咡字概述
〔咡〕字拼音是èr 部首是口, 總筆畫是9畫。
〔咡〕字是左右結構
〔咡〕字倉頡碼是RSJ 五筆是KBG 四角號碼是61040 鄭碼是JCE
〔咡〕字的UNICODE是54A1。 十進制為21665,UTF-32:000054a1,UTF-8:E5 92 A1。
〔咡〕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是三級漢字。
〔咡〕字的異體字是 ?
咡的意思
咡
èrㄦˋ基本解釋
①口旁,口耳之間:“負劍辟~詔之。”
②蠶吐絲,引申為以絲作琴弦。
③古同“餌(噐 )”。
詳細解釋
名詞
1.口旁。兩耳之間side of mouth。
負劍辟咡詔之,則掩口而對。 —— 《禮記·曲禮》。注:“口旁曰咡。”釋文:口耳之間曰咡。”
2.口mouth。
循咡覆手。 —— 《管子·弟子職》
動詞
◎蠶吐絲 spin。如:咡絲(蠶口上下吐絲)。引申為以絲作琴弦黃絲咡素琴,泛彈弦不斷。——《樂府詩集》
咡
èrㄦˋ詳細解釋
名
◎嘴巴旁邊。
《玉篇?口部》:“咡,口旁曰咡。”《管子?弟子職》:“既食乃飽,循咡覆手。”唐?尹知章?注:“咡,口也;覆手而循之,所以拭其不潔也。”
咡
èrㄦˋ詳細解釋
1.〈書〉口耳之間;嘴巴旁邊。
既食乃飽,循咡覆手(《管子?弟子職》)。
2.〈書〉吐絲。
蠶咡絲而商弦絕,或感之也(漢?劉安《淮南子?覽冥》)。
咡字的翻譯
- side of mouth
- l'espace entre la bouche et les oreilles
咡的字源字形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