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fù)制 字帖

xiàng ㄒㄧㄤˋ

口部 共17畫 上下結(jié)構(gòu) U+56AE
漢語(yǔ)字典

口部

17畫

16畫

上下結(jié)構(gòu)

xiang

xiàng

XTYK

VLHBR

ZZNJ

27227

56AE

[55345115452325251] 撇折、撇折、撇、點(diǎn)、橫折、橫、橫、豎提、點(diǎn)、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豎、撇、豎、橫折鉤、豎、橫折、橫

嚮字概述

折疊展開(kāi)

〔嚮〕字拼音是xiàng 部首是口, 總筆畫是17畫。

〔嚮〕字是上下結(jié)構(gòu)

〔嚮〕字倉(cāng)頡碼是VLHBR 五筆是XTYK 四角號(hào)碼是27227 鄭碼是ZZNJ

〔嚮〕字的UNICODE是56AE。 十進(jìn)制為22190,UTF-32:000056ae,UTF-8:E5 9A AE。

〔嚮〕字的異體字是

嚮的筆順

折疊展開(kāi)

嚮的意思

折疊展開(kāi)

1xiàngㄒㄧㄤˋ

基本解釋

趨向;向著。《集韻?漾韻》:“鄉(xiāng),面也。或從向。”《書(shū)?多士》:“嚮于時(shí)夏,弗克庸帝。”孔穎達(dá)疏:“天歸嚮於是夏家。”《史記?滑稽列傳》:“西門豹簪筆磬折,嚮河立待良久。”清張望《鄉(xiāng)治》:“人情嚮背,而以考吾政。”

方向。唐柳宗元《送從兄偁罷選歸江淮詩(shī)序》:“進(jìn)不知嚮,退不知守。”清錢木菴《唐音審體?古題樂(lè)府論》:“判然分而為二,自誤誤人,使後學(xué)茫然莫知所嚮,良可慨也。“

近;將近。《易?隨》:“君子以嚮晦入宴息。”陸德明釋文:“嚮,本又作向。”晉陶潛《歲暮和張常侍》:“嚮夕長(zhǎng)風(fēng)起,寒雲(yún)沒(méi)西山。”

誘導(dǎo);引導(dǎo)。《書(shū)?洪範(fàn)》:“次九曰嚮用五福;威用六極。”孔傳:“言天所以嚮勸人,用五福;所以威沮人,用六極。”

窗戶。《廣韻?漾韻》:“向,?也。”又“嚮,與向通用。”《荀子?君道》:“便嬖左右者,人主之所以窺遠(yuǎn)收衆(zhòng)之門戶牖嚮也。”《淮南子?説山》:“四方皆道之門戶牖嚮也。”

從前;原來(lái)。《呂氏春秋?察今》:“病變而藥不變,嚮之壽民,今為殤子矣。”漢司馬遷《報(bào)任安書(shū)》:“嚮者僕亦常廁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議。”宋蘇軾《諫買浙燈狀》:“臣嚮蒙召對(duì)便殿,親奉德音。”

詳細(xì)解釋

動(dòng)

1.面對(duì)。

唐?柳宗元〈梓人傳〉:“或執(zhí)斧斤,或執(zhí)刀鋸,皆環(huán)立向之。”

2.傾向。

《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3.引導(dǎo)。

向?qū)А?/span>

2xiǎngㄒㄧㄤˇ

基本解釋

古稱兩階之間。《廣韻?養(yǎng)韻》:“嚮,《爾雅》:‘兩階間謂之嚮。’”

享;受。《荀子?正名》:“嚮萬(wàn)物之美而不能嗛。”《韓非子?十過(guò)》:“兵之著于晉陽(yáng)三年,今旦暮將拔之,而嚮其利。”《漢書(shū)?宣帝紀(jì)》:“上帝嘉嚮,海內(nèi)承福。”顔師古注:“嚮,讀曰饗。"

通“”。1。回聲;聲音。《易?繫辭上》:“其受命也如嚮。”陸德明釋文:“嚮,又作響。”唐楊衡《賦得夜雨滴空階送魏秀才》:“始兼泉嚮細(xì),稍雜更聲促。”2。發(fā)出響聲。《儒林外史》第十四回:“裙上環(huán)珮,叮叮噹噹的嚮。”

詳細(xì)解釋

1.面對(duì)。通“”。

東向而坐。

2.傾向。

向慕、向往。

3.引導(dǎo)。

向?qū)А?/span>

xiàngㄒㄧㄤˋ

xiàngㄒㄧㄤˋ

嚮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kāi)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93頁(yè),第7

同文書(shū)局本: 第213頁(yè),第38

標(biāo)點(diǎn)整理本: 第142頁(yè),第34

古文: 向 、 ????

廣韻》、《集韻??許亮切,音?。
集韻》:面也,對(duì)也。
書(shū)?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傳〕火炎不可嚮近。又,〈洛誥〉:伻嚮卽有僚。〔傳〕當(dāng)使臣下各嚮就有官。
易?隨卦》: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又,《書(shū)?洪範(fàn)》:嚮用五福。〔傳〕言天所以嚮勸人用五福。

又,《前漢?丙吉傳》:嚮使丞相不先聞馭吏言,何見(jiàn)勞勉之有。

又,《廣韻》、《集韻??許兩切,音響。
廣韻》:《爾雅》兩階謂之嚮。
〇〔按〕今《爾雅?釋宮》作鄕。

又,《書(shū)?洪範(fàn)》嚮用五福:〔釋文〕嚮,許亮反,又許兩反,二音皆可讀。

又,《史記?游俠傳》:何知仁義,已嚮其利者爲(wèi)有德。〔註〕《索隱》曰:嚮者,享受也。

又,與響同。
易?系辭》:其受命也如嚮。
莊子?養(yǎng)生主》:砉然嚮然。
前漢?賈山傳》:天下嚮應(yīng)。

又,與饗同。
前漢?宣帝紀(jì)》:上帝嘉嚮。〔註〕師古曰:嚮,讀曰饗。

集韻》本作鄕。

注解

〔嚮〕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嚮〕字拼音是xiàng,上下結(jié)構(gòu),可拆字為鄉(xiāng)、向

〔嚮〕字的漢語(yǔ)字典解釋: [xiàng] ⑴ 趨向;向著。《集韻?漾韻》:“鄉(xiāng),面也。或從向。”《書(shū)?多士》:“嚮于時(shí)夏,弗克庸帝。”孔穎達(dá)疏:“天歸嚮於是夏家。”《史記?滑稽列傳》:“西門豹簪筆磬折,嚮河立待良久。”清張望《鄉(xiāng)治》:“人情嚮背,而以考吾政。”⑵ 方向。唐柳宗元《送從兄偁罷選歸江淮詩(shī)序》:“進(jìn)不知嚮,退不知守。”清錢木菴《唐音審體?古題樂(lè)府論》:“判然分而為二,自誤誤人,使後學(xué)茫然莫知所嚮,良可慨也。“⑶ 近;將近。《易?隨》:“君子以嚮晦入宴息。”陸德明釋文:“嚮,本又作向。”晉陶潛《歲暮和張常侍》:“嚮夕長(zhǎng)風(fēng)起,寒雲(yún)沒(méi)西山。”⑷ 誘導(dǎo);引導(dǎo)。《書(shū)?洪範(fàn)》:“次九曰嚮用五福;威用六極。”孔傳:“言天所以嚮勸人,用五福;所以威沮人,用六極。”⑸ 窗戶。《廣韻?漾韻》:“向,?也。”又“嚮,與向通用。”《荀子?君道》:“便嬖左右者,人主之所以窺遠(yuǎn)收衆(zhòng)之門戶牖嚮也。”《淮南子?説山》:“四方皆道之門戶牖嚮也。”⑹ 從前;原來(lái)。《呂氏春秋?察今》:“病變而藥不變,嚮之壽民,今為殤子矣。”漢司馬遷《報(bào)任安書(shū)》:“嚮者僕亦常廁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議。”宋蘇軾《諫買浙燈狀》:“臣嚮蒙召對(duì)便殿,親奉德音。” [xiǎng] ⑴ 古稱兩階之間。《廣韻?養(yǎng)韻》:“嚮,《爾雅》:‘兩階間謂之嚮。’”⑵ 享;受。《荀子?正名》:“嚮萬(wàn)物之美而不能嗛。”《韓非子?十過(guò)》:“兵之著于晉陽(yáng)三年,今旦暮將拔之,而嚮其利。”《漢書(shū)?宣帝紀(jì)》:“上帝嘉嚮,海內(nèi)承福。”顔師古注:“嚮,讀曰饗。"⑶ 通“響”。1。回聲;聲音。《易?繫辭上》:“其受命也如嚮。”陸德明釋文:“嚮,又作響。”唐楊衡《賦得夜雨滴空階送魏秀才》:“始兼泉嚮細(xì),稍雜更聲促。”2。發(fā)出響聲。《儒林外史》第十四回:“裙上環(huán)珮,叮叮噹噹的嚮。”

嚮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wǎng)整理。嚮的解釋內(nèi)容參考開(kāi)放康熙字典。

嚮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kāi)
  1. guide, direct; incline to, favor
  2. in Richtung auf, nach (S)

嚮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kāi)

嚮(石經(jīng)·唐·開(kāi)成石經(jīng)) 石經(jīng) 開(kāi)成石經(jīng)

嚮(傳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傳抄 唐代石刻篆文

嚮(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嚮(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嚮(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嚮(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