垺字概述
〔垺〕字拼音是póu,fú 部首是土, 總筆畫是10畫。
〔垺〕字是左右結構
〔垺〕字倉頡碼是GBND 五筆是FEBG 四角號碼是42147 鄭碼是BPYA
〔垺〕字的UNICODE是57BA。 十進制為22458,UTF-32:000057ba,UTF-8:E5 9E BA。
〔垺〕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是三級漢字。
〔垺〕字的異體字是 郛
垺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丑集中 部首:土部
武英殿刻本: 第534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229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61頁,第8字
音《集韻》:芳無切,音孚。
《說文》:郭也。同「郛」,亦作??。
例又,《釋名》:山上有水曰垺。垺,脫也,脫而下流也。
音又,蒲侯切,音裒──大也、盛也。
《莊子?秋水篇》:精小之微也,垺大之殷也。
音又,薄口切──同「?」,或作垺。
注解
〔垺〕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中,康熙部首是土部。
〔垺〕字是多音字,拼音是póu、fú,左右結構,可拆字為土、孚。
〔垺〕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póu] ⑴ 制磚瓦、陶器的模子。⑵ 極大。㈡ [fú] ⑴ 古同“郛”,外城。
垺的字源字形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