嚾
復制嚾字概述
〔嚾〕字拼音是huàn,huān 部首是口, 總筆畫是20畫。
〔嚾〕字是左右結構
〔嚾〕字倉頡碼是RTRG 五筆是KAKY 四角號碼是64015 鄭碼是JEJN
〔嚾〕字的UNICODE是56BE。 十進制為22206,UTF-32:000056be,UTF-8:E5 9A BE。
〔嚾〕字的異體字是 喚
嚾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95頁,第19字
同文書局本: 第214頁,第27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3頁,第25字
音《廣韻》:火貫切;《集韻》:呼玩切,??音渙。
《玉篇》與喚同。
《大戴禮》:咀嚾者,九竅而胎生。
《集韻》或作讙。
音又,《集韻》:吐玩切,音彖──召呼。
音又,《集韻》、《正韻》??呼官切,音歡──與??同,呼也。
《正韻》:喧囂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
《後漢?禮儀志》:因作方相,與十二獸舞嚾呼。
注解
〔嚾〕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嚾〕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uàn、huān,左右結構,可拆字為口、雚。
〔嚾〕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huàn] ⑴ 古同“喚”,呼喚。㈡ [huān] ⑴ 喧囂,喧嘩:“怨言~流。”
嚾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二上反切呼貫切頁碼第45頁,第22字續丁孫
喚
??也。從口奐聲。古通用奐。
附注鄭珍新附考:「《玉篇》『??』注云:『與喚同。』《廣韻》『喚』重文作『??』。知《說文》『??,呼也』,即古呼喚字。徐氏殆未識也。謂『古通用奐』,無稽。」
白話解釋
喚,呼叫。字形采用“口”作邊旁,“奐”作聲旁。古代“奐”與“喚”通用。
字形解說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字形從口、奐聲。從口,指發聲的部位;奐聲,表示音讀。楷書承篆文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喚字的相關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85頁,第9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30頁,第7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11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62頁,第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4頁,第8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90頁,第3字 |
7 | 說文探原 | 第866頁,第1字 |
8 | 說文集注 | 第295頁,第1字 |
9 | 說文標整 | 第35頁,第7字 |
10 | 標注說文 | 第60頁,第17字 |
11 | 說文注箋 | 第474頁,第1字 |
12 | 說文詁林 | 第2282頁 |
13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151頁,第1字 |
14 | 古字釋要 | 第148頁,第6字 |
15 | 新附通誼 | 第7頁,第2字 |
嚾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