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fù)制 字帖

diàn ㄉㄧㄢˋ

大部 共12畫 上下結(jié)構(gòu) U+5960
漢語字典

大部

12畫

9畫

上下結(jié)構(gòu)

dian

diàn

象形字

USGD

TWK

UDFG

80804

1156

2176

5960

[431253511134] 點(diǎn)、撇、橫、豎、橫折、撇、豎折/豎彎、橫、橫、橫、撇、捺

奠字概述

折疊展開

〔奠〕字拼音是diàn 部首是大, 總筆畫是12畫。

〔奠〕字是上下結(jié)構(gòu) 五行屬土。

〔奠〕字倉頡碼是TWK 五筆是USGD 四角號碼是80804 鄭碼是UDFG 中文電碼是1156 區(qū)位碼是2176

〔奠〕字的UNICODE是5960。 十進(jìn)制為22880,UTF-32:00005960,UTF-8:E5 A5 A0。

〔奠〕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一級漢字

〔奠〕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次常用字

〔奠〕字的異體字是

奠的筆順

折疊展開

奠的意思

折疊展開

diànㄉㄧㄢˋ

基本解釋

向死者供獻(xiàn)祭品致敬。祭~。~酒。

穩(wěn)固地安置。~都(dū ㄉㄨ)。~基。~定(使穩(wěn)固安定,如“~~基礎(chǔ)”)。

詳細(xì)解釋

動詞

1.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即“”),下面象放東西的基物。本義:設(shè)酒食以祭。

2.同本義。特指初死時的備供品敬禮libate; make offerings to the dead

奠,置祭也。 —— 《說文》于以奠之。 —— 《詩·召南·采蘋》共其奠牛。 —— 《周禮·牛人》。注:“喪所薦饋曰奠。”舍奠于其廟。 —— 《禮記·祭統(tǒng)》。注:“非時不而祭曰奠。”故既奠。 —— 《禮記·郊特牲》。注:“謂薦熟時也。”有司以幾宴舍奠于其墓。 —— 《禮記·檀弓》奠汝又不見汝食。 —— 清· 袁牧《祭妹文》

祭奠(為死者舉行儀式,表示追念);奠饌(置食物以祭);奠饗(置酒食以祭祀)

3.薦獻(xiàn);敬獻(xiàn)consecrate

主人坐,奠爵于階前。 —— 《儀禮·鄉(xiāng)飲酒》

奠獻(xiàn)(獻(xiàn)祭品以祀死者);奠儀(送給喪家用于祭奠的錢物);奠雁(古代婚俗。新郎用雁作見面禮到女家迎親,表示不再娶他人)

4.定;確定,規(guī)定determine

無地奠位。 —— 揚(yáng)雄《太玄》奠高山大川。 —— 《書·禹貢》。傳:“奠,定也。”皆辨其物而奠其祿。 —— 《周禮·天官·職幣》

奠位(定位);奠居(定居;安居)

5.放置 put; place

奠枕(安枕以臥。形容局勢安定)

名詞

祭品libation

使建中遠(yuǎn)具時羞之奠。 —— 韓愈《祭十二郎文》

奠饋(祭品); 奠分(舊俗治喪,各家分?jǐn)偹徒o喪家的奠禮);奠敬(奠儀。代作祭品而送給喪家的錢)

diànㄉㄧㄢˋ

詳細(xì)解釋

1.祭獻(xiàn),用祭品祭神或向死者致祭。

《說文解字?丌部》:“奠,置祭也。”清?袁枚〈祭妹文〉:“哭汝既不聞汝言,奠汝又不見汝食。”

2.進(jìn)獻(xiàn)。

《楚辭?屈原?九歌?東皇太一》:“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唐?韓愈〈元和圣德詩〉:“奠璧獻(xiàn)斝,眾樂驚作。”

3.置放、安置。

《禮記?內(nèi)則》:“其相授則女受以篚,其無篚則皆坐,奠之而后取之。”

4.定、建立。

《書經(jīng)?禹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奠基、奠都南京。

祭品。

唐?韓愈〈祭十二郎文〉:“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遠(yuǎn)具時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靈。”唐?元稹〈遣悲懷〉詩三首之一:“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fù)營齋。”

diànㄉㄧㄢˋ

詳細(xì)解釋

1.建立;設(shè)置。

奠定、奠基、奠都。

2.陳設(shè)祭品,表示追悼。

祭奠、奠酒。

3.姓。

奠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丑集下 部首:大部

武英殿刻本: 第597頁,第20

同文書局本: 第253頁,第5

標(biāo)點(diǎn)整理本: 第188頁,第20

廣韻》、《集韻》、《韻會??堂練切,音電──定也。
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盤庚〉:奠厥攸居。
周禮?地官?職幣》:辨其物而奠其錄。〔註〕謂別其物色,而定其錄籍也。

又,薦也,頓爵神前也。
禮?文王世子》:凡學(xué),春夏釋奠於先師,秋冬亦如之。

又,置也。
禮?內(nèi)則》:奠之而後取之。〔註〕男女授器必以篚,若無篚,則授者置諸地,受者亦就地以取之。

又,《集韻》:徒徑切,音定。
周禮?春官》:小史掌邦國之志,奠繫世,辨昭??

又,《韻會》:唐丁切,音亭。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凡行奠水,磬折以參伍。〔註〕奠水,渟水也。

說文》:從酋。酋,酒也,下其丌也。

注解

〔奠〕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下,康熙部首是大部

〔奠〕字拼音是diàn,上下結(jié)構(gòu),可拆字為酋、大,五行屬

〔奠〕字造字法是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酋”(即“酒”),下面象放東西的基物。本義是設(shè)酒食以祭。

〔奠〕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diàn] ⑴ 向死者供獻(xiàn)祭品致敬⑵ 穩(wěn)固地安置

奠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wǎng)整理。奠的解釋內(nèi)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奠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五上反切堂練切頁碼147頁,第17續(xù)

奠置祭也。從酋。酋,酒也。下其丌也。《禮》有奠祭者。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象尊有薦(從羅振玉說),甲骨文用為祭名。字從酉,象酒尊形,下從一,所以表示薦(或釋地,亦可。總之,象放酒的底部物品即是)。」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九反切庭硯反頁碼377頁,第6行,第3

奠置祭也。從酋,酋,酒也;下其丌也。《禮》有奠祭者。

鍇注臣鍇曰:「祭,進(jìn)也;奠,置也,置物而進(jìn)之。故《尚書》曰:『敢執(zhí)壤奠。』《尚書》奠高山大川。奠,置定也。」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五上反切堂練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799頁,第1許惟賢355頁,第8

奠置祭也。

段注置祭者,置酒食而祭也。故從酋丌。丌者,所置物之質(zhì)也。如置於席則席爲(wèi)奠。引伸爲(wèi)凡置之偁。又引伸爲(wèi)奠高山大川之奠。定也。《大玄》天地?位。假?字爲(wèi)之。

從酋。酋,酒也。

段注見酋下。置之物多矣。言酒者,舉其一耑也。

丌其下也。

段注丌下各本互譌。今依箕篆下正。堂練切。古音在十一部。

禮有奠祭。

段注各本下有者字。《韻會》無。《說文》禮有刷巾,禮有柶,禮有縉緣,句法皆同。無者是也。禮謂《禮經(jīng)》也。《士喪禮》、《旣夕禮》祭皆謂之奠。葬乃以虞易奠。又文玉世子篇。釋奠于其先師。注云:釋奠,薦饌酌奠而巳。無迎尸以下之事。《召南》。于以奠之。毛云:奠,置也。箋云:謂敎成之祭也。《昏義》注云:此吿事耳。非正祭也。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

置祭也,因置又訓(xùn)定。

置祭也。置斯定,故奠亦有定義(奠、定雙聲)。

白話解釋

奠,在祭臺上擺放祭品。字形采用“酋”作邊旁。酋,就是酒。“酋”字下面的“丌”是供擺放的架子。《周禮》上有關(guān)于奠祭者的記述。

字形解說

甲骨文字形從酉置於一上。「酉」像酒尊形,「一」表示地面,二者相合像酒尊置放於地上之形。金文繁化,或一下增二短筆作「」,或於「酉」上增筆表示酒溢滿而出的「」,或?qū)⒈硎镜厣系摹敢弧垢臑槎惫P的「」,像以物支拄著酒尊,但構(gòu)形之意與甲骨文並無不同。戰(zhàn)國文字不但將「酉」字變形為「」,並將二短畫訛變?yōu)椤赴恕梗c「一」形結(jié)合而為「丌」。篆文則上取金文增筆的「」而作「酋」,下取從訛變的「丌」,隸書之構(gòu)形與篆文相同,而楷書則將「丌」連筆改作「大」。甲、金文的字形,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戰(zhàn)國文字以後的字形,從酋、從丌,則為異文會意。

奠字的相關(guān)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93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392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302頁
4說文校箋第195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183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661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164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66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968頁,第1字
10說文標(biāo)整第117頁,第14字
11標(biāo)注說文第193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153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4996頁【補(bǔ)遺】第16734頁
14通訓(xùn)定聲第3371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400頁【崇文】第1597頁
16說文句讀第589頁
17說文新證第379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199頁,第4字
19古字詁林第四冊,第725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473頁,第4字

奠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pay respect; settle
  2. établir, fonder, offrir en libation

奠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奠(甲骨文·商·賓組) 甲骨文 賓組

奠(甲骨文·商·歷組) 甲骨文 歷組

奠(甲骨文·商·出組) 甲骨文 出組

奠(甲骨文·商·無名組) 甲骨文 無名組

奠(甲骨文·商·黃組) 甲骨文 黃組

奠(甲骨文·商·組類不明) 甲骨文 組類不明

奠(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奠(金文·西周·西周中期或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或晚期

奠(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奠(金文·西周·西周) 西周 金文 西周

奠(金文·春秋·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奠(金文·春秋·春秋中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

奠(金文·戰(zhàn)國·戰(zhàn)國晚期) 戰(zhàn)國 金文 戰(zhàn)國晚期

奠(簡·漢·張家山) 張家山

奠(石經(jīng)·漢·熹平石經(jīng)) 石經(jīng) 熹平石經(jīng)

奠(傳抄·魏·三體石經(jīng)) 傳抄 三體石經(jīng)

奠(傳抄·魏·春秋僖公石經(jīng)) 傳抄 春秋僖公石經(jīng)

奠(石經(jīng)·唐·開成石經(jīng)) 石經(jīng) 開成石經(jīng)

奠(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奠(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奠(傳抄·宋·集篆古文韻海)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奠(傳抄·宋·隸釋 隸續(xù)) 傳抄 隸釋 隸續(xù)

奠(傳抄·宋·汗簡) 傳抄 汗簡

奠(傳抄·宋·古文四聲韻)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奠(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奠(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