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制 字帖

ㄧㄝˋ

丨部 共6畫 獨體字 U+66F3
漢語字典

丨部

6畫

獨體字

ye

形聲字

JXE 86 、 JNTE 98

LWP

KZM

50006

2576

5023

66F3

[251153] 豎、橫折、橫、橫、斜鉤、撇

曳字概述

折疊展開

〔曳〕字拼音是yè 部首是丨, 總筆畫是6畫。

〔曳〕字是獨體字 五行屬金。

〔曳〕字倉頡碼是LWP 五筆是JXE 86 、 JNTE 98 四角號碼是50006 鄭碼是KZM 中文電碼是2576 區位碼是5023

〔曳〕字的UNICODE是66F3。 十進制為26355,UTF-32:000066f3,UTF-8:E6 9B B3。

〔曳〕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二級漢字

〔曳〕字的異體字是

曳的筆順

折疊展開

曳的意思

折疊展開

ㄧㄝˋ

基本解釋

拉,牽引。~引。~扯。棄甲~兵。

詳細解釋

動詞

1.會意。從申,從丿,丿( yì )亦聲。申,伸展。本義:拖,牽引。

2.同本義drag; haul

曳,臾曳也。 —— 《說文》。臾曳:束縛捽摔之意。車輪曳踵。 —— 《禮記·曲禮》武舉前曳踵。 —— 《儀禮·士相見禮》。注:“古文作抽。”曳彗星之皓旰兮。 —— 《楚辭·怨思》。注:“引也。”曳笏卻立。 —— 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負篋曳屣。 —— 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曳屋許許聲。(曳屋,指眾人把被火燒著的房子拉倒。許許聲,指拉倒房子時眾人一齊用力的呼哧聲。) —— 《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棄甲曳兵;曳尾泥涂(比喻污穢卑鄙的行為);曳步(腳步輕緩挪移);曳腳慢坡(斜坡):曳布拖麻(曳布披麻。披麻帶孝);曳開(邁開;拉開);曳兵棄甲(拖著兵器,丟掉鎧甲。形容打敗仗逃跑時的狼狽相)

3.穿著dress

子有衣裳,弗曳弗婁。 —— 《詩·唐風》。孔穎達疏:“婁、曳俱是著衣之事。”驕侈不循法度,伎妾數百,曳羅紈,甘粱肉,放于聲樂以自娛。 —— 《新唐書》

曳縞(穿白絹衣服);曳婁(穿戴)

4.飄搖 sway。如:搖曳;曳曳的(飄飄悠悠);曳曳(飄動的樣子);曳動(搖動,飄蕩);曳影(猶搖影)

5.率領lead

孫子命 章子曳兵與 燕兵對陣。 —— 《樂毅圖齊平話》

形容詞

困頓,精力衰竭 tired out貧而不衰, 賤而不恨, 年雖疲曳, 猶庶幾名賢之風。——《后漢書》

1ㄧˋ

詳細解釋

1.牽引。

金?元好問〈石門〉詩:“曳杖行歌羨樵叟,此生何計得隨君。”

牽曳、拖曳。

2.飄搖。

《文選?顏延之?應詔觀北湖田收詩》:“陽陸團精氣,陰谷曳寒煙。”

搖曳。

困頓。

《后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貧而不衰,賤而不恨,年雖疲曳,猶庶幾名賢之風。”唐?章懷太子?注:“曳,猶頓也。”

2ㄧㄝˋ

詳細解釋

(一)之讀音。

ㄧˋ

詳細解釋

1.牽;拉。

拖曳、牽曳、棄甲曳兵。

2.飄動;搖動。

隨風搖曳、燈影搖曳。

曳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辰集上 部首:曰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98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502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449頁,第61

唐韻》:余制切;《集韻》、《韻會》:以制切,??音跇。
說文》:臾,曳也。
易?睽卦》:見輿曳,其牛掣。
詩?唐風》:子有衣裳,弗曳弗婁。
儀禮?士相見禮》:執玉者則唯舒武,舉前曳踵。

又,河名。
類篇》:西戎有河,名曳咥。

說文》作曳。

注解

〔曳〕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上,康熙部首是曰部

〔曳〕字拼音是,獨體字,五行屬

〔曳〕字造字法是會意。從申,從丿,丿( yì )亦聲。申,伸展。本義是拖,牽引。

〔曳〕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yè] ⑴ 拉,牽引

曳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整理。曳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曳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十四下反切余制切頁碼493頁,第10

??

異體

??臾曳也。從??丿聲。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二十八反切延世反頁碼1149頁,第1行,第2

??臾曳也。從申丿聲。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十四下反切余制切、余制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985頁,第2許惟賢1295頁,第5

??臾曳也。

段注臾曳巳見上文。故但云臾曳也。此許之通例也。臾曳雙聲。猶牽引也。引之則長。故衣長曰曳地。

從申。廠聲。

段注廠見十二篇。余制切。抴也。象抴引之形。此形聲包會意也。余制切。十五部。

白話解釋

曳,雙手抓著拖曳。字形采用“申”作邊旁,采用“丿”作聲旁。

字形解說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段注本《說文?申部》:「臾曳也。從申、丿聲。」段玉裁以為「丿」像「抴引之形」,構形是「形聲包會意」。金文臾作「」,從人、從?,像兩手抴引一人之形,是異文會意字。秦漢之際,二字分化,篆文沿用金文「?」旁,中作人形者為「臾」,末筆作丿筆者為「曳」。篆文「曳」及所從之「申」,所從「?」旁皆隸變為「{font face='標楷體'}曰{/font}」。隸書、楷書隸變為「曳」。臾、曳同字,構形當是金文臾字從?、從人的形變分化,本義是抴人。在六書中屬於變體指事。

曳字的相關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78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1253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934頁
4說文校箋第655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588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2177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616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726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099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91頁,第3字
11標注說文第628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517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4270頁
14通訓定聲第2257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301頁【崇文】第5201頁
16說文句讀第2146頁
17說文新證第983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1151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366頁,第3字

曳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trail, tow, drag, pull
  2. schleppen, Luftwiderstand (S)?, ziehen (V)
  3. tirer

曳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曳(石經·唐·開成石經) 石經 開成石經

曳(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曳(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曳(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