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制 字帖

méi ㄇㄟˊ

木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6885
漢語字典

木部

11畫

7畫

左右結構

mei

méi

形聲字

STXU 86 、 STXY 98

DOWY

FMZY

48957

2734

3523

6885

[12343155414] 橫、豎、撇、點、撇、橫、豎折/豎彎、橫折鉤、點、橫、點

梅字概述

折疊展開

〔梅〕字拼音是méi 部首是木, 總筆畫是11畫。

〔梅〕字是左右結構 五行屬木。

〔梅〕字倉頡碼是DOWY 五筆是STXU 86 、 STXY 98 四角號碼是48957 鄭碼是FMZY 中文電碼是2734 區位碼是3523

〔梅〕字的UNICODE是6885。 十進制為26757,UTF-32:00006885,UTF-8:E6 A2 85。

〔梅〕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一級漢字

〔梅〕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常用字

〔梅〕字的異體字是

梅的筆順

折疊展開

梅的意思

折疊展開

méiㄇㄟˊ

基本解釋

落葉喬木,品種很多,性耐寒,初春開花,有白、紅等顏色,分五瓣,香味很濃,果實球形,味酸。~花。~子。

姓。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木,每聲。本義:楠木。

2.同本義nanmu(Phoebe zhennan)

其木多梅梓。 —— 《山海經·中山經》有條有梅。 —— 《詩·秦風·終南》墓門有梅。 —— 《詩·陳風·墓門》。按,子青不可食。

3.梅樹 Japanese apricot; plum。薔薇科,落葉喬木,少有灌木。早春開花,后生葉芽。花以白色、淡紅色為主。氣味清香。核果近球形,未熟時為青色,成熟后一般呈黃色,味極酸。

靈山其木多桃李梅杏。 —— 《山海經·中山經》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 —— 清· 龔自珍《病梅館記》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

4.梅:這里指梅的枝干。以……為固定結構,至今延用,在此可不譯。以,介詞;為,動詞。直、正:直為不曲,正為不斜。欹:傾斜、歪。景:景致,文中指可供人觀賞的形態。姿、景、態(形態),均為中性詞,在文中均用作褒義詞。則:就,承接連詞)。又如:梅圃(種植梅樹的園地);梅屏(成排如屏的梅樹);梅溪(旁植梅樹的溪水。

5.梅樹的果實,稱酸果,即酸梅子plum

摽有梅。 —— 《詩·召南·摽有梅》。陸疏:“杏類也。”

梅仁(梅實之仁);梅瓜(以梅子汁腌制的瓜);梅汁(梅子制成的調味汁液或飲料);梅林止渴(猶言望梅止渴)

6.梅樹的花 plum blossom。也指臘梅科的臘梅花。如:梅英(梅花);梅亭(觀賞梅花的亭閣);梅骨(梅花的風骨)

7.節候名 the rainy season。如:梅天(梅雨時節的天氣);梅月(農歷四月,亦泛指梅雨季節);梅風(黃梅季節的風)

8.通“”。馬鞭horsewhip

穆王七梅,夫何為周流? —— 《楚辭·天問》

9.通“berry

入榛薄,食薦梅。 —— 《淮南子·覽冥》

10.姓。

méiㄇㄟˊ

詳細解釋

1.植物名。薔薇科櫻屬,落葉喬木。性耐寒,葉卵形,早春開花,花瓣五片,色紅或白。果實味酸,可食。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2.姓。宋代有梅堯臣,明代有梅鼎祚。

méiㄇㄟˊ

詳細解釋

1.植物名。落葉喬木。性耐寒,樹高可達5-6公尺,枝細長尖刺,葉呈卵形,花瓣五片,于早春開花,花瓣多為紅或白色,果實味酸可食。

2.姓。

梅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61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528頁,第8

標點整理本: 第474頁,第5

古文: 杲 、 槑

唐韻》:莫杯切;《集韻》、《正韻》:模杯切;《韻會》:謀杯切,??音枚──或作槑、楳,亦作??
說文》:枏也。
爾雅?釋木》:梅枏。陸璣條梅疏:似豫章大木也。又,《書?說命》:若作和羹,汝惟鹽梅。
禮?內則》:梅諸。
名物疏》:陸璣所釋有條有梅,自是枏木似豫章者。豫章,大樹可以爲棺舟者也。和羹之梅,籩實之乾?,似杏實酢者也。

又,《爾雅?釋木》:時,英梅。〔註〕雀梅。

又,《爾雅?釋木》:朹槧梅。〔註〕狀如梅,子赤色,似小柰,可食。

又,《??》:江、湘、兩浙四五月閒,梅欲黃落,則水潤土溽,蒸鬱成雨,謂之梅雨。
四時纂要》:閩人以立夏後逢庚入梅,芒種後逢壬出梅。

又,楊梅,果名。
越郡志》:會稽楊梅爲天下之奇。

又,梅梅,猶昧昧,居喪之容也。
禮?玉藻》:視容瞿瞿梅梅。

又,州名,屬廣東。
南宋地理志》:改敬州爲梅州。

又,姓。
廣韻》:出汝南。漢梅福,梅鋗。

又,《集韻》:?罪切,音浼──亦姓也。

注解

〔梅〕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梅〕字拼音是méi,左右結構,可拆字為木、每,五行屬

〔梅〕字造字法是形聲。從木,每聲。本義是楠木。

〔梅〕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méi] ⑴ 落葉喬木,品種很多,性耐寒,初春開花,有白、紅等顏色,分五瓣,香味很濃,果實球形,味酸⑵ 姓。

梅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整理。梅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梅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六上反切莫桮切頁碼179頁,第10

異體????

梅枏也。可食。從木每聲。

楳或從某。

附注段玉裁注:「《召南》之『梅』,今之酸果也;《秦》、《陳》之『梅』,今之楠樹也。」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十一反切莫堆反頁碼442頁,第7行,第1

楳枏也,可食。從木毎聲。

反切………頁碼442頁,第7行,第2

或從某。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六上反切莫桮切古音第一部頁碼954頁,第2許惟賢421頁,第3

楳枏也。可食。從木。每聲。

段注莫桮切。古音在一部。按《釋木》曰:梅,枏也。毛《詩?秦風》、《陳風》傳皆曰:梅,枏也。與《爾雅》同。但《爾雅》、《毛傳》皆謂楩枏之枏。毛公於《召南》摽有梅,《曹風》其子在梅,《小雅?四月》侯栗侯梅,無傳。而秦,陳乃訓爲枏。此以見《召南》等之梅與秦,陳之梅判然二物。《召南》之梅今之酸果也。秦陳之梅今之楠樹也。楠樹見於《爾雅》者也。酸果之梅不見於《爾雅》者也。樊光釋《爾雅》曰:荊州曰梅。楊州曰枏。益州曰赤楩。孫炎釋《爾雅》曰:荊州曰梅。楊州曰枏。陸機疏草木曰:梅樹皮葉似豫樟。皆謂楠樹也。枏亦名梅。後世取梅爲酸果之名。而梅之本義廢矣。郭釋《爾雅》乃云似杏,實酢。篇,韻襲之。轉謂酸果有枏名。此誤之甚者也。然則許以枏梅二篆廁諸果之閒。又云可食。豈非始誤與。曰此淺人所改竄也。如許謂梅,酸果。其立文當先梅篆,云酸果也。次枏篆,云梅也。棃杏李桃等不云可食。何必獨云可食哉。許意某爲酸果正字。故某篆解云酸果也。從木從甘。其字當本廁??下杏上。而枏梅二篆當本廁諸木名之閒。淺人易其處。又增竄其文耳。以許書律羣經。則凡酸果之字作梅,皆假借也。凡某人之字作某,亦皆假借也。假借行而本義廢。固不可勝數矣。

或從某。

段注某聲。《召南?釋文》曰:《韓詩》作楳。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

枏木,可食之梅當作「某」,故「可食」二字可刪,段氏妄加也[一]。

《說文》云:「枏也,可食」,案可食之梅實為某字,與梅不同,「可食」二字段氏謂是「淺人所改竄」,是也,[一]「可食」二字非段氏所加,當依錢氏所記。

白話解釋

梅,楠,酸果。可食。字形采用“木”作邊旁,“每”是聲旁。

梅字的相關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54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454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356頁
4說文校箋第223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221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773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35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97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130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39頁,第10字
11標注說文第222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1779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5720頁【補遺】第16844頁
14通訓定聲第808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463頁【崇文】第1849頁
16說文句讀第699頁
17章授筆記第235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741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557頁,第7字

梅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plums; prunes; surname
  2. Mei (Eig, Fam)?, Prunus mume (lat)? (Eig, Bio)?, Ume (Eig, Bio)?, asiatische Pflanze, ?hnelt Aprikose

梅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梅(石經·唐·開成石經) 石經 開成石經

梅(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梅(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梅(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梅(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