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制 字帖

pěng ㄆㄥˇ

扌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6367
漢語字典

扌部

11畫

8畫

左右結構

peng

pěng

形聲字

RDWH 86 、 RDWG 98

QQKQ

DCBI

55058

2201

3785

6367

[12111134112] 橫、豎鉤、提、橫、橫、橫、撇、捺、橫、橫、豎

捧字概述

折疊展開

〔捧〕字拼音是pěng 部首是扌, 總筆畫是11畫。

〔捧〕字是左右結構 五行屬水。

〔捧〕字倉頡碼是QQKQ 五筆是RDWH 86 、 RDWG 98 四角號碼是55058 鄭碼是DCBI 中文電碼是2201 區位碼是3785。

〔捧〕字的UNICODE是6367。 十進制為25447,UTF-32:00006367,UTF-8:E6 8D A7。

〔捧〕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一級漢字。

〔捧〕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常用字。

〔捧〕字的異體字是

捧的筆順

折疊展開

捧的意思

折疊展開

pěngㄆㄥˇ

基本解釋

兩手托著。~心(用手捂住胸,喻拙劣的模仿)?!??!x(敬辭,讀別人的文章等)?!勾笮?。

量詞,用手能捧的東西。一~紅棗。

奉承或代人吹噓。~場。吹~?!纭?/span>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手,奉聲。本義:兩手承托。古多作“

2.同本義carry or hold in both hands。

捧,兩手承也。 —— 《廣韻》捧饋而哭。 —— 《穆天子傳》。注:“捧,兩手持也?!?/span>捧土以塞孟津,多見其不知量也。 —— 《后漢書·朱浮傳》君與康先生捧詔慟哭。 —— 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兩手捧頭及劍奉之。 —— 晉· 干寶《搜神記》

捧戴(托舉;扶擁);捧腳(捧承他人的腳。形容隨從眾多);捧檄(接受詔書為官就任);捧頭鼠竄(形容抱頭而逃、狼狽至極);捧茗(端茶)

3.拱手 cup one's hands。如:捧手(拱手);捧袂(猶拱手)

4.scoop。如:捧起水來喝了一大口。

5.代人吹噓或奉承、擁戴別人 praise; support。如:捧日(擁戴帝王。舊時以日喻帝王)

6.簇擁 environ。如:捧擁(簇擁);捧心西子(比喻白海棠的嬌弱柔美)

量詞

用于兩手能捧的東西 double handful。如:兩捧豆子。

pěngㄆㄥˇ

詳細解釋

1.用兩手托物。

《后漢書?卷三三?朱浮傳》:“此猶河濱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見其不知量也?!?/span>

捧碗、捧茶。

2.捫、按。

《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臏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笑之,歸亦捧心而臏其里?!?/span>

捧腹大笑。

3.贊揚、奉承他人或代為吹噓。

捧場、他被捧上天了。

量詞。計算兩手捧承物品的單位。

捧著一捧花。

pěngㄆㄥˇ

詳細解釋

1.用兩手托著(物品)。

捧茶、捧鐵飯碗。

2.阿諛奉承;吹捧贊揚。

捧場、你三言兩語就把他捧上了天。

3.量詞。用于計算用兩手捧的物品。

一捧雪、兩捧米。

捧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39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434頁,第33

標點整理本: 第381頁,第27

唐韻》、《韻會》:敷唪切;《集韻》:撫勇切,??豐上聲──兩手承也。又,掬也?;蜃?span id="57uum6j" class=zi-special data-unicode=22a8b title=??>??。

又,《集韻》:父勇切,縫上聲──承也。與奉同。

又,《集韻》:符容切,音逢──奉也。與捀同。

注解

〔捧〕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捧〕字拼音是pěng,左右結構,可拆字為扌、奉,五行屬。

〔捧〕字造字法是形聲。從手,奉聲。本義是兩手承托。古多作“奉”。

〔捧〕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pěng] ⑴ 兩手托著⑵ 量詞,用手能捧的東西⑶ 奉承或代人吹噓

捧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整理。捧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捧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三上反切扶隴切頁碼79頁,第12

??

異體

??承也。從手從??,??聲。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五反切附恐反頁碼221頁,第5行,第2

??承也。從手,從??豐聲。

鍇注臣鍇曰:「豐音封?!?/span>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三上反切扶隴切古音第九部頁碼412頁,第3許惟賢186頁,第2

??承也。

段注《手部》曰承,奉也。受也。

從手廾。

段注從手??又雙引也。

豐聲。

段注扶隴切。九部。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

捧,俗。既已從二手,又加一手,不通。

俗作捧,奉從??,已兩手,後加手旁,不通。

捧之正字。

白話解釋

奉,敬承。字形采用“手、廾”作邊旁,采用“豐”作聲旁。

字形解說

金文作「」者,從廾、豐聲,像雙手舉豐貌?!皋谩故桥e起雙手行禮,有尊敬的意思;「豐」是草木茂盛的樣子,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金文另一字形作「」,也是像人雙手舉豐的樣子。戰國文字則將「豐」字上部變易筆勢成左右兩點,並拉長下筆,而將「廾」分置兩旁,但雙手舉豐之構意仍然可見。篆文則於「廾」中另增一「手」字,高舉之意更為明顯。隸書或省併連筆變作「」,雙手之形已略有失;或作「」,左右的「」由篆文直接隸定,但其中的「豐」及「手」,則分別省變為「士」、「」??瑫中?,當是由隸書「」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奉字的相關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59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225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178頁
4說文校箋第109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103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365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63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46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3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65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109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81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3223頁【補遺】第16473頁
14通訓定聲第212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226頁【崇文】第901頁
16說文句讀第312頁
17章授筆記第120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三冊,第180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282頁,第3字

捧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hold up in two hands
  2. etwas mit, in beiden H?nden halten
  3. tenir à deux mains, flatter

捧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捧(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捧(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捧(傳抄·宋·集篆古文韻海)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捧(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捧(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