韻中上平聲第十四個韻目);十三元(依據《佩文詩韻》“”字列在上平聲第十三位,故稱)

形容詞

1.表示多;齊全;完備many; full; complete

九十其儀。 —— 《詩·豳風·東山》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 《禮記·大學》

十郎八當(落花流水,七零八落);十變五化(變化多端);十親九眷(眾多親戚);十相具足(十分美貌);十相俱足(嬌妻美妾俱全);十數(十多;十幾,表示眾多);十蕩十決(多次沖擊均能破敵);十萬(數目。又形容數量極多);十惡五逆(種種不可赦免的大罪);十堯(圣人眾多);十朋(許多朋友);十有八九(絕大多數)

2.通“”。雜 miscellaneous

十錦;十樣錦(有各種不同花紋的織錦)

shíㄕˊ

詳細解釋

1.數目字,為九加一的總和。大寫為“”,阿拉伯數字作“10”。

2.二一四部首之一。

滿足、完滿。

十足、十全十美。

shíㄕˊ

詳細解釋

1.介于九和十一之間的自然數,大寫作“”,阿拉伯數字作“10”。

2.序數第十。

十哥、十月十日。

3.表示多。

一目十行。

4.完滿;達到頂點。

十足、十分、十全十美。

5.〈書〉十倍。

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商君書?更法》)。

6.姓。

7.二一四部首之一。

十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子集下 部首:十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0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55頁,第17

標點整理本: 第85頁,第8

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音拾。
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
》數生于一,成于十。
易?繫辭》:天九,地十。
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

又,通作什。
孟子》:或相什百。
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枚乘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

又,《韻會》:今官文書借作拾。

又,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
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注解

〔十〕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十部

〔十〕字拼音是shí,獨體字,五行屬

〔十〕字造字法是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樹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結繩記數,用一個結表示十。后來一點變成了一橫。本義是九加一的和。

〔十〕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shí] ⑴ 數名,九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拾”代)。⑵ 表示多、久⑶ 表示達到頂點

十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整理。十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十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三上反切是執切頁碼68頁,第3

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凡十之屬皆從十。

附注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十』字初形本為直畫,繼而中間加肥,後則加點為飾,又由點孳化為小橫。數至十復反為一,但既已進位,恐其與『一』混,故直書之。」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五反切常入反頁碼191頁,第6行,第1

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僃矣。凡十之屬,皆從十。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三上反切是執切古音第七部頁碼352頁,第4許惟賢159頁,第1

十數之具也。

段注《漢志》。協於十。

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

段注是執切。七部。

凡十之屬皆從十。

白話解釋

十,表示十進位所需數都已具備。“一”代表世界的東西,“丨”代表世界的南北,“一”和“|”相交成“十”,則表示東西南北中齊備。所有與十相關的字,都采用“十”作邊旁。

字形解說

甲骨文之形,像結繩記事的繩子。金文有二形:一為記事的繩子,一為已記事打結的繩子。戰國文字又有一形,由繩子中的點改為橫畫而作「」,為篆文所本,隸書、楷書沿之,都據臆構的虛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指事。

十字的相關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35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192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156頁
4說文校箋第91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86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300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515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23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448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55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92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68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2872頁【補遺】第16420頁
14通訓定聲第415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188頁【崇文】第749頁
16說文句讀第263頁
17說文新證第155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二冊,第689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243頁,第2字

十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ten, tenth; complete; perfect
  2. zehn
  3. dix, 10

十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十(甲骨文·商·??賓間) 甲骨文 ??賓間

十(甲骨文·商·??歷間) 甲骨文 ??歷間

十(甲骨文·商·賓組) 甲骨文 賓組

十(甲骨文·商·歷組) 甲骨文 歷組

十(甲骨文·商·出組) 甲骨文 出組

十(甲骨文·商·無名組) 甲骨文 無名組

十(甲骨文·商·黃組) 甲骨文 黃組

十(甲骨文·商·組類不明) 甲骨文 組類不明

十(金文·商·商) 金文

十(甲骨文·西周·西周) 西周 甲骨文 西周

十(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十(金文·西周·西周早期或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或中期

十(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十(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十(金文·春秋·春秋中期或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或晚期

十(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十(玉書·春秋·侯馬盟書) 春秋 玉書 侯馬盟書

十(金文·戰國·戰國早期) 戰國 金文 戰國早期

十(金文·戰國·戰國中期或晚期) 戰國 金文 戰國中期或晚期

十(金文·戰國·戰國晚期) 戰國 金文 戰國晚期

十(金文·戰國·戰國) 戰國 金文 戰國

十(簡·楚〔戰國〕·曾侯乙墓) 楚〔戰國〕 曾侯乙墓

十(簡·楚〔戰國〕·九店) 楚〔戰國〕 九店

十(簡·楚〔戰國〕·信陽) 楚〔戰國〕 信陽

十(簡·楚〔戰國〕·上博) 楚〔戰國〕 上博

十(簡·楚〔戰國〕·郭店) 楚〔戰國〕 郭店

十(簡·楚〔戰國〕·新蔡葛陵) 楚〔戰國〕 新蔡葛陵

十(簡·秦·青川木牘) 青川木牘

十(簡·秦·睡虎地) 睡虎地

十(簡·秦·岳麓書院) 岳麓書院

十(簡·秦·龍崗) 龍崗

十(簡·秦·關沮) 關沮

十(簡·秦·里耶) 里耶

十(簡·漢·張家山) 張家山

十(石經·漢·熹平石經) 石經 熹平石經

十(石經·魏·三體石經) 石經 三體石經

十(傳抄·魏·三體石經) 傳抄 三體石經

十(傳抄·魏·春秋僖公石經) 傳抄 春秋僖公石經

十(石經·唐·開成石經) 石經 開成石經

十(傳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傳抄 唐代石刻篆文

十(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十(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十(傳抄·宋·隸釋 隸續) 傳抄 隸釋 隸續

十(傳抄·宋·汗簡) 傳抄 汗簡

十(傳抄·宋·古文四聲韻)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十(傳抄·宋·集篆古文韻海)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十(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十(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