夊字概述
〔夊〕字拼音是suī 部首是夂, 總筆畫是3畫。
〔夊〕字是獨體字
〔夊〕字倉頡碼是HE 五筆是QYI 四角號碼是47400 鄭碼是RSA 中文電碼是1114
〔夊〕字的UNICODE是590A。 十進制為22794,UTF-32:0000590a,UTF-8:E5 A4 8A。
〔夊〕字的異體字是 綏
夊的筆順
夊的意思
夊
suīㄙㄨㄟ基本解釋
◎〔~~〕古同“綏綏”,慢慢行走的樣子,如“雄狐~~?!保ń褡鳌坝泻椊棥保?。
詳細解釋
形
◎走路遲緩的樣子。
《玉篇?夊部》:“夊,行遲貌?!?/span>
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
夊
1suīㄙㄨㄟ詳細解釋
◎(一)之又音。
夊
2cuīㄘㄨㄟ詳細解釋
◎二一四部首之一。
夊
suīㄙㄨㄟ夊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丑集下 部首:夊部
武英殿刻本: 第578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245頁,第1字
標(biāo)點整理本: 第180頁,第1字
音《唐韻》:息遺切;《集韻》:山垂切,??音衰──行遲貌。
《說文》:夊夊,象人兩脛有所躧也。
《精薀》注:安行也。
音又,《廣韻》:楚危切;《集韻》:初危切,??音吹──義同。
例又,《玉篇》:古文綏字。註詳糸部七畫。
注解
〔夊〕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下,康熙部首是夊部。
〔夊〕字拼音是suī,獨體字。
〔夊〕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suī] ⑴ 〔~~〕古同“綏綏”,慢慢行走的樣子,如“雄狐~~?!保ń褡鳌坝泻椊棥保?。
夊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五下反切楚危切頁碼第173頁,第15字續(xù)丁孫
夊
行遲曳夊夊,象人兩脛有所躧也。凡夊之屬皆從夊。
附注段玉裁注:「行遲者,如有所拕曳然,故象之?!?/span>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與『止』同字,只是方向不同?!?/span>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十反切斯唯反頁碼第430頁,第4行,第1字述
行遲曳夊夊。象人兩脛有所躧也。凡夊之屬,皆從夊。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五下反切楚危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927頁,第4字許惟賢第410頁,第1字
行遟曳夊夊也。
段注也字今補?!肚Y》曰:行不舉足。車輪曳踵?!队裨濉吩唬喝﹄嘈胁慌e足。齊如流。注云:孔子執(zhí)圭,足縮縮如有循是也?!队衿吩唬涸娫菩酆鼔鍓?。今作綏。
象人?脛有所躧也。
段注《通俗文》。履不箸跟曰屣。屣同躧。躧屣古今字也。行遟者,如有所拕曳然。故象之。楚危切。《玉篇》思隹切。十五部。
凡夊之屬皆從夊。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錢一今謂脛為骽,亦作腿。二字皆《說文》所無,正當(dāng)作夊。
字形解說
此字始見於篆文?!墩f文》謂「」像人之兩脛,而以虛象的「」置於兩脛之間,給予牽制,以示走路遲緩的意思。在六書中屬於指事。有學(xué)者以像人之兩脛,而以(音ㄧˋ)牽制其行走,屬合體指事(《文字析義》,P.1086),可備一說。
夊字的相關(guān)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344頁,第3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442頁,第8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47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18頁,第15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14頁,第14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755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321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925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105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biāo)整 | 第136頁,第1字 |
11 | 標(biāo)注說文 | 第217頁,第12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737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5600頁【補遺】第16828頁 |
14 | 通訓(xùn)定聲 | 第2402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453頁【崇文】第180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679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466頁,第1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229頁,第5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五冊,第639頁,第3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546頁,第1字 |
夊字的翻譯
- KangXi radical 35; go slowly
- Radikal Nr. 35 = sich hinschleppen (Sklave)?, langsam gehen
- aller lentement (radical)?
夊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傳抄 汗簡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