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fù)制 字帖

gēng ㄍㄥ gèng ㄍㄥˋ

一部 共7畫 獨體字 U+66F4
漢語字典

一部

7畫

獨體字

geng

gēng gèng

會意字

GJQI 86 、 GJRI 98

MLWK

AKOS

10506

2577

2492

66F4

[1251134] 橫、豎、橫折、橫、橫、撇、捺

?

更字概述

折疊展開

〔更〕字拼音是gēng,gèng 部首是一, 總筆畫是7畫。

〔更〕字是獨體字 五行屬木。

〔更〕字倉頡碼是MLWK 五筆是GJQI 86 、 GJRI 98 四角號碼是10506 鄭碼是AKOS 中文電碼是2577 區(qū)位碼是2492

〔更〕字的UNICODE是66F4。 十進制為26356,UTF-32:000066f4,UTF-8:E6 9B B4。

〔更〕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一級漢字

〔更〕字屬最常用字

〔更〕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常用字

〔更〕字的異體字是 ?

更的筆順

折疊展開

更的意思

折疊展開

1gēngㄍㄥ

基本解釋

改變,改換。~正。~生(重新獲得生命,喻復(fù)興)。~衣(a.換衣服;b.婉辭,上廁所)。~定(改訂)。~迭(輪流更換)。~遞。~番。~新(舊的除去,新的建起)。~張(調(diào)節(jié)琴弦,喻變更或改革)。

經(jīng)歷。少( shào )不~事(年齡小,沒有經(jīng)歷過多少事情)。

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時。~闌。~夫。~鼓。~漏(原指計時用的漏壺,后泛指時辰)。

詳細(xì)解釋

動詞

1.形聲。從攴( pū ),“”的小篆形是個形聲字。丙聲。 本義:改變。

2.同本義change

更,改也。 —— 《說文》更也,人皆仰之。 —— 《論語·子張》更爵洗。 —— 《儀禮·大射儀》更皮幣。 —— 《禮記·月令》更姓改物。 —— 《國語·周語》應(yīng)國之稱號亦更矣。 —— 《管子·侈靡》國更立法以典民則祥。 —— 《管子·任法》更葬也。 —— 《史記·晉世家》景公欲更 晏子之宅。 —— 《晏子春秋·內(nèi)篇雜下》將軍若能翻然改圖,易跡更步,古人不難追,鄙士何足宰哉! —— 《三國志·呂凱傳》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號曰 晉武公。 —— 《史記·晉世家》

更故(更改;變改);更號(改變名位與稱號);更步(改變行止);更元(更改年號);更移(變遷;改變);更徙(變遷);更法(變法);更革(變革;改革)

3.改,改正make correction

此則寡人之罪也,寡人請更。 —— 《國語·越語上》既云常赦,不免皆赦除之,此非直赦其有罪,亦是與天下斷,當(dāng)許其更新(改過自新)。 —— 《舊唐書·孫伏伽傳》

更訂(改訂;修訂);更議(改議);更竄(竄改,改動)

4.更換;替代replace

更,代也。 —— 《方言三》弗用則更。 —— 《周禮·司弓矢》余將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fù)若賦,則何如?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 《莊子·養(yǎng)生主》

除舊更新(除去舊的,用新的來代替);更王(改換帝王);更置(變動,變換);更調(diào)(調(diào)換;改換)

5.經(jīng)過,經(jīng)歷experience

因欲通使(大月氏),道必更(經(jīng)過) 匈奴中。 —— 《史記·大宛列傳》其佐李揖、 劉秩等皆儒生,未嘗更軍旅。 —— 《新唐書·房琯傳》

更世(更事。閱世,經(jīng)歷世事);更涉(經(jīng)歷);更嘗(親身經(jīng)歷,實際體驗);更履(經(jīng)歷;遭遇)

6.連續(xù),接續(xù)continue

姓利相更。 —— 《國語·晉語》。注:“續(xù)也。”

更相(相繼;相互)

7.輪流take turns; do sth. in turn

每有警,輒數(shù)月不就寢,使將士更休,而自坐帷幕外。 ——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更伯(輪流稱霸);更王(輪番為主);更直(輪番值班);更徭(更番戍守邊境的徭役)

8.償還;抵償repay; compensate for

功之成也不足以更責(zé)。 —— 《淮南子·詮言訓(xùn)》

9.報,報答repay; requite

不更厥貞,大命其傾。 —— 《國語·晉語三》

10.通“”( gěng )。阻塞obstruct; block

明知千里之外,隱微之中,曰動奸,奸動則變更矣。 —— 《管子·九守》

名詞

1.漢代皇宮中值班人員分五個班次,按時更換,叫“五更”。更鼓watchman's drum

先生骨清少眠臥,長夜默坐數(shù)更鼓。 —— 宋· 蘇軾《夜過舒堯文戲作》

更點(指更鼓之聲);更鑰(放置報時更鼓處的鑰匙)

2.量詞。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watch

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 —— 《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半夜三更。

3.另見 gèng。

2gèngㄍㄥˋ

基本解釋

愈加,再。~加。~好。~上一層樓。

詳細(xì)解釋

副詞

1.表示動作行為的重復(fù),相當(dāng)于“”、“復(fù)”、“again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唐· 王之渙《登鸛雀樓》數(shù)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將何以報焉? —— 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更無六耳(再沒有第三人。六耳:第三者的代稱);更若(再如;倘若);更待(再等;再過)

2.表示程度的加深,相當(dāng)于“更加”、“愈加”、“越發(fā)”等further; further more; all the more; more

加以官貪吏虐,民日貼婦賣兒,更無休止。 —— 《聊齋志異·促織》今日拒之,事更不順。 —— 《資治通鑒》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 —— 清· 林覺民《與妻書》

3.表示在所說的范圍之外,相當(dāng)于另外;也besides; also; anew

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 《西門豹治鄴》更聞?wù)l氏子,讀書時,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 —— 清· 周容《芋老人傳》

4.表示跟上一層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和常情之外,相當(dāng)于“反而”“竟然”“還是”on the contrary; unexpectedly

謂言無罪過,供養(yǎng)卒大恩;仍更被驅(qū)遣,何言復(fù)來還! —— 《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連詞

1.與,和and

著盡工夫是化工,不關(guān)春雨更春風(fēng)。 —— 宋· 楊萬里《春興》

2.另見 gēng。

1gēngㄍㄥ

詳細(xì)解釋

1.改換、變換。

唐?王維〈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唐?元稹〈估客樂〉詩:“自茲相將去,誓死意不更。”

變更、更改。

2.代替。

《呂氏春秋?仲春紀(jì)?仲春》:“用圭璧,更皮幣。”

1.古代表示夜間計時的用語。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

五代十國南唐?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詞:“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三更燈火五更雞。

2.古代徭役的名稱。參見“更賦”條。

3.姓。如戰(zhàn)國時魏國有更羸。

2gèngㄍㄥˋ

詳細(xì)解釋

1.愈甚、越發(fā)。表示加重一層的語氣。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詩:“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三一五首之五:“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更好、更加努力。

2.再、復(fù)。

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紅樓夢?第一二○回》:“雨村聽著卻不明白,知仙機也不便更問。”

3.竟然、終于。

《全唐詩?卷七九八?花蕊夫人?述國亡詩》:“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4.豈、難道、那里。

唐?杜甫〈春日梓州登樓〉詩二首之二:“戰(zhàn)場今始定,移柳更能存。”《水滸傳?第一一○回》:“此是人之常情,更待多說?”

5.縱使、即使、不論怎樣。

五代十國南唐?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詞:“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yuǎn)還生。”宋?柳永〈如魚水?輕靄浮空〉詞:“更歸去,偏歷鑾坡鳳沼,此景也難忘。”

6.反而。

漢?王充《論衡?奇怪》:“儒者稱圣人之生,不因人氣,更稟精于天。”

3jīngㄐㄧㄥ

詳細(xì)解釋

經(jīng)歷、經(jīng)過。

《史記?卷一二三?大宛傳》:“漢方欲事滅胡,……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少不更事。

1gēngㄍㄥ

詳細(xì)解釋

1.改換;變換;代替。

更改、更動、更換、更替。

2.經(jīng)歷。

少不更事。

3.古代夜間用來計時。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

三更半夜、晚上十一時至一時為(第)三更。

4.姓。

2gèngㄍㄥˋ

詳細(xì)解釋

1.愈加;越發(fā)。

更好、更美、更進步。

2.再;又。

更勝一籌。

更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辰集上 部首:曰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98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502頁,第6

標(biāo)點整理本: 第450頁,第2

玉篇》:?,今作更。
集韻》:隷作更。
〇〔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
正字通》云俗字,非。

注解

〔更〕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上,康熙部首是曰部

〔更〕字是多音字,拼音是gēng、gèng,獨體字,五行屬

〔更〕字造字法是形聲。從攴( pū ),“更”的小篆形是個形聲字。丙聲。本義是改變。

〔更〕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gēng] ⑴ 改變,改換⑵ 經(jīng)歷⑶ 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 [gèng] ⑴ 愈加,再

更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wǎng)整理。更的解釋內(nèi)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更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三下反切古孟切、古行切頁碼97頁,第27續(xù)

?

異體

?改也。從攴丙聲。

附注按:隸變作「更」。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六反切干諍反頁碼261頁,第3行,第1

?改也。從攴丙聲。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三下反切古孟切、古行切古音第十部頁碼493頁,第3許惟賢221頁,第2

?改也。

段注更訓(xùn)改。亦訓(xùn)繼。不改爲(wèi)繼。改之亦爲(wèi)繼。故《小雅?毛傳》曰:庚,續(xù)也。用部庸下曰:庚,更事也。《列子》云:五年之後。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七年之後。從心之所念庚無是非。從口之所言庚無利害。皆假庚爲(wèi)更。今人分別平去二音。非古也。

從攴。丙聲。

段注古孟切。又古行切。古音在十部。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

「三老五更」,更即將也,即中更,上更等是也。[一]

更、庚皆訓(xùn)續(xù)。庚之本義究不可知,《說文》??(兵),漢有「更卒」,持干卒(干,《說文》有,??字後起)庚亦從干,兵也。漢有「率更令」,率,帥也;更,兵也;猶將軍也。敲更之更訓(xùn)續(xù)訓(xùn)改皆可。

「三老五更」,「五更」者,五個大將也,他說皆非(三老,三公;五更,五將,猶秦有中更、左更等稱)。

「三老五更」,「五更」者,五個大將也。[一]《禮記?文王世子》:「三老五更,羣老之席位焉」。鄭玄注:「三老五更,各一人,皆年更事致仕者也。」

白話解釋

更,改變。字形采用“攴”作邊旁,采用“丙”作聲旁。

字形解說

甲骨文「更」作「」,從攴、丙聲,像駕馬手執(zhí)之「鞭策」,是「鞭」之初文,卜辭多用為「鞭驅(qū)」之義。西周金文均作「」,從攴,從重、丙聲,聲符重疊,多用為「更續(xù)」之義;戰(zhàn)國文字凡有二類,金文、陶文、古璽文字,與篆文同形,並皆定形為從攴、丙聲,作上下結(jié)構(gòu)。郭店楚簡「更」字異體則改作左右結(jié)構(gòu),於丙下又踵益「口」形作「」。隸書既從篆文,復(fù)將丙與攴筆畫疊合,隸變作「更」,為楷書之所本。《說文?攴部》:「更,改也。從攴、丙聲。」從攴,表示與駕馭之事物相關(guān);從丙,表示音讀,因更續(xù)而有改變的意思,本義是改變。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更字的相關(guān)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92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264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210頁
4說文校箋第129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123頁,第24字
6說文今釋第439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753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176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638頁,第4字
10說文標(biāo)整第78頁,第7字
11標(biāo)注說文第128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958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3650頁【補遺】第16546頁
14通訓(xùn)定聲第3684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260頁【崇文】第1037頁
16說文句讀第371頁
17說文新證第241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143頁,第4字
19古字詁林第三冊,第649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335頁,第2字

更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more, still further, much more
  2. ferner, mehr, weiter, noch [+ Komparativ]"
  3. changer, modifier, plus, davantage, encore plus, bien que, même si, de nouveau, encore, cependant, comment se pourrait-il que...

更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更(甲骨文·商·??組) 甲骨文 ??組

更(甲骨文·商·??賓間) 甲骨文 ??賓間

更(甲骨文·西周·西周) 西周 甲骨文 西周

更(金文·西周·西周早期或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或中期

更(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更(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更(金文·戰(zhàn)國·戰(zhàn)國) 戰(zhàn)國 金文 戰(zhàn)國

更(簡·秦·青川木牘) 青川木牘

更(簡·秦·睡虎地) 睡虎地

更(簡·秦·岳麓書院) 岳麓書院

更(簡·秦·關(guān)沮) 關(guān)沮

更(簡·秦·里耶) 里耶

更(簡·漢·張家山) 張家山

更(石經(jīng)·唐·開成石經(jīng)) 石經(jīng) 開成石經(jīng)

更(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更(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更(傳抄·宋·汗簡) 傳抄 汗簡

更(傳抄·宋·古文四聲韻) 傳抄 古文四聲韻

更(傳抄·宋·集篆古文韻海)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更(傳抄·宋·古文四聲韻) 傳抄 古文四聲韻

更(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更(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