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fù)制 字帖

ㄐㄧˊ

丿部 共3畫 獨體字 U+53CA
漢語字典

丿部

3畫

獨體字

ji

會意字

EYI 86 、 BYI 98

NHE

YMS

17247

0644

2816

53CA

[354] 撇、橫折折撇、捺

及字概述

折疊展開

〔及〕字拼音是jí 部首是丿, 總筆畫是3畫。

〔及〕字是獨體字 五行屬木。

〔及〕字倉頡碼是NHE 五筆是EYI 86 、 BYI 98 四角號碼是17247 鄭碼是YMS 中文電碼是0644 區(qū)位碼是2816

〔及〕字的UNICODE是53CA。 十進制為21450,UTF-32:000053ca,UTF-8:E5 8F 8A。

〔及〕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一級漢字

〔及〕字屬最常用字

〔及〕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常用字

〔及〕字的異體字是

及的筆順

折疊展開

及的意思

折疊展開

ㄐㄧˊ

基本解釋

從后頭跟上。來得~。趕不~。

達到。~格。~第(古代科舉考試中選,特指考取進士)。普~。過猶不~。

趁著,乘。~時。~早。~鋒而試。

連詞,和,跟。陽光、空氣~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以~。

詳細解釋

動詞

1.會意。甲骨文字形,從人,從手。表示后面的人趕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義:追趕上,抓住。

2.同本義overtake; catch up with

及,逮也。 —— 《說文》使人追宋義子,及之 齊,殺之。 —— 《史記`項羽本紀》無庸,將自及。 —— 《左傳隱公元年》

趕不及(來不及);企及(希望趕上);來得及(能夠趕上);及面(見面);及時應(yīng)令(與季節(jié)令令相適應(yīng))

3.至,達到attain; reach

及,至也。 —— 《廣雅》及期。 —— 《儀禮聘禮》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 《左傳隱公元年》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 陶潛《桃花源記》及諸河,則在舟中矣。 ——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湯熨之所及也。 —— 《韓非子喻老》針石之所及也。將有及。(還來得及。)駭而圖之,豈將有及乎? —— 漢· 賈誼《論積貯疏》禍且及汝。 —— 明· 魏禧《大鐵椎傳》

及瓜(到了出嫁的年齡);及瓜而代(指為官任職期滿,由人接代);及事(女子到結(jié)婚年齡);及肩(高僅與肩齊,比喻相差甚遠)

4.待,等到wait

及日中則如盤盂。 —— 《列子湯問》及日中如探湯。及魯肅過 尋陽。 —— 《資治通鑒漢紀》及敵槍再擊。 —— 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及既上。(等到已經(jīng)登上。及:等到。既:已經(jīng)。) —— 清姚鼐《登泰山記》

及夫(等到)

5.遭受suffer from

鐵铦短者及乎敵。(及乎敵,被敵所傷,極言戰(zhàn)爭之激烈。) —— 《韓非子五蠹》

及難(遭到災(zāi)難);及禍(遭災(zāi)難);及溺呼船(喻禍到臨頭,求救無及);及身(親身受到)

6.比得上,能與…相比compare with

徐公何能及君也? —— 《戰(zhàn)囯策齊策》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 韓愈《師說》

我不及他

7.連累;關(guān)聯(lián)implicate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孟子梁惠王上》事如此,此必及我。 —— 《漢書李廣蘇建傳》

罰不及眾;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8.通“”。供應(yīng)provide

然則大囯內(nèi)款,小囯用盡,何以及之。 —— 《管子囯蓄》

介詞

while; be in time for

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 ——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及今(趁現(xiàn)今之時);及蚤(趁早。蚤:通“”)

連詞

和,與 and 洄曲及諸道橋梁。——《資治通鑒唐紀》 洄曲及四境。 扣其鄉(xiāng)及姓字。——明· 魏禧《大鐵椎傳》 音樂及詩歌。——蔡元培《圖畫》 又如:孔子及門徒。

副詞

1.how——表示反問,相當于“

先君之敗德,及可數(shù)乎? —— 《左傳》

2.also——表示頻率,相當于“

兒寬家貧,當為弟子都養(yǎng);及時時間行傭賃,以給衣食。 —— 《史記》

3.very——表示程度,相當于“

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筆。 —— 《水滸全傳》

名詞

姓。

ㄐㄧˊ

詳細解釋

1.到、到達。

《左傳?隱公元年》:“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唐?李頎〈送陳章甫〉詩:“鄭國游人來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及至、及第、推己及人。

2.趕得上。

及時、及早、來得及、迅雷不及掩耳。

3.比得上。

《論語?公冶長》:“非爾所及也。”唐?李白〈贈汪倫〉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4.牽涉、發(fā)生關(guān)系。

波及、涉及、言不及義。

5.古君位傳襲制度中兄弟相傳。

《禮記?禮運》:“大人世及以為禮。”

兄終弟及。

與、和。

《書經(jīng)?湯誓》:“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唐?李白〈蜀道難〉:“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ㄐㄧˊ

詳細解釋

1.趁著;趕上。

及時趕到、望塵莫及。

2.連詞。連接名詞或名詞性短語,表示并列關(guān)系,相當于“”、“”。

書法、繪畫及雕塑。

3.姓。

及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子集下 部首:又部

武英殿刻本: 第383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65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95頁,第28

古文: ????

唐韻》:其立切;《集韻》、《韻會》:極入切;《正韻》:忌立切,??琴入聲。
說文》:逮也,從又、從人。〔徐曰〕及,捕人也,會意。
廣韻》:至也。

又,《韻會》:旁及,覃被也。
詩?大雅》:覃及鬼方。〈周頌〉:燕及皇天。

又,《增韻》:連累也。
左傳?隱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

又,兼與之辭。
左傳?宣七年》:與謀曰及。

又,《後漢?黨錮傳》:張儉等八人爲八及,言能導(dǎo)人追宗也。

又,《韻補》葉極業(yè)切。
詩?大雅》:征夫捷捷,每懷靡及。

注解

〔及〕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又部

〔及〕字拼音是,獨體字,可拆字為??、又,五行屬

〔及〕字造字法是會意。甲骨文字形,從人,從手。表示后面的人趕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義是追趕上,抓住。

〔及〕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jí] ⑴ 從后頭跟上⑵ 達到⑶ 趁著,乘⑷ 連詞,和,跟

及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wǎng)整理。及的解釋內(nèi)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及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三下反切巨立切頁碼89頁,第22續(xù)

異體??

及逮也。從又從人。

鉉注徐鍇曰:「及前人也。」

??

異體

??古文及。《秦刻石》及如此。

??

??亦古文及。

??

??亦古文及。

附注郭沫若《文史論集》:「及同逮,即逮捕之意。此為本義,後假為暨與之及,而本義遂失。然考殷周古文,如甲骨文與西周彝銘,暨與義之連詞均用??,無用及者,用及為連詞乃後起事。」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從又逮人。金文人形移至又形之上,又加義符『彳』,楚文字再加義符『止』。」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六反切其急反頁碼245頁,第4行,第2

??逮也。從又、人。

鍇注臣鍇曰:「及前人也,會意。」

反切………頁碼245頁,第5行,第1

古文及,《秦刻石》及如此。

鍇注臣鍇曰:「此字似甲乙之乙字,頭曲下斜甲,乙,下屈也。秦嶧山會稽山??也。」

反切………頁碼245頁,第6行,第1

古文及。

鍇注臣鍇曰:「似已字,但少曲身。」

反切………頁碼245頁,第6行,第2

亦古文及。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三下反切巨立切古音第七部頁碼460頁,第3許惟賢207頁,第6

??逮也。

段注《辵部》逮,及也。

從又人。

段注及前人也。巨立切。七部。

古文及。

段注句。

《秦刻石》及如此。

段注今載《史記》者,瑯邪臺刻石云:澤及牛馬。碣石刻石云:惠論功勞。賞及牛馬。按李斯作小篆。而刻石仍不廢古文也。

亦古文及。

段注按凡字從此。

亦古文及。

段注左從辵。右葢從筆。

白話解釋

及,從背后追上并抓捕。字形采用“又、人”會義。

字形解說

從甲骨文到楷書,及字字形都是從人,表示被追趕的人;從又,表示從後面的追趕者伸出右手將他抓住。金文或加偏旁「彳」,彳的本義是道路,引申為安步,用以強調(diào)追趕的行動。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及字的相關(guān)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78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249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197頁
4說文校箋第121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115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409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70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63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96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72頁,第17字
11標注說文第121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898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3464頁【補遺】第16513頁【後編】第18183頁
14通訓(xùn)定聲第444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246頁【崇文】第981頁
16說文句讀第348頁
17說文新證第205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三冊,第415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309頁,第2字

及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extend; reach; come up to; and
  2. sowie, sowohl , erreichen, ankommen (V)?, Ji (Eig, Fam)
  3. atteindre, parvenir à, et, ainsi que

及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及(甲骨文·商·??組) 甲骨文 ??組

及(甲骨文·商·??歷間) 甲骨文 ??歷間

及(甲骨文·商·花東子卜辭) 甲骨文 花東子卜辭

及(甲骨文·商·賓組) 甲骨文 賓組

及(甲骨文·商·歷組) 甲骨文 歷組

及(甲骨文·商·出組) 甲骨文 出組

及(甲骨文·商·何組) 甲骨文 何組

及(甲骨文·商·無名組) 甲骨文 無名組

及(甲骨文·商·子組) 甲骨文 子組

及(金文·商·商) 金文

及(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及(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及(金文·春秋·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及(金文·春秋·春秋中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

及(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及(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及(玉書·春秋·侯馬盟書) 春秋 玉書 侯馬盟書

及(篆書·春秋·石鼓文) 春秋 篆書 石鼓文

及(金文·戰(zhàn)國·戰(zhàn)國晚期) 戰(zhàn)國 金文 戰(zhàn)國晚期

及(簡·楚〔戰(zhàn)國〕·郭店) 楚〔戰(zhàn)國〕 郭店

及(簡·楚〔戰(zhàn)國〕·新蔡葛陵) 楚〔戰(zhàn)國〕 新蔡葛陵

及(簡·楚〔戰(zhàn)國〕·上博) 楚〔戰(zhàn)國〕 上博

及(簡·秦·青川木牘) 青川木牘

及(簡·秦·放馬灘) 放馬灘

及(簡·秦·睡虎地) 睡虎地

及(簡·秦·岳麓書院) 岳麓書院

及(簡·秦·龍崗) 龍崗

及(簡·秦·關(guān)沮) 關(guān)沮

及(簡·漢·張家山) 張家山

及(石經(jīng)·漢·熹平石經(jīng)) 石經(jīng) 熹平石經(jīng)

及(石經(jīng)·魏·三體石經(jīng)) 石經(jīng) 三體石經(jīng)

及(傳抄·魏·三體石經(jīng)) 傳抄 三體石經(jīng)

及(傳抄·魏·春秋僖公石經(jīng)) 傳抄 春秋僖公石經(jīng)

及(石經(jīng)·唐·開成石經(jīng)) 石經(jīng) 開成石經(jīng)

及(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及(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及(傳抄·宋·隸釋 隸續(xù)) 傳抄 隸釋 隸續(xù)

及(傳抄·宋·汗簡) 傳抄 汗簡

及(傳抄·宋·古文四聲韻)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及(傳抄·宋·集篆古文韻海)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及(傳抄·宋·古文四聲韻)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及(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及(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