垻
復(fù)制垻字概述
〔垻〕字拼音是bà 部首是土, 總筆畫是10畫。
〔垻〕字是左右結(jié)構(gòu)
〔垻〕字倉頡碼是GBUC 五筆是FMY 四角號碼是46180 鄭碼是BLO
〔垻〕字的UNICODE是57BB。 十進(jìn)制為22459,UTF-32:000057bb,UTF-8:E5 9E BB。
垻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丑集中 部首:土部
武英殿刻本: 第534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229頁,第10字
標(biāo)點(diǎn)整理本: 第161頁,第10字
音《集韻》:博蓋切,音貝──障水堰也。今人謂堰埭曰垻。
音又,《廣韻》、《集韻》??必駕切,音霸──蜀人謂平川曰垻。黃庭堅(jiān)詩:君家冰茄白銀色,殊勝垻裏紫彭亨。
例一作灞?。
注解
〔垻〕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中,康熙部首是土部。
〔垻〕字拼音是bà,左右結(jié)構(gòu),可拆字為土、貝。
〔垻〕字造字法是形聲。從土,貝聲。本義是平川。
〔垻〕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bà] ⑴ 平地或平原?!队衿?土部》:“垻,蜀人謂平川曰垻?!雹?同“壩”。在山谷或河流中攔水的堰埂。《正字通?土部》:“垻,障水堰?!?strong>㈡ [bèi] ⑴ 坡?!都?夳韻》:“垻,坡也?!?/p>
垻字的翻譯
- an embankment; a slope over which boat pass
垻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