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fù)制 字帖

ㄅㄚ

巳部 共4畫 獨(dú)體字 U+5DF4
漢語字典

巳部

4畫

獨(dú)體字

ba

象形字

CNHN

AU

YIA

77717

1572

1645

5DF4

[5215] 橫折、豎、橫、豎彎鉤

?

巴字概述

折疊展開

〔巴〕字拼音是bā 部首是巳, 總筆畫是4畫。

〔巴〕字是獨(dú)體字 五行屬水。

〔巴〕字倉頡碼是AU 五筆是CNHN 四角號(hào)碼是77717 鄭碼是YIA 中文電碼是1572 區(qū)位碼是1645

〔巴〕字的UNICODE是5DF4。 十進(jìn)制為24052,UTF-32:00005df4,UTF-8:E5 B7 B4。

〔巴〕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一級(jí)漢字

〔巴〕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常用字

〔巴〕字的異體字是 ?

巴的筆順

折疊展開

巴的意思

折疊展開

ㄅㄚ

基本解釋

粘結(jié)著的東西。泥~。鍋~。

粘貼,依附在別的東西上。飯~鍋了。~結(jié)別人。

貼近。前不~村,后不~店。

盼,期望。~望。

張開。~著眼睛。

古國名,在今中國四川省東部。

中國四川省東部,泛指四川。~蜀。~山蜀水。

詞尾,讀輕聲。尾~。嘴~。

大蛇。~蛇(傳說中能吞大象的蛇)。

氣壓的壓強(qiáng)單位。

?壓強(qiáng)單位。

?姓。

詳細(xì)解釋

名詞

1.象形。小篆象蛇形。本義:大蛇。

2.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大蛇big snake

巴,巴蟲也,或曰食象蛇。 —— 《說文》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 ——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注:“說者云,長千尋。”朱卷之國,有黑蛇青象,食象。 ——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注:“即巴蛇也。”

3.因加熱、干燥或粘結(jié)而成的東西 crust。如:鹽巴;泥巴;鍋巴。

4.古族名;古代國名,轄境在今四川省東部Ba

西南有巴國。 ——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注:“今三巴是。”巴人以比翼鳥。 —— 《周書·王會(huì)》秦西有巴戎。 —— 《荀子·彊國》。注:“巴在西南,戎在西,皆隸屬。”

5.古時(shí)這里出產(chǎn)巴蛇,因此周朝分封在該地區(qū)的諸侯國叫“巴子國”。秦惠文王滅巴后,改置巴、蜀、漢中三郡。

6.壓強(qiáng)的單位,等于10 5 帕,或10 5 牛頓/米 2 ,或10 6 達(dá)因/厘米 2 (0。986923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bar

動(dòng)詞

1.盼,期待著愿望的實(shí)現(xiàn)wait anxiously

暗潮巴到無人會(huì),只有篙師識(shí)水痕。 —— 楊萬里《過沙頭》

巴得(盼望)

2.緊緊貼在 cling to。如:爬山虎巴在墻上。

3.粘結(jié)在…上 stick to。如:粥巴鍋了。

4.靠近;貼近be close to

前不巴村,后不著店,怎生是好? —— 元· 王曄《桃花女》我只道是誰,巴著窗戶眼兒一瞧,原來寶妹妹坐在炕沿上。 —— 《紅樓夢》

5.爬,攀登 climb。如:巴山虎(爬山虎);巴山越(度)嶺(爬山越嶺)

6.助詞。用作后綴。如:尾巴;干巴。

ㄅㄚ

詳細(xì)解釋

1.國名。春秋時(shí)所建的國家,故城約在今大陸地區(qū)四川省東部。

2.量詞。計(jì)算大氣壓力的單位。為英語 bar的音譯。每平方公尺受力十萬牛噸,即每平方公分受力一百萬達(dá)因的壓力稱為“一巴”,其千分之一稱為“毫巴”。也譯作“巴爾”。

3.姓。如漢代有巴祗。

動(dòng)

1.期望、盼望。

元?秦??夫《東堂老?第二折》:“凍剌剌窯中巴不到那明,痛親眷敲門都沒個(gè)應(yīng)。”

巴望。

2.努力營求。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守了一世書窗,指望巴個(gè)出身,多少掙些家私。”

3.接近、貼近。

《水滸傳?第三回》:“前不巴村,后不巴店。”《紅樓夢?第九九回》:“巴著窗戶眼兒一瞧,原來寶妹妹坐在炕沿上,寶兄弟站在地上。”

1.附屬在物體下面、后面的東西。

尾巴、下巴。

2.指因干燥、濕稠凝結(jié)成塊的東西。

鍋巴、泥巴、鹽巴。

ㄅㄚ

詳細(xì)解釋

1.期望。

巴望、巴不得、朝巴夜望。

2.靠近;貼近;緊靠并抓住特定物件。

巴著門盼望、巴著人不放、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3.附屬在下面、后面的東西。

下巴、尾巴。

4.黏住或黏結(jié)成塊的東西。

泥巴、鍋巴。

5.巴士的簡稱。一種供大眾搭乘的汽車。

小巴、大巴。

6.國名。春秋時(shí)有巴國,今約在四川東部。

7.量詞。用于計(jì)算氣體的壓力,以每平方公分的面積所受100萬達(dá)因的作用力為“一巴”。(英bar)

8.姓。

巴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寅集中 部首:己部

武英殿刻本: 第777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327頁,第1

標(biāo)點(diǎn)整理本: 第268頁,第20

廣韻》:伯加切;《集韻》、《正韻》:邦加切,??音芭。
廣韻》:巴蜀。
書?牧誓》〔疏〕:巴在蜀之東偏。
三巴記》:閬苑白水東南流,曲折三迴如巴字,故名三巴。

又,《玉篇》:國名。
左傳?桓九年》:巴子使韓服吿于楚。〔註〕巴國,在巴郡江州縣。

又,郡名。
前漢?地理志》:巴郡,秦置,屬益州。譙周《巴記》:初平六年,趙穎分巴爲(wèi)二郡,巴郡以墊江爲(wèi)治,安漢以下爲(wèi)永寧郡。建安六年,劉綽分巴,以永寧爲(wèi)巴東郡,墊江爲(wèi)巴西郡。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山南道有巴州。

又,縣名。
唐書?地理志》:歸州有巴東,壁州有東巴,通州有巴渠,合州有巴川。

又,《說文》:蟲也,或曰食象蛇。
山海經(jīng)》: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爲(wèi)蛇,靑、黃、赤、黑,一曰黑蛇靑首。
潯江記》: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爲(wèi)陵,世稱巴陵。

又,巴蕉,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諸柘巴且。〔註〕且草,一名巴蕉。

又,《正韻》:尾也。

又,姓。
後漢?黨錮傳》:巴肅,勃海高城人。

注解

〔巴〕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己部

〔巴〕字拼音是,獨(dú)體字,五行屬

〔巴〕字造字法是象形。小篆象蛇形。本義是大蛇。

〔巴〕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bā] ⑴ 粘結(jié)著的東西⑵ 粘貼,依附在別的東西上⑶ 貼近⑷ 盼,期望⑸ 張開⑹ 古國名,在今中國四川省東部。⑺ 中國四川省東部,泛指四川⑻ 詞尾,讀輕聲⑼ 大蛇⑽ 氣壓的壓強(qiáng)單位。⑾ 壓強(qiáng)單位。⑿ 姓。

巴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wǎng)整理。巴的解釋內(nèi)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巴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十四下反切伯加切頁碼487頁,第8續(xù)

??

異體

??蟲也。或曰食象蛇。象形。凡巴之屬皆從巴。

鉉注徐鍇曰:「一,所吞也。指事。」

附注章炳麟《文始》:「《山海經(jīng)》曰:『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則巴蛇為本義。」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二十八反切不奢反頁碼1136頁,第2行,第1

??蟲也,或曰食象蛇也。象??。凡巴之屬,皆從巴。

鍇注臣鍇按:《博物志》:「巴蛇呑象,三歲出其骨。君子食之,無腹心之疾。《山海經(jīng)》曰:」有玄蛇食麂鹿也,一,象所呑也。指事。」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十四下反切伯加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963頁,第1許惟賢1287頁,第1

??蟲也。

段注謂蟲名。

或曰食象它。

段注《山海經(jīng)》曰: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

象形。

段注伯加切。古音在五部。按不言從己者,取其形似而軵之。非從己也。

凡巴之屬皆從巴。

白話解釋

巴,大蟲。有人說,“巴”就是傳說中吞食大象的巨蛇。字形象大蛇的形狀。所有與巴相關(guān)的字,都采用“巴”作邊旁。

字形解說

甲骨文,張秉權(quán)釋為「巴」,以為像人形,學(xué)界多有爭議。可備一說(《殷虛文字丙編考釋》)。篆文作,像蛇蜷曲之形。隸書、楷書並承之篆文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巴字的相關(guān)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66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1243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924頁
4說文校箋第650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581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2156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590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721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072頁,第1字
10說文標(biāo)整第386頁,第8字
11標(biāo)注說文第624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513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4130頁【補(bǔ)遺】第18127頁
14通訓(xùn)定聲第1800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289頁【崇文】第5153頁
16說文句讀第2126頁
17古字詁林第十冊(cè),第1009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343頁,第3字

巴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greatly desire, anxiously hope
  2. hoffen (auf etwas)? (V)?, warten (auf)? (V)?, Ba (Eig, Fam)
  3. se languir de, souhaiter, se cramponner à, coller à, qch de collant, près de, proche de, à c?té de, bar (unité de pression)?, suffixe nominal formant certains substantifs

巴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巴(甲骨文·商·賓組) 甲骨文 賓組

巴(甲骨文·商·何組) 甲骨文 何組

巴(簡·秦·里耶) 里耶

巴(簡·漢·張家山) 張家山

巴(石經(jīng)·唐·開成石經(jīng)) 石經(jīng) 開成石經(jīng)

巴(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巴(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巴(傳抄·宋·汗簡) 傳抄 汗簡

巴(傳抄·宋·集篆古文韻海)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巴(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巴(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