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fù)制 字帖

ㄊㄨˇ

土部 共3畫 獨(dú)體字 U+571F
漢語字典

土部

3畫

獨(dú)體字

tu

象形字

FFFF

G

BA

40100

0960

4533

571F

[121] 橫、豎、橫

土字概述

折疊展開

〔土〕字拼音是tǔ 部首是土, 總筆畫是3畫。

〔土〕字是獨(dú)體字 五行屬土。

〔土〕字倉頡碼是G 五筆是FFFF 四角號碼是40100 鄭碼是BA 中文電碼是0960 區(qū)位碼是4533

〔土〕字的UNICODE是571F。 十進(jìn)制為22303,UTF-32:0000571f,UTF-8:E5 9C 9F。

〔土〕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一級漢字

〔土〕字屬最常用字

〔土〕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常用字

〔土〕字的反義字是

〔土〕字的異體字是

土的筆順

折疊展開

土的意思

折疊展開

ㄊㄨˇ

基本解釋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黃~。

疆域。國~。領(lǐng)~。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

民間生產(chǎn)的(區(qū)別于“”)~方(民間流傳的藥方,亦稱“偏方”)。

不合潮流。~氣。

未熬制的鴉片。煙~。

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

中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

姓。

詳細(xì)解釋

名詞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塊,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變填實(shí),小篆又變?yōu)榫€條。本義:泥土,土壤。

2.同本義。沉積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濕時(shí)稱泥土,地質(zhì)學(xué)上稱土壤soil; earth

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說文》百谷草木麗乎土。 —— 《易·彖傳》禹敷土。 —— 《書·禹貢》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周禮·大司徒》君之視臣為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 《孟子·離婁》焉置土石。 —— 《列子·湯問》如土石何。不若燔土。 —— 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土膏微潤。 —— 明· 袁宏道《滿井游記》

土粉(粉刷墻壁用的白堊土);土力(土壤肥沃的程度);土化(施肥使土壤肥沃);土坷拉(土塊);土山(泥土堆積成的山);土城(土筑之城);土堡(用土石筑成的碉堡);土堰(土筑成的攔水壩);土階茅屋(謂居住儉樸)。又指煉金術(shù)者的四大元素之一和五行之一。如:水、火、木、金、土。

3.土地land; ground

甘食其土之有。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土工(從事挖土埋人工作的人);土宇(土地住宅);土田(土地田疇);土功(治水土的工程);土作(土木工程);土薄(土地磽薄);守土有責(zé);土公(土地神)

4.塵土 dirt。如:土雨(飛揚(yáng)的塵土);他鞋上都是土。

5.領(lǐng)土,國土territory; domain

天府之土。 —— 《三國志·諸葛亮傳》北土禾平。 —— 《資治通鑒》能守其土。 —— 宋· 蘇洵《六國論》守土吏或降。 —— 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土疆(領(lǐng)土);土境(領(lǐng)土,國土)

6.鄉(xiāng)土,居處。某人的出生地、出身地、居住地或國籍地 country。如:故土;土棍(地方上的無賴、地痞);土團(tuán)(鄉(xiāng)里的自衛(wèi)組織);土豪(鄉(xiāng)里仗勢欺人的人);土風(fēng)(鄉(xiāng)土歌謠);土思(思念故鄉(xiāng));土宇(鄉(xiāng)土和屋宅)

7.墳?zāi)?mound。如:土眼(墳);土中人(墳中人);土中宅(墳?zāi)梗煌凉嵌眩▔灒?/p>

8.煙土,粗制的鴉片 opium。如:土棧(販運(yùn)、囤積鴉片煙的商行);運(yùn)土。

9.平原,平地 plain。如:土國(地處平原的國家)

10.field

土,田也。 —— 《爾雅》。郝懿行義疏:土為田之大名,田為已耕之土。對文則別,散則通也。

11.中醫(yī)學(xué)上指脾spleen

不想春氣漸深,肝木克了脾土,每日只吃兩碗米湯,臥床不起。 —— 《儒林外史》

12.土地神。后作“land god

天子祭天,諸侯祭土。 —— 《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

13.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 Tu nationality。自稱“蒙古勒”或“蒙古爾孔”(意為蒙古人),分布在青海省及甘肅天祝等地。

14.姓。

形容詞

1.本地的;本國的;地方的 local; native。如:土兵(地方兵;民兵);土幫(當(dāng)?shù)厝私Y(jié)成的團(tuán)伙);土貨(本地出產(chǎn)的貨品);土酥(本地產(chǎn)的酒);土音(本地語音);土兵(地方兵)

2.指民間延用的生產(chǎn)技術(shù)和有關(guān)的設(shè)備、產(chǎn)品、人員等(區(qū)別于“”)homemade; indigenous。如:土棧(經(jīng)營土特產(chǎn)品的商行);土造,土制(土法制造);土法;土紙。

3.屬于或關(guān)于普通語言的 vulgar。如:土白(土話;方言);歐洲的幾種土語。

4.俗氣的,不合潮流的unrefined; unenlightened。如:土頭土腦;土里土氣的。

動(dòng)詞

1.測量土地measure

凡建邦國,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 —— 《周禮·地宮·大司徒》土圭尺有五寸,以致日,以土地。 —— 《周禮·考工記·玉人》。鄭玄注:土,猶度也。不土其地,不分其民,明正也。 —— 《谷梁傳·僖公四年》

2.vomit

土,瀉也。 —— 《廣雅》。王念孫疏證:土之為言吐也。

ㄊㄨˇ

詳細(xì)解釋

1.地面砂泥等的混合物。

《書經(jīng)?禹貢》:“厥貢惟土五色。”

泥土、黏土、黑土、積土成山。

2.地域、疆域。

《詩經(jīng)?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左傳?隱公十年》:“以王命討不庭,不貪其土。”

國土、領(lǐng)土、疆土。

3.鄉(xiāng)里。

《后漢書?卷四七?班超傳》:“超自以久在絕域,年老思土。”唐?劉威〈旅懷〉詩:“老將何面還吾土,夢有驚魂在楚鄉(xiāng)。”

故土。

4.五行之一。參見“五行”條。

5.二一四部首之一。

1.本地的、地方性的、區(qū)域的。

土產(chǎn)、土貨、土話。

2.古老傳統(tǒng)的。

土方法、土法煉鋼。

3.不合潮流的。

土里土氣、他的穿著很土。

ㄊㄨˇ

詳細(xì)解釋

1.地面泥沙等混合物。

泥土、土壤、黏土、積土成山。

2.土地;領(lǐng)土。

疆土、國土。

3.故鄉(xiāng);鄉(xiāng)里。

故土、本鄉(xiāng)本土。

4.當(dāng)?shù)氐模坏胤叫缘摹?/p>

土產(chǎn)、土貨、土話。

5.古老的;民間流傳的。

土方、土法煉鋼。

6.俗氣的;過時(shí)的;不合潮流的。

土氣、土頭土腦、她的發(fā)型很土。

7.生的鴉片。

煙土。

8.五行之一。參見【五行】。

9.八音之一。參見【八音】。

10.指土族。大陸少數(shù)民族之一。參見〈附錄四─大陸少數(shù)民族表〉。

11.姓。

12.二一四部首之一。

土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丑集中 部首:土部

武英殿刻本: 第520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223頁,第1

標(biāo)點(diǎn)整理本: 第155頁,第1

唐韻》、《正韻》:他魯切;《集韻》、《韻會》:統(tǒng)五切,??吐上聲──五行之一。
說文》: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
易?離彖傳》:百穀草木麗乎土。
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兗州厥土黑墳,靑州厥土白墳,徐州厥土赤埴墳,揚(yáng)州荊州厥土惟塗泥,豫州厥土惟壤下土墳壚,梁州厥土靑黎,雍州厥土惟黃壤

又,《書?禹貢》徐州:厥貢惟土五色。〔註〕諸侯受命,各錫以方色土,建大社于國中,一曰冢土。
詩?大雅》:乃立冢土。

又,后土,取厚載之義。共工氏子句龍爲(wèi)后土,位在中央,主於四季各十八日。
禮?月令》: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黃帝,其神后土。
周禮?冬官?考工記》:土以黃,其象方。

又,星土,星所主土。
周禮?春官》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

又,度也。土圭之土訓(xùn)度。詳圭字註。

又,業(yè)也。
皇極經(jīng)世》:獨(dú)夫以百畝爲(wèi)土,大夫以百里爲(wèi)土,諸侯以四境爲(wèi)土,天子以九州爲(wèi)土,仲尼以萬世爲(wèi)土。

又,星名,一曰鎮(zhèn)星。
漢書》作填。詳填字註。

又,地名。
春秋?僖二十八年》: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衞子、莒子,盟于踐土。〔註〕鄭地。

又,姓。句龍爲(wèi)后土,子孫爲(wèi)氏。

又,《廣韻》、《正韻》:徒古切;《集韻》、《韻會》:動(dòng)五切,??音杜。揚(yáng)子《方言》:東齊謂根曰土,非專指桑根白皮。郭璞註《方言》引《》作桑土,非。

又,《集韻》、《韻會》、《正韻??董五切,音覩──圜土,獄城也。
周禮?秋官》:以圜土聚敎罷民。

又,介之推〈龍蛇歌〉:五蛇從之,周流天下;龍反其淵,安其壤土。下音戸,戸、土俱在姥韻。
字彙》作葉音,非。又,《集韻》:丑下切,音姹──土苴,不眞物;一曰查滓,糞草糟粕之類。又,《字彙補(bǔ)》:同都切,音徒──土門,北方之族。門音瞞。見《周書?異域傳》。

注解

〔土〕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中,康熙部首是土部

〔土〕字拼音是,獨(dú)體字,五行屬

〔土〕字造字法是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塊,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變填實(shí),小篆又變?yōu)榫€條。本義是泥土,土壤。

〔土〕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tǔ] ⑴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⑵ 疆域⑶ 本地的,地方性的⑷ 民間生產(chǎn)的(區(qū)別于“洋”)⑸ 不合潮流⑹ 未熬制的鴉片⑺ 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⑻ 中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⑼ 姓。

土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wǎng)整理。土的解釋內(nèi)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土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十三下反切它魯切頁碼452頁,第8續(xù)

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凡土之屬皆從土。

附注高鴻縉《中國字例》以為甲骨文「殆象土塊形,一則地之通象也。土本地之初文……秦漢以後始分為二,土為泥土,地為土地。」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二十六反切………頁碼1062頁,第7行,第1

土地之吐生萬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岀??也。凡土之屬,皆從土。

鍇注臣鍇曰:「通論詳矣。」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十三下反切它魯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725頁,第1許惟賢1185頁,第1

土地之吐生萬物者也。

段注吐土?韻。《釋名》曰:土,吐也。吐萬物也。

??象地之上,地之中。

段注上各本作下。誤。今依《韻會》正。地之上,謂平土面者也。土二橫當(dāng)齊長。士字則上十下一。上橫直之長相等。而下橫可隨意。今俗以下長爲(wèi)土字。下短爲(wèi)士字。絕無理。

丨,物出形也。

段注此所謂引而上行讀若囟也。合二字象形爲(wèi)會意。它魯切。《廣韻》引《文字指歸》曰:無?。按《文字指歸》葢以無?者它魯切。有?者徒古切。田地主也。釋氏書國土必讀如杜是也。五部。

凡土之屬皆從土。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

即度量之度。《周禮》「以土圭土其地」,下「土」字即「度」字,測量也。古無度字,直作土耳。土從二者,即重差,丨即標(biāo)。地與土音近,土地當(dāng)只有地字,土則測量也,因量地引申為土地耳。草根為土,《詩》「徹彼桑土」;《方言》作 「杜」,根也。由地引申為根。杜門,??門。《公羊傳》「[是則]土齊也」,土乃??之借。

白話解釋

土,大地用以吐生萬物的介質(zhì)。上下兩橫的“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中間的一豎“丨”,像植物從地面長出的樣子。所有與土相關(guān) 的字,都采用“土”作邊旁。

字形解說

甲骨文之土,三例都像地上土塊之形,據(jù)具體的實(shí)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金文土字填實(shí),本為常例,自歸象形。戰(zhàn)國文字之一、二例,上承甲、金文之形,顯而易見,應(yīng)少爭議;唯其第三例,土塊之點(diǎn)改易為「十」,頗離原形,不過卻可為篆文之土找到演變之跡,歸於象形。隸書之土,承自篆文,顯而易見。至於另一形之右方多一點(diǎn),實(shí)屬書寫的飾畫,隸、草書多見,應(yīng)無關(guān)其六書的歸屬。楷書承於隸、篆,可謂顯明,自宜歸於象形。或說土為社主,像木或石製成的標(biāo)幟,屬象形(《文字析義》,P.263),可備一說。

土字的相關(guān)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95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1151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858頁
4說文校箋第600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536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1987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32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66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852頁,第1字
10說文標(biāo)整第357頁,第7字
11標(biāo)注說文第576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474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3150頁【補(bǔ)遺】第17977頁
14通訓(xùn)定聲第1633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188頁【崇文】第4749頁
16說文句讀第1963頁
17說文新證第906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563頁,第1字
19古字詁林第十冊,第181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244頁,第2字

土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soil, earth; items made of earth
  2. Erde (S)?, Radikal Nr. 32 = Erde, Boden, Land, unkultiviert (S)
  3. terre, sol, terrain, territoire, terroir, poussière, local, rustique

土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土(甲骨文·商·??組) 甲骨文 ??組

土(甲骨文·商·??歷間) 甲骨文 ??歷間

土(甲骨文·商·賓組) 甲骨文 賓組

土(甲骨文·商·歷組) 甲骨文 歷組

土(甲骨文·商·無名組) 甲骨文 無名組

土(甲骨文·商·黃組) 甲骨文 黃組

土(甲骨文·商·何組) 甲骨文 何組

土(金文·商·商) 金文

土(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土(金文·西周·西周早期或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或中期

土(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土(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土(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土(金文·戰(zhàn)國·戰(zhàn)國早期) 戰(zhàn)國 金文 戰(zhàn)國早期

土(簡·楚〔戰(zhàn)國〕·郭店) 楚〔戰(zhàn)國〕 郭店

土(簡·楚〔戰(zhàn)國〕·九店) 楚〔戰(zhàn)國〕 九店

土(簡·楚〔戰(zhàn)國〕·上博) 楚〔戰(zhàn)國〕 上博

土(簡·楚〔戰(zhàn)國〕·包山) 楚〔戰(zhàn)國〕 包山

土(簡·楚〔戰(zhàn)國〕·信陽) 楚〔戰(zhàn)國〕 信陽

土(簡·楚〔戰(zhàn)國〕·天星觀) 楚〔戰(zhàn)國〕 天星觀

土(簡·楚〔戰(zhàn)國〕·望山) 楚〔戰(zhàn)國〕 望山

土(簡·楚〔戰(zhàn)國〕·子彈庫) 楚〔戰(zhàn)國〕 子彈庫

土(簡·秦·放馬灘) 放馬灘

土(簡·秦·睡虎地) 睡虎地

土(簡·秦·岳麓書院) 岳麓書院

土(簡·漢·張家山) 張家山

土(石經(jīng)·漢·熹平石經(jīng)) 石經(jīng) 熹平石經(jīng)

土(石經(jīng)·魏·三體石經(jīng)) 石經(jīng) 三體石經(jīng)

土(傳抄·魏·三體石經(jīng)) 傳抄 三體石經(jīng)

土(石經(jīng)·唐·開成石經(jīng)) 石經(jīng) 開成石經(jīng)

土(傳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傳抄 唐代石刻篆文

土(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土(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土(傳抄·宋·汗簡) 傳抄 汗簡

土(傳抄·宋·古文四聲韻)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土(傳抄·宋·集篆古文韻海)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土(傳抄·宋·古文磚) 傳抄 古文磚

土(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土(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