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字概述
〔束〕字拼音是shù 部首是一, 總筆畫是7畫。
〔束〕字是獨體字
〔束〕字倉頡碼是DL 五筆是GKII 86 、 SKD 98 四角號碼是50906 鄭碼是FJVV 中文電碼是2631 區位碼是4288。
〔束〕字的UNICODE是675F。 十進制為26463,UTF-32:0000675f,UTF-8:E6 9D 9F。
〔束〕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是一級漢字。
〔束〕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是常用字。
〔束〕字的異體字是 捒
束的筆順
束的意思
束
shùㄕㄨˋ基本解釋
①捆住,系。~縛?!b(整理行裝)。~發( fà )?!唛w。~手無策。
②量詞,用于捆在一起的東西。~修(十條干肉,原指學生送給老師的禮物,后指給老師的報酬)。
③聚集成一條的東西。光~。電子~。
④控制,限制。~身。無拘無~。
⑤事情的結末。收~。結~。
⑥姓。
詳細解釋
動詞
1.會意。從囗( weí )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繩索把木柴捆起來。本義:捆綁。
2.同本義bind; tie。
束,縛也。 —— 《說文》束帛戔戔。 —— 《易·賁》。子夏傳:“五匹為束。”束帛儷皮。 —— 《儀禮·士冠禮》。注:“十端也。”賄荀偃束錦。 —— 《左傳·襄公十九年》入束矢于朝。 —— 《周禮·大司寇》自行束脩以上。 —— 《論語》墻有茨,不可束也。 —— 《詩·鄘風·墻有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 ——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若業為吾所有,必高束焉。 —— 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束刃(捆扎兵器);束芻(捆成一束的干草);束戈卷甲(捆起兵器甲胄。謂繳械投降);束手(捆綁雙手);束火,束炬(扎火把);束手束腳(捆住手腳。形容膽子小,顧慮多);束竹(捆成束的竹子);束杖(捆起來的刑具);束載(捆物裝車)
3.約束;限制restrain; control。
強自取柱,柔自取束。 —— 《荀子·勸學》空名束壯士。 —— 李白《留別廣陵諸公》
檢束(檢點約束);束累(約束牽累);束躬(約束自己,檢點);束約(管束;控制);束持(約束持重);束制(約束克制)
4.收拾;整理arrange。
去者束裝以待期,妻子鶴望而計日。 —— 《三國志》注
束甲(卷起盔甲,輕裝急進。表示要決一死戰);束篋(收拾行裝);束兵秣馬(整頓軍隊,喂飽戰馬,形容準備戰斗);束囊(收拾行裝);束擔(收拾行李)
5.擱置lay on the shelf; leave aside; put on one side。
束書不觀,游談無根。 —— 蘇軾《李氏山房藏書記》
6.[名]∶姓。
量詞
◎把,小捆bundle; bunch。
生芻(草)一束。 —— 《詩·小雅·白駒》
一束花。
束
shùㄕㄨˋ詳細解釋
名
1.量詞。計算成束物品的單位。
一束鮮花。
2.聚集成一束的東西。
花束、光束。
3.姓。如晉代有束晳。
動
1.捆縛、捆扎。
以帶束腰、束緊。
2.限制、管制。
無拘無束、管束、約束、拘束。
3.整理、收拾。
《戰國策?燕策二》:“老婦不知長者之計,乃命公子束車制衣為行具。”宋?陸游〈蜀州大閱〉詩:“曉束戎衣一悵然,五年奔走遍窮邊?!?/span>
束裝。
束
shùㄕㄨˋ詳細解釋
1.聚集成條狀的物體。
花束、光束、電子束。
2.捆縛;捆扎。
束緊、束腰、束手無策、束手就擒。
3.限制;管制。
約束、管束、拘束、束縛。
4.〈書〉整理;收拾。
束裝、束載。
5.量詞。用于計算成束的物品。
一束鮮花、買了三束沖天炮。
6.姓。
束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26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512頁,第12字
標點整理本: 第458頁,第11字
音《唐韻》:書玉切;《集韻》、《韻會》:輸玉切;《正韻》:式竹切,??音?。
《說文》:縛也。〔徐曰〕束薪也。
《詩?周南》:白茅純束。
例又,五疋爲束。
《禮?雜記》:納幣一束。
例又,五十矢爲束。
《詩?周頌》:束矢其搜。
例又,脯十脡曰束。
《穀梁傳?隱元年》:束脩之肉,不行境中。
例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束州,趙地。又,姓。
《統譜》:望出南陽,漢疏廣後,避難攺爲束。
音又,《韻會》:春遇切;《周禮註》〔疏〕:詩注切,??音戍──約也。
《周禮?司約》〔註〕:言語之約束。約音要。
《史記?漢高紀》:待諸侯至,定要束耳。
音又,葉所律切,音率。蔡邕〈筆賦〉:削文竹以爲管,如桼絲之纏束;形條搏以直端,染元黃以定色。
例從木、從口,與朿別。
注解
〔束〕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束〕字拼音是shù,獨體字,可拆字為囗、木、;、??、八。
〔束〕字造字法是會意。從囗( weí )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繩索把木柴捆起來。本義是捆綁。
〔束〕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shù] ⑴ 捆住,系⑵ 量詞,用于捆在一起的東西⑶ 聚集成一條的東西⑷ 控制,限制⑸ 事情的結末⑹ 姓。
束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六下反切書玉切頁碼第201頁,第6字續丁孫
束
縛也。從囗、木。凡束之屬皆從束。
附注徐鍇繫傳:「束薪也。囗音圍,象纏?!估钚⒍ā都坠俏淖旨尅罚骸福ㄊ┫竽议依ㄆ鋬啥酥巍隇榉彩`之偁。」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十二反切施録反頁碼第514頁,第5行,第1字述
縛也。從囗、木。凡束之屬,皆從束。
鍇注臣鍇曰:「束薪也。囗音圍,象纏?!痘茨献印泛衫s束薪者曰:『九方堙?!粫?。」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六下反切書玉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102頁,第2字許惟賢第486頁,第6字
縛也。
段注《糸部》曰:縛,束也。是爲轉注?!兑S記》曰: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
從囗木。
段注囗音韋,回也。詩言束薪,束楚,束蒲,皆囗木也。書玉切。三部。
凡束之屬皆從束。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朱一意。
白話解釋
束,捆綁。字形采用“囗、木”會義。所有與束相關的字,都采用“束”作邊旁。
字形解說
甲骨文字或作「」,像縱橫束縛之形;或作「」,像束絲貌;或作「」,像囊袋兩端捆縛的樣子。金文或作「」,當是甲骨文「」之直豎形;或作「」,即甲文「」變方筆為圓筆之形。戰國文字據「」、「」作「」、「」,或省筆或不省。篆文又依此形體而誤以為從囗、從木,隸書、楷書則據篆文定體。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束字的相關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397頁,第3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510頁,第1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96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55頁,第9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46頁,第15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878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528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300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297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56頁,第9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52頁,第2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029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6394頁【補遺】第16938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513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529頁【崇文】第211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807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512頁,第1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六冊,第116頁,第3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612頁,第2字 |
束字的翻譯
- bind, control, restrain; bale
- binden, schnüren (V)
- lier, réprimer, attacher, (classificateur pour les bouquets)?
束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賓組
商 甲骨文 何組
商 甲骨文 無名組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楚〔戰國〕 簡 新蔡葛陵
楚〔戰國〕 簡 郭店
秦 簡 睡虎地
漢 簡 張家山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宋 傳抄 汗簡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