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制 字帖

gěng ㄍㄥˇ

木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6897
漢語字典

木部

11畫

7畫

左右結構

geng

gěng

形聲字

SGJQ 86 、 SGJR 98

DMLK

FAKO

41946

2739

2503

6897

[12341251134] 橫、豎、撇、點、橫、豎、橫折、橫、橫、撇、捺

?

梗字概述

折疊展開

〔梗〕字拼音是gěng 部首是木, 總筆畫是11畫。

〔梗〕字是左右結構 五行屬木。

〔梗〕字倉頡碼是DMLK 五筆是SGJQ 86 、 SGJR 98 四角號碼是41946 鄭碼是FAKO 中文電碼是2739 區(qū)位碼是2503

〔梗〕字的UNICODE是6897。 十進制為26775,UTF-32:00006897,UTF-8:E6 A2 97。

〔梗〕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一級漢字

〔梗〕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次常用字

〔梗〕字的異體字是 ?

梗的筆順

折疊展開

梗的意思

折疊展開

gěngㄍㄥˇ

基本解釋

植物的枝或莖。菜~子。

直,挺立。~著脖子。

正直,直爽。~直。

阻塞,妨礙。~塞( sè )。~阻。心肌~死。

大略。~概。

有刺的草木。~榆(刺榆)。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木,更聲。本義:一種樹。

2.刺榆(Hemiptelea davidii)的古名David hemiptelea

梗,山枌榆。莢可為蕪荑也。 —— 《說文》。按,葉小于常榆,刺如柘刺,其木堅韌,中犢車材,即詩之山有樞。

3.有刺的草木spiny plant

凡草木刺人,自關而東,或謂之梗。 —— 《西京賦》梗木為之靡拉。 —— 《方言三》

梗林(多刺的林叢);梗莽(荊棘草莽);梗刺(草木莖上有刺針)

4.草本植物的枝莖stalk

桃梗土偶。 —— 《戰(zhàn)國策·秦策》今求柴胡桔梗于沮澤。 —— 《戰(zhàn)國策·齊策》

菠菜梗;梗子(植物的枝或莖);荷梗;芹菜梗。

動詞

1.阻塞;阻礙obstruct; hinder

元惡未黜,天邑猶梗。 —— 《梁書·高帝紀》是時道路梗澀,人懷危懼,承每遇艱險,處之夷然。 —— 《晉書·王承傳》

梗澀(阻塞難通);梗化(阻塞教化;妨礙管教);梗滯(阻塞);梗拒(阻攔拒絕);梗沮(阻擾;干擾);梗礙(阻塞)

2.假借為“”。抵御;抗拒resist

梗命(抗命);梗寇(作梗御寇);梗驁(亦指桀驁不馴的人)

3.挺直 stiffen; straighten。如:梗著脖子。

鳳姐聽了,把頭一梗。 —— 《紅樓夢》

4.通“”。食留咽中choke with food

誰生厲階,至今為梗。 —— 《詩·大雅·桑柔》

形容詞

1.耿直,剛正upright

子文都,性梗直,仕 周,為右侍上士。 —— 《北史·汝陰王天賜傳》附 修義

梗梗(正直堅定的樣子);梗令之人(梗直的人);梗野(率直粗魯)

2.強硬;兇猛strong; violent

梗,猛也。 —— 《方言二》鋤其強梗。 —— 《淮南子·原道》

梗化(強硬);梗悍(強橫);梗強(強橫兇暴)

3.大略broad

略舉其梗概。 —— 左思《吳都賦》。注:“粗言也。”概,略也。 —— 《方言十三》

梗概;梗跡(隱約細微的行跡)

gěngㄍㄥˇ

詳細解釋

讀音chành, 擴張。

gěngㄍㄥˇ

詳細解釋

1.植物的枝莖。

《戰(zhàn)國策?齊策三》:“吾西岸之土也,土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唐?杜甫〈舟中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審〉詩:“鳴螀隨泛梗,別燕起秋菰。”

花梗、菜梗。

2.大概。

《文選?張衡?東京賦》:“故粗為賓言其梗概如此。”

梗概。

1.阻塞。

《北史?卷六七?令狐整傳》:“先是州縣生梗,長吏多不得之官,寄政于總管府。”《聊齋志異?卷一一?陳云棲》:“音耗遂梗,久不如黃省問。”

從中作梗。

2.向上挺直。

《紅樓夢?第二三回》:“鳳姐聽了,把頭一梗。”

剛正直爽。

梗直、風骨梗正。

詳細解釋

1.草本植物的枝莖。陸?也作“梗兒”。

花梗、高粱梗、空心菜梗。

2.挺直。

梗著脖子。

3.阻礙;妨礙。

橫梗、從中作梗。

4.大略。

梗概、梗略。

5.直爽。

梗直。

6.臺?有趣的題材或橋段。

老梗。

梗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63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529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475頁,第1

唐韻》、《廣韻》、《集韻》、《類篇》、《正韻??古杏切,音鯁。
說文》:山枌榆,有朿,莢可爲蕪荑者。

又,病也。
詩?大雅》:至今爲梗。

又,禦??曰梗。
周禮?天官》:女祝以時招梗,禬禳以除時疾。

又,《爾雅?釋詁》:梗,正直也。

又,揚子《方言》:梗,略也;梗槩,大略也。

又,草木刺人爲梗。張衡〈西京賦〉:梗木爲之靡拉。

又,枝梗。
戰(zhàn)國策》:桃梗土偶。

又,土梗,非眞物也。
莊子?田子方》:吾所學者,直土梗耳。

又,猛也。
方言》:韓趙之閒曰梗。
淮南子?原道》:鋤其強梗。

注解

〔梗〕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梗〕字拼音是gěng,左右結構,可拆字為木、更,五行屬

〔梗〕字造字法是形聲。從木,更聲。本義是一種樹。

〔梗〕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gěng] ⑴ 植物的枝或莖⑵ 直,挺立⑶ 正直,直爽⑷ 阻塞,妨礙⑸ 大略⑹ 有刺的草木

梗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整理。梗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梗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六上反切古杏切頁碼183頁,第32續(xù)

??

異體

??山枌榆。有朿,莢可爲蕪夷者。從木?聲。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十一反切根杏反頁碼456頁,第2行,第1

??山枌榆,有朿,莢可爲蕪荑也。從木更聲。

鍇注臣鍇曰:「朿音刺,蕪荑即榆莢所爲也。」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六上反切古杏切古音第十部頁碼987頁,第2許惟賢435頁,第8

??山枌榆,有朿。

段注山枌榆,又枌榆之一穜也。有朿。故名梗榆。卽《齊民要術》所謂刺榆者也。《方言》。凡草木刺人,自關而東或謂之梗。郭注。今云梗榆是也。

莢可爲蕪荑也。

段注荑當作夷。《爾雅》、《急就篇》皆不從艸。《釋木》。無姑,其實夷。郭云:無姑,姑榆也。生山中。莢圓而厚(莢各本作葉,《急就篇》注引不誤)。剝取皮。合漬之。其味辛香。所謂蕪夷。按《齊民要術》分姑榆,刺榆,山榆爲三。云刺榆木甚堅肕。山榆可以爲蕪夷。依許說則刺榆山榆一物也。賈氏言種植皆得諸目驗。豈許有未諦與。姑榆卽《周禮》之橭。杜子春作枯榆。鄭注《周易?大過》曰:枯音姑。謂無姑,山榆。《廣雅》。山榆,母估也。是則山枌榆卽《爾雅》無姑之證。

從木。?聲。

段注古杏切。古音在十部。按梗引伸爲凡柯莖骾刺之偁。

白話解釋

梗,山榆樹。有刺,榆樹長的莢果可作蕪夷。字形采用“木”作邊旁,“更”是聲旁。

梗字的相關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62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467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364頁
4說文校箋第230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226頁,第20字
6說文今釋第796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395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054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165頁,第5字
10說文標整第143頁,第9字
11標注說文第229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1835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5850頁【補遺】第16867頁
14通訓定聲第3687頁,第6字
15說文義證第479頁【崇文】第1913頁
16說文句讀第721頁
17古字詁林第五冊,第810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568頁,第2字

梗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stem of flower, branch of plant
  2. eind?mmen, St?ngel (S)
  3. ronces, obstacle, opiniatre

梗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梗(簡·秦·睡虎地) 睡虎地

梗(石經·唐·開成石經) 石經 開成石經

梗(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梗(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梗(傳抄·宋·集篆古文韻海)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梗(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梗(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