嵁
筆順 反饋

復(fù)制

kān ㄎㄢ zhàn ㄓㄢˋ

山部 共12畫 左右結(jié)構(gòu) U+5D41
漢語(yǔ)字典

山部

12畫

9畫

左右結(jié)構(gòu)

kan zhan

kān zhàn

MADN 86 、 MDWN 98

UTMV

LLEZ

24718

5D41

[252122111345] 豎、豎折/豎彎、豎、橫、豎、豎、橫、橫、橫、撇、點(diǎn)、豎折/豎彎

嵁字概述

折疊展開

〔嵁〕字拼音是kān,zhàn 部首是山, 總筆畫是12畫。

〔嵁〕字是左右結(jié)構(gòu)

〔嵁〕字倉(cāng)頡碼是UTMV 五筆是MADN 86 、 MDWN 98 四角號(hào)碼是24718 鄭碼是LLEZ

〔嵁〕字的UNICODE是5D41。 十進(jìn)制為23873,UTF-32:00005d41,UTF-8:E5 B5 81。

〔嵁〕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三級(jí)漢字

〔嵁〕字的異體字是

嵁的意思

折疊展開

1kānㄎㄢ

基本解釋

凸凹不平的山巖:“鼯狖叫層~,鷗鳧戲沙衍。”

險(xiǎn)峻的。~巖。

詳細(xì)解釋

名詞

不平的山巖 cliff。指高出水面較小而不平的石頭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2zhànㄓㄢˋ

基本解釋

懸崖峭壁。

詳細(xì)解釋

高低不平的山巖。

《莊子?在宥》:“故賢者伏處大山嵁巖之下,而萬(wàn)乘之君憂栗乎廟堂之上。”唐?柳宗元〈至小邱西小石潭記〉:“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kānㄎㄢ

詳細(xì)解釋

〈書〉高低不平的山巖;峭壁。

賢者伏處大山嵁巖之下(《莊子?在宥》)、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唐?柳宗元〈至小邱西小石潭記〉)、匿跡于嵁巖深谷之中(清?方苞《跋石齋黃公手札》)。

kānㄎㄢ

嵁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rugged

嵁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嵁(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嵁(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嵁(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嵁(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嵁字組詞

折疊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