杧字概述
〔杧〕字拼音是máng 部首是木, 總筆畫是7畫。
〔杧〕字是左右結(jié)構(gòu)
〔杧〕字倉(cāng)頡碼是DYV 五筆是SYNN 四角號(hào)碼是40910 鄭碼是FSH
〔杧〕字的UNICODE是6767。 十進(jìn)制為26471,UTF-32:00006767,UTF-8:E6 9D A7。
〔杧〕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是三級(jí)漢字。
〔杧〕字的異體字是 芒
杧的意思
杧
mángㄇㄤˊ基本解釋
◎〔~果〕 常綠喬木,生長(zhǎng)在熱帶。果實(shí)也叫杧果,橢圓形,果肉黃色,味美多汁,可食。 又作“芒果”。
杧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40頁(yè),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18頁(yè),第20字
標(biāo)點(diǎn)整理本: 第986頁(yè),第21字
音《唐韻》:莫郎切;《集韻》、《正韻》:謨郎切,??音忙。
《說文》:芒,草端也。
《玉篇》:稻麥芒也。
《周禮?地官?稻人》:澤草所生,種之芒種?!苍]〕芒種,稻麥也。
《易林》:夏麥????,霜擊其芒。
例又,大貌。
《詩(shī)?商頌》:宅殷土芒芒。
例又,多貌。束皙〈補(bǔ)亡〉詩(shī):芒芒其稼。
例又,罷倦貌。
《孟子》:芒芒然歸。
例又,光芒。
《晏子?諫上篇》:列舍無次,變星有芒。
《史記?天官書》作作有芒。
例又,《禮?月令》:其神句芒。
例又,草名。
《爾雅?釋草》:葞,春草。〔註〕一名芒草。
《山海經(jīng)》:姦山有木,狀如棠,赤葉,名曰芒草,可以毒魚。
例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沛郡芒。〔註〕世祖更名臨睢。
例又,水名?!词裰?後主傳〉:姜維率衆(zhòng)至芒水。
例又,門名。
《水經(jīng)注》:穀水逕淸陽(yáng)門,亦曰芒門。
例又,姓。
《史記?秦本紀(jì)》:擊芒卯華陽(yáng),破之。〔註〕芒卯,魏將。
例又,通茫。
《詩(shī)?商頌》:洪水芒芒。陸機(jī)〈歎逝賦〉:嗟予今之方殆,何視天之芒芒。
例又,通邙。
《後漢?恭王祉傳》:葬于洛陽(yáng)北芒。
例又,通鋩。
《後漢?陳忠傳》:氣洩針芒。張載〈七命〉:建雲(yún)髦,啓雄芒。〔註〕芒,鋒刃也。
音又,《唐韻》、《集韻》、《類篇》、《韻會(huì)》??武方切,音亡──義同。
音又,呼光切,讀作荒。
《爾雅?釋天》:太歲在巳曰大芒落。
《莊子?至樂篇》:芒平芴乎,而無從出乎。
音又,《集韻》:虎晃切,音慌──昏也。
音又,《韻補(bǔ)》:母朗切,讀作莽?!吹啦馗琛担河裉摴?fàn)女像,高會(huì)通冥想;二曜無停暉,明眞煥雲(yún)芒。
注解
〔芒〕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芒〕字拼音是máng,上下結(jié)構(gòu),可拆字為艸、亡,五行屬木。
〔芒〕字造字法是形聲。從艸,亡聲。本義是谷類植物種子殼上或草木上的針狀物。
〔芒〕字的漢語(yǔ)字典解釋:㈠ [máng] ⑴ 某些禾本科植物種子殼上的細(xì)刺⑵ 像芒的東西⑶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細(xì)長(zhǎng)有尖,葉除可作綠籬和布置庭園外,又可作造紙?jiān)虾途幙棽菪?,嫩葉可做牛的飼料。
杧字的翻譯
- mango (Mangifera ind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