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的筆順
曲的意思
曲麯
1qūㄑㄩ基本解釋
①彎轉,與“直”相對。彎~。~折( zhé )。~筆(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實、有意掩蓋真相的記載;②寫文章時故意離題而不直書其事的筆法)。~肱而枕。~盡其妙。
②不公正,不合理。~說。~解( jiě )。委~求全。
③彎曲的地方。河~。
④偏僻的地方。鄉~。
⑤釀酒或制醬時引起發酵的東西。酒~。~霉。
⑥姓。
詳細解釋
形容詞
1.彎曲,不直bent; croo-ked。
曲,象器曲受物之形。 —— 《說文》曲,折也。 —— 《廣雅·釋詁一》木曰曲直。 —— 《書·洪范》曲,不直也。 —— 《玉篇》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 《荀子》曲挺縱橫。 —— 《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以曲為美。 —— 清· 龔自珍《病梅館記》之疏之曲。
曲錄(彎彎曲曲);曲律(曲呂。彎曲的樣子);曲彎彎(像弓一樣彎);曲蟮(蚯蚓);曲蓋(古時儀杖用的曲柄華蓋);曲兵(形體彎曲的兵器)
2.迂曲;婉轉 tortuous; mild and indirect; tactful。
曲諭(婉轉動人的教誨);曲止(婉轉阻止);曲言(婉言);曲譬(婉轉譬喻);曲子(指腸子);曲邃(曲折深邃);曲狹(迂曲狹窄);曲復(迂回曲折)
3.周遍;多方面;詳盡 all; detailed。
曲止(委曲詳盡);曲至(周到);曲防(遍設堤坊)
4.表敬之詞 your。
曲延臣算(請求通融,延長我的壽命);曲延(謙稱邀請你而使你受到委曲)
5.邪僻,不正派 evil; dishonest。
曲心矯肚(心地陰險,一肚子虛情假意);曲意(委曲己見以奉承他人);曲就(委曲成全);曲全(曲意保全)
6.細,細小 trifle; petty。
曲惠(小惠);曲智(小智);曲勝(小勝);曲藝(醫卜之類的小技藝)
7.假借為“局”。狹隘,拘泥narrow。
毋使人曲之。 —— 《管子·侈靡》
名詞
1.理屈;理虧wrong; unjustifiable。
其言曲而中。 —— 《易·系辭下》曲在趙。 ——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曲在秦。以負秦曲。
曲撓(無罪而被枉屈);曲論(歪曲事實的議論;狡辯)
2.彎曲的地方,亦指幽深之處bend of a river, etc.。
在汾一曲。 —— 《詩·魏風·汾沮洳》汾之一曲。 —— 明· 顧炎武《復庵記》
河曲(河流彎曲的地方);曲阿(屋的曲角);曲房(內室,密室);曲屋(周旋曲屈的樓閣);曲隈(曲折隱蔽之處)
3.偏僻的處所;鄉里 countryside。
曲士(鄉曲之士);曲落(村莊);曲道(鄉曲,鄉里);曲辮子(鄉愚)
4.小巷 lane。
曲頭(巷頭;街頭)
5.蠶箔,用葦或竹編制的養蠶的器具a bamboo tray for raising silkworms。
勃以織曲薄為生。 —— 《史記·周勃世家》
曲簿(養蠶的器具)
動詞
◎使彎曲bend。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 《論語·述而》弘曲躬而自卑。 —— 《后漢書·鄭弘傳》
曲匝(身體屈曲輾轉);曲肱(彎著胳膊作枕頭。比喻清貧而閑適的生活)
名詞
1.酒母 leaven; yeast。
紅曲;神曲;曲糊(粘漿狀態的酒曲);大曲(釀造白酒用的一種曲);酒曲(釀酒用的曲)
2.泛指酒 wine。
曲蘗(酒);曲王(指酒神);曲生(酒的別名)
3.另見 qǔ。
曲麯
2qǔㄑㄩˇ基本解釋
①能唱的文詞,一種藝術形式。~藝。~話。
②歌的樂調。~調( diào )。~譜。異~同工。~高和( hè )寡。
詳細解釋
名詞
1.樂曲,歌曲music of song。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詩快彈數曲。曲罷憫然。曲終收撥。五更轉曲。 —— 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聶耳作曲,田漢作詞;編曲
2.一種韻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稱元曲qu, a type of verse in singing。
不復能終曲。 —— 清· 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3.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廣義的曲泛指秦、漢以來各種可以入樂的樂曲。
漢大曲、唐宋大曲、民間小曲等
量詞
1.用于歌曲、樂曲。
一曲清歌
2.另見 qū。
曲麯
1qūㄑㄩ詳細解釋
名
1.拐彎的地方。
唐?李白〈惜余春賦〉:“漢之曲兮江之潭。”
山曲、河曲。
2.事理不直。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若其不還,君退臣犯,曲在彼矣。”
是非曲直。
3.心中的隱情。
衷曲、心曲、互通款曲。
4.偏僻的小地方。
唐?蔣防《霍小玉傳》:“住在勝業坊古寺曲,甫上車門宅是也。”
鄉曲。
5.局部、一部分。
《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于一曲。”
6.養蠶的器具。
《史記?卷五七?絳侯周勃世家》:“勃以織薄曲為生。”
7.姓。如漢代有曲證。
動
◎彎折。
《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曲膝、曲突徙薪。
形
1.不直的。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曲刃鉤之,直兵推之。”
曲線、曲尺。
2.不正的、偏邪的。
《戰國策?趙策二》:“窮鄉多異,曲學多辯。”
歪曲、邪曲。
副
1.勉強的。
《鏡花緣?第四六回》:“甥女主意已定,務望舅舅曲從。”
委曲求全。
2.周全、盡心盡力。
《易經?系辭上》:“曲成萬物而不遺。”
曲盡孝道。
曲麯
2qǔㄑㄩˇ詳細解釋
名
1.樂歌。
唐?杜甫〈贈花卿〉詩:“此曲祗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歌曲、小曲、舞曲、曲高和寡。
2.文體名。中國古典韻文之一。元時最盛行,故稱為“元曲”。分散曲、劇曲二種。
3.量詞。計算歌曲、樂曲的單位。
五代十國南唐?李煜〈一斛珠?晚妝初過〉詞:“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高歌一曲。
曲麯
1qūㄑㄩ詳細解釋
1.轉彎的地方;偏僻的地方。
山曲、河曲、鄉曲。
2.事理不直;不公正。
曲解、曲斷、是非曲直。
3.情感;心情。
衷曲、心曲、互通款曲。
4.彎折。
曲肱而枕之。
5.彎;不直的(與“直”相對)。
彎曲、曲折、曲線、曲尺。
6.不正的;歪邪的。
邪曲、歪曲。
7.勉強;違背心意。
曲從、曲順、曲意逢迎、委曲求全。
8.周全。
曲盡孝道。
9.姓。
曲麯
2qǔㄑㄩˇ詳細解釋
1.歌曲。
曲調、進行曲、曲高和寡。
2.歌譜;樂譜。
譜曲、作曲。
3.文體名。中國古典韻文,盛行于元朝。可分為散曲與戲曲。
漢賦、唐詩、宋詞、元曲。
4.量詞。用于計算歌曲或樂曲的數量。
高歌一曲。
曲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辰集上 部首:曰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97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502頁,第2字
標點整理本: 第449頁,第59字
音《廣韻》:丘玉切;《集韻》、《韻會》:區玉切,??音?。
《說文》:象器受物之形。
《易?繫辭》:曲成萬物而不遺。〔疏〕屈曲委細。
《書?洪範》:木曰曲直。〔傳〕木可以揉曲直。
例又,《詩?秦風》:亂我心曲。〔傳〕心曲,委曲也。
《禮?曲禮》:〔釋文〕曲禮,委曲說禮之事。
例又,《禮?中庸》:其次致曲。〔註〕曲,猶小小之事。〔朱註〕一偏也。
例又,《說文》:或說蠶簿。
《禮?月令》:具曲植籧筐。〔註〕所以養蠶器也。曲,簿也。
《前漢?周勃傳》:以織簿曲爲生。〔註〕葦簿爲曲也。
例又,樂曲。宋玉〈對楚王問〉: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例又,姓。
《史記?蒙恬傳》:御史曲宮。
音又,《集韻》:顆羽切,音踽──地名。
《史記?曹相國世家》:軍於曲遇。又,〈陳丞相世家〉:更以陳平爲曲逆侯。
音又,《韻補》葉區聿切。劉植〈魯都賦〉:巖險迴隔,峻巘隱曲;猛獸深潛,介禽??匿。
注解
〔曲〕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上,康熙部首是曰部。
〔曲〕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ū、qǔ,獨體字,五行屬木。
〔曲〕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qū] ⑴ 彎轉,與“直”相對⑵ 不公正,不合理⑶ 彎曲的地方⑷ 偏僻的地方⑸ 釀酒或制醬時引起發酵的東西⑹ 姓。㈡ [qǔ] ⑴ 能唱的文詞,一種藝術形式⑵ 歌的樂調
曲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十二下反切丘玉切頁碼第425頁,第24字續丁孫
曲
異體曲
象器曲受物之形。或說:曲,蠶薄也。凡曲之屬皆從曲。
??
古文曲。
附注段玉裁注:「匚象方器受物之形,側視之;??象圜其中受物之形,正視之。」徐灝注箋:「隸變作曲……曲有圜形,亦有方體,故別作??,見《汗簡》。即??之變體。戴仲達謂??本曲直之曲,生義于矩曲,是也……??即矩形,故訓為??曲,而直字從之。器,曲受物謂之曲,方受物謂之匚,皆無定名。蠶薄亦曲器之一也。」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二十四反切牽六反頁碼第1015頁,第5行,第1字述
象器曲受物之??也。凡曲之屬,皆從曲。或說曲,蠶簿也。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十二下反切區玉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546頁,第4字許惟賢第1106頁,第7字
象器曲受物之形也。
段注匚象方器受物之形,側視之。??象圜其中受物之形,正視之。引申之爲凡委曲之稱。不直曰曲。詩曰:子髮曲局。又曰:亂我心曲。箋云:心曲,心之委曲也。又樂章爲曲。謂音宛曲而成章也。《周語》曰,士獻詩。瞽獻曲。韋云:曲,樂曲也。《毛詩傳》曰: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韓詩》曰:有章曲曰歌。無章曲曰謠。按曲合樂者,合於樂器也。《行葦》傳曰:歌者,比於琴瑟也。卽曲合樂曰歌也。區玉切。三部。
凡曲之屬皆從曲。或說曲,蠶薄也。
段注曲見《月令》、《方言》、《漢書?周勃傳》。詳《艸部》薄下。其物以萑葦爲之。《七月》傳曰:豫畜萑葦。可以爲曲也。其字俗作?。又作筁。
古文曲。
段注小徐無。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朱一與匚倒置,因方必用曲尺製也。
朱二即曲尺,古名榘,與匚誼近。
錢一即橫展之籀文匚(??),因方必用曲尺製也。
白話解釋
曲,像器具凹曲以承載物品的形狀。有的解釋說,“曲”,是養蠶薄。所有與曲相關的字,都采用“曲”作邊旁。
字形解說
甲骨文「曲」字作,像曲尺之形,是「曲」字初文。後金文作,框內稍有繁簡,或逕省去文飾作。戰國古璽作、楚簡作,承金文曲尺之象,皆為古文之來源。有時也作橫置作,則為篆文之所取象。秦簡文字作,並見於馬王堆帛書,皆從,中實以「」。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繼而更將「」替換為「玉」,則又篆文別篆之所由來。復將「」之與橫筆「」相接,由「」而「」,由「」而「」,是又隸書、楷書構形之所本。《說文?曲部》:「,象器曲受物之形。或說曲,蠶薄也。」參照《說文?匚部》:「,受物之器。」籀文作,只是雙鉤和單筆的差別。曲、匚同為受物之器,僅為正視、側視之別,橫置、豎置之異。曲本曲尺象形,而匚則受物之器,二字原本不同,惟因戰國金文及古璽「曲」字常寫成「」,如〈錯金鳥書篆帶鈎〉:「宜(曲)則(曲),宜植(直)則直。」「曲」字寫成「」,與匚形近,逐漸訛混,因有受物「蠶薄」之意思。自甲骨、金文,歷戰國文字,以至篆文、隸書,均可看到「曲尺」演變之軌跡,本義為曲尺。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曲字的相關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842頁,第5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079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06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63頁,第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05頁,第13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866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135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274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696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35頁,第21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40頁,第1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445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2449頁【補遺】第17883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497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108頁【崇文】第442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837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877頁,第1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533頁,第6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1030頁,第2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1181頁,第8字 |
曲字的翻譯
- crooked, bent; wrong, false
- gekrümmt, falsch (V)?, Beuge (S)?, Lied (S)?, Unrecht (S)
- poésie chantée, musique, chant, courbe, tordu, virage, courbure
曲的字源字形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楚〔戰國〕 簡 包山
楚〔戰國〕 簡 郭店
秦 簡 睡虎地
秦 簡 關沮
漢 簡 張家山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宋 傳抄 汗簡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