憖
筆順 反饋

復(fù)制

yìn ㄧㄣˋ

心部 共16畫 上下結(jié)構(gòu) U+6196
漢語字典

心部

16畫

12畫

上下結(jié)構(gòu)

yin

yìn

SWWN

DKP

FOSW

43338

6196

[1343423413444544] 橫、豎、撇、點(diǎn)、撇、點(diǎn)、撇、點(diǎn)、橫、撇、捺、點(diǎn)、點(diǎn)、斜鉤、點(diǎn)、點(diǎn)

憖字概述

折疊展開

〔憖〕字拼音是yìn 部首是心, 總筆畫是16畫。

〔憖〕字是上下結(jié)構(gòu)

〔憖〕字倉頡碼是DKP 五筆是SWWN 四角號碼是43338 鄭碼是FOSW

〔憖〕字的UNICODE是6196。 十進(jìn)制為24982,UTF-32:00006196,UTF-8:E6 86 96。

〔憖〕字的異體字是

憖的意思

折疊展開

1yìnㄧㄣˋ

基本解釋

愿意;寧肯。

損傷;殘缺。

憂傷。

詳細(xì)解釋

動詞

1.愿意,情愿prefer

吾憖寘之于耳。 —— 《國語·楚語》。注:“猶愿也。”曾不憖留。 —— 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

憖遺;憖留(愿意留下;特指前代留下的元老)

2.損傷;殘缺injure

兩君之士皆未憖也。 —— 《左傳》

形容詞

1.not busy; idle

憖置(閑置,擱置);憖暇(閑暇)

2.戒慎attentive; cautious

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 唐· 柳宗元《三戒》

2xìnㄒㄧㄣˋ

基本解釋

xìn ㄒㄧㄣˋ 笑貌;笑傲貌。

詳細(xì)解釋

1.愿意。

《左傳?哀公十六年》:“旻天不吊,不慭遺一老。”

2.損傷、殘缺。

《左傳?文公十二年》:“兩君之士,皆未慭也。”

暫且。

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千年之領(lǐng)袖,曾不慭留。”

3yínㄧㄣˊ

基本解釋

yín ㄧㄣˊ 〔厥~〕古地名。

詳細(xì)解釋

1.〈書〉愿意;寧愿。

旻天不吊,不慭遺一老(《左傳?哀公十六年》)。

2.〈書〉殘缺;損傷。

兩君之士,皆未慭也(《左傳?文公十二年》)。

3.〈書〉暫且。

千年之領(lǐng)袖,曾不慭留(《文選?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

yìnㄧㄣˋ

yìnㄧㄣˋ

憖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卯集上 部首:心部

武英殿刻本: 第960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402頁,第21

標(biāo)點(diǎn)整理本: 第347頁,第34

唐韻》:魚覲切;《集韻》、《正韻》:魚僅切;《韻會》:疑僅切,??音猌。
說文》:問也、敬謹(jǐn)也。從心,猌聲。一曰說也,一曰甘也。
廣韻》:且也。
左傳?哀十六年》不憖遺一老。〔註〕憖,且也。

又,《詩?小雅》不憖遺一老。〔箋〕心不欲而自彊之辭。

又,願也。〈晉語〉憖庇州犁焉。〔註〕願也。

又,缺也。
左傳?文十二年》:兩君之士,皆未憖也。

又,發(fā)語辭。
左傳?昭二十八年》:憖使吾君聞勝與臧之死也,以爲(wèi)快。一曰傷也。揚(yáng)子《方言》:??蔡之閒謂之憖。

又,《集韻》、《韻會??語靳切,音垽。
博雅》:慯也。

又,《五音集韻》:香靳切,音焮。
字林》:笑貌。張衡〈思??賦〉:戴勝憖其既歡兮。
文選》章懷讀。

又,《五音集韻》:五鎋切。
字林》:問也。

又,《集韻》:魚巾切;《韻會》:語巾切,??音銀──地名。
春秋?昭十一年》:會于厥憖。

注解

〔憖〕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憖〕字拼音是yìn,上下結(jié)構(gòu),可拆字為猌、心

〔憖〕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yìn] ⑴ 愿意;寧肯。⑵ 損傷;殘缺。⑶ 憂傷。⑷ 閑 [xìn] ⑴ xìn ㄒㄧㄣˋ 笑貌;笑傲貌。 [yín] ⑴ yín ㄧㄣˊ 〔厥~〕古地名。

憖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wǎng)整理。憖的解釋內(nèi)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憖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十下反切魚覲切頁碼351頁,第12續(xù)

憖問也。謹(jǐn)敬也。從心猌聲。一曰說也。一曰甘也。《春秋傳》曰:「昊天不憖。」又曰:「兩君之士皆未憖。」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二十反切魚晉反頁碼853頁,第2行,第2

憖問也。謹(jǐn)敬也。從心猌聲。一曰說也。一曰甘也。《春秋傳》曰:「昊天不憖。」又曰:「兩君之士皆未憖。」

鍇注臣鍇曰:「猌音牛吝反。皆未憗,皆未甘也,言意未甘止也。」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十下反切魚覲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2014頁,第2許惟賢880頁,第2

憖肎也。

段注各本作問也。《玉篇》作閒也。《左傳音義》引《字林》閒也。閒者,肎之誤。問者,閒之誤。十月《正義》引憖,肯從心也。當(dāng)是引憖,肎也。從心,猌聲。誤以也字倒於從心之下。不成文理耳。今依肎字。《小爾雅》曰:憖,願也。《晉語》。伯宗妻曰:憖庇州犁焉。韋注曰:憖,願也。願與肯義略同。用部曰:甯,所願也。《丂部》曰:寧,願詞也。皆與憖雙聲。

謹(jǐn)敬也。

段注李善注《思玄賦》引《字林》此訓(xùn)。《玉篇》引《說文》無此。《韻會》謹(jǐn)作愼。

從心。猌聲。

段注魚覲切。十二部。

一曰說也。

段注說悅古今字。

一曰且也。

段注且各本作甘。今依《玉篇》訂。《十月之交?鄭箋》云:憖者,心不欲自強(qiáng)之詞。《左傳》。不憖遺一老。杜注云:憖,且也。《五行志》應(yīng)劭注曰:憖,且辭也。《小爾雅》曰:憖,強(qiáng)也。且也。

《春秋傳》曰:昊天不憖。

段注《左氏傳》哀十六年文。魯哀誄孔子曰:旻天不弔。不憖遺一老。許檃栝其辭。亦東方昌矣之類。

又曰:兩軍之士皆未憖。

段注文十二年傳。杜注。憖,缺也。《釋文》。憖魚覲反。又魚轄反。是則憖與??雙聲叚借。卽《方言》所謂傷也。而郭注《方言》云:詩曰不憖遺一老。亦恨傷之言也。似於文理不協(xié)。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

《左傳》:「兩軍之士皆未憖也」,訓(xùn)缺,猶云「皆未缺」也。

肯也,引申訓(xùn)愿也。「昊天不憖(弔),不憖(肯)詒一老」,「兩軍之士皆未憖(齾)也。[一]。[一]《左傳?哀公十六年》:「旻天不弔,不憗遺一老」。又《左傳?文公十二年》:「兩君之士,皆未憗也」。杜預(yù)注:「憗,缺也」。齾,《說文》「缺齒也」。

憖字的相關(guān)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92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874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665頁
4說文校箋第449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417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506頁,第6字
7說文約注第2563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510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215頁,第2字
10說文標(biāo)整第274頁,第31字
11標(biāo)注說文第434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3602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0323頁【補(bǔ)遺】第17574頁
14通訓(xùn)定聲第3338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893頁【崇文】第3569頁
16說文句讀第1447頁
17章授筆記第430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975頁,第4字
19古字釋要第982頁,第6字

憖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cautious; willing; but, moreover
  2. überdies, au?erdem
  3. blessé, de plus, de préférence, blessé, d'ailleurs, de préférence

憖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憖(簡·楚〔戰(zhàn)國〕·包山) 楚〔戰(zhàn)國〕 包山

憖(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憖(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憖(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