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筆順
法的意思
法
fǎㄈㄚˇ基本解釋
①體現(xiàn)統(tǒng)治階級(jí)的意志,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則。~辦。~典。~官。~規(guī)。~律。~令。~定。~場。~理。~紀(jì)。~盲。~人(“自然人”的對(duì)稱。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義獨(dú)立參與民事活動(dòng),享有民事權(quán)利和承擔(dān)法律義務(wù)的社會(huì)組織)。~制。~治。犯~。守~。合~。憲~(國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遙~外。
②處理事物的手段。辦~。設(shè)~。手~。寫~。
③仿效。效~。
④標(biāo)準(zhǔn),規(guī)范,可仿效的。~式。~帖。
⑤佛家的道理。佛~。~號(hào)。~輪。~像。~門。
⑥道家佛家的所謂拿妖捉怪的技術(shù)。~師。~器。~事。
⑦指“法國”~文。~式大菜。
⑧姓。
詳細(xì)解釋
名詞
1.會(huì)意。從“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從“廌”( zhì ),即解廌,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據(jù)說,它能辨別曲直,在審理案件時(shí),它能用角去觸理曲的人。基本義:刑法;法律;法度。
2.同基本義act; law passed by legislative body; penal law; law。
灋,刑也。平之如水。從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去,會(huì)意。 —— 《說文》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易·蒙》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書·呂刑》法者,刑罰也。所以禁強(qiáng)暴也。 —— 《鹽鐵論·詔圣》殺戮禁誅謂之法。 —— 《管子·心術(shù)》禮者禁于將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大戴禮記》失期,法當(dāng)斬。 —— 《史記·陳涉世家》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度則悖。 —— 《呂氏春秋·察今》
合法;犯法;法禁(刑法和禁令)
3.法令;規(guī)章;制度rules and regulations。
漢法令非行也。 —— 漢· 賈誼《治安策》
法日(制度規(guī)定的日子)
4.標(biāo)準(zhǔn);模式norm; standard; model。
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 宋· 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
法戒(楷式和監(jiān)戒)
5.方法;辦法method。
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 —— 《孫子·九變》其法,用膠泥刻字。 —— 宋· 沈括《夢(mèng)溪筆談·活板》古法采草藥多用二月八月。 —— 《夢(mèng)溪筆談·采草藥》
用法;分類法;法套(辦法);法兒(法子;辦法)
6.法拉,電容的MKS制實(shí)用單位,等于電容器極板上充以1庫侖電量后兩板間的電壓為1伏特時(shí)的電容farad。
7.尊稱佛家的事物Buddhist。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 ——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法施(以佛法度人);法嗣(佛教稱繼承衣缽的弟子為法嗣。后亦泛指繼承人);法界(佛教指整個(gè)現(xiàn)象界);法華(佛經(jīng)名。《妙法蓮華經(jīng)》的簡稱。佛教主要經(jīng)典之一)
8.中國戰(zhàn)國時(shí)期一重要學(xué)派名Fa school。
雜家者流,蓋出于議官。兼儒、墨,合名、法。 —— 《漢書》
9.法術(shù),即用念咒、畫符等勝敵或驅(qū)邪的迷信手法 magic arts。
仗劍作法
10.法國的簡稱France。
余聞法人好勝。 —— 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11.姓。
動(dòng)詞
1.合法be within the law。
其于諸侯之求索也,法則聽之,不法則距之。 —— 《韓非子·八奸》
2.效法follow the example of。
則文王不足法與? —— 《孟子·公孫丑上》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韓非子·五蠹》法其所以為法。 —— 《呂氏春秋·察今》垂諸文而為后世法。 —— 唐· 韓愈《答李翊書》
法常可(效法通常的做法。常可,指舊制度);法天(效法自然和天道);法古(效法古代);法循(效法遵循)
3.守法abide by the law。
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 —— 柳宗元《封建論》
4.依法處治punish according to law。
[商鞅]將法太子。 —— 《史記·商君列傳》
法
1fǎㄈㄚˇ詳細(xì)解釋
名
1.律令。
《韓非子?定法》:“法者,憲令著于官府。”
法令、法律。
2.制度。
《禮記?曲禮下》:“祭祀之禮,居喪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國之故,謹(jǐn)修其法而審行之。”
3.范式、原則。
文法、語法。
4.途徑。
方法、辦法。
5.佛、道等的道理。
《五燈會(huì)元?卷六?谷山藏禪師》:“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
佛法、法壇。
6.方術(shù)、技巧。
道士作法、魔法。
7.法國的簡稱。舊音ㄈㄚˋ fà。
中法戰(zhàn)爭、英法戰(zhàn)爭。
8.姓。如漢代有法雄。
動(dòng)
◎仿效。
《周易?系辭上》:“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shè)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效法。
形
1.可為法則的。
法書、法帖。
2.屬于佛家的。
法衣、法號(hào)。
法
2fāㄈㄚ詳細(xì)解釋
◎在“沒法兒”、“想個(gè)法兒”等語詞中的音讀。
法
3fáㄈㄚˊ詳細(xì)解釋
◎參見“法子”條。
法
1fǎㄈㄚˇ詳細(xì)解釋
1.國家按制度訂定強(qiáng)制實(shí)施的法律、法令等的統(tǒng)稱。
憲法、法定、繩之以法、違法亂紀(jì)。
2.規(guī)范;標(biāo)準(zhǔn)。
法帖、法式、成法、取法乎上。
3.途徑;方法。
辦法、設(shè)法、如法炮制、用法簡便。
4.仿效;效法。
法天地、法其精髓、師法古人。
5.合法的;守法的(用在否定詞之后)。
非法所得、不法之徒。
6.指佛教的教義;法規(guī)。
佛法、弘法、法事、現(xiàn)身說法。
7.指道士、巫師等畫符念咒之類的手段。
斗法、仗劍作法。
8.指法國。(英France)
法語、法文。
9.量詞。法拉的簡稱。用于計(jì)算電容。1個(gè)電容器充以1庫侖的電量,電位升高1伏特,其電容量為1法。(法拉,英farad)
10.姓。
法
2fáㄈㄚˊ詳細(xì)解釋
◎參見【法子】。
法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72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616頁,第11字
標(biāo)點(diǎn)整理本: 第563頁,第15字
古文: 佱 、 灋 、 ??
音《唐韻》:方乏切;《集韻》、《韻會(huì)》:弗乏切,??翻入聲。
《爾雅?釋詁》:法,常也。
《釋名》:法,偪也,偪而使有所限也。
《禮?月令》:乃命太史守典奉法。〔註〕法,八法也。
例又,制度也。
《禮?曲禮》:謹(jǐn)修其法而審行之。
例又,禮法也。
《孝經(jīng)?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例又,??法也。
《書?呂??》:惟作五虐之??曰法。
例又,象也。
《文心雕龍?書記篇》:申憲述兵,則有律令法制。法者,象也──兵謀無方,而奇正有象,故曰法。
例又,效法也。
《易?繫辭》:崇效天,??法地。
例又,執(zhí)法,星名。
《史記?天官書》〔註〕:端門次東第一星爲(wèi)左執(zhí)法,廷尉之象;端門西第一星爲(wèi)右執(zhí)法,御史大夫之象。
例又,姓。
《後漢?法雄傳》:齊襄王法章之後。
音又,《韻補(bǔ)》葉敷弗切,音拂。揚(yáng)子《太??經(jīng)》:陽氣高,縣厥法;物仰其墨,莫不被則。
音又,葉芳未切,音廢。歐陽修〈銘〉注:奕奕明堂,萬邦從祀;豈無臣工,爲(wèi)予執(zhí)法。
注解
〔法〕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法〕字拼音是fǎ,左右結(jié)構(gòu),可拆字為氵、去,五行屬水。
〔法〕字造字法是會(huì)意。從“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從“廌”( zhì ),即解廌,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據(jù)說,它能辨別曲直,在審理案件時(shí),它能用角去觸理曲的人。基。本義是刑法;法律;法度。
〔法〕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fǎ] ⑴ 體現(xiàn)統(tǒng)治階級(jí)的意志,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則⑵ 處理事物的手段⑶ 仿效⑷ 標(biāo)準(zhǔn),規(guī)范,可仿效的⑸ 佛家的道理⑹ 道家佛家的所謂拿妖捉怪的技術(shù)⑺ 指“法國”⑻ 姓。
法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十上反切方乏切頁碼第326頁,第3字續(xù)丁孫
灋
異體??
??也。平之如水,從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去。
法
異體?
今文省。
佱
古文。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十九反切方乏反頁碼第801頁,第3行,第1字述
刑也,平之如水。從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
鍇注臣鍇曰:「會(huì)意。」
反切………頁碼第801頁,第4行,第1字述
今文灋字。
反切………頁碼第801頁,第4行,第2字述
古文。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十上反切方乏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1877頁,第1字許惟賢第820頁,第3字
?也。
段注?者,罰辠也。易曰:利用?人。以正法也。引伸爲(wèi)凡模笵之偁。《木部》曰:模者,法也。《竹部》曰:笵者,法也。《土部》曰:??者,鑄器之法也。
平之如水。從水。
段注說從水之意。張釋之曰:廷尉,天下之平也。
廌所?觸不直者去之。從廌去。
段注下廌字今依《韻會(huì)》補(bǔ)。此說從廌去之意。法之正人,如廌之去惡也。方乏切。八部。
今文省。
段注許書無言今文者。此葢隸省之字。許書本無。或增之也。如《艸部》本有?無折。
古文。
法字的相關(guān)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641頁,第4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811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619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415頁,第15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387頁,第12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398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388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4791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063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biāo)整 | 第254頁,第9字 |
11 | 標(biāo)注說文 | 第402頁,第8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3344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9678頁【補(bǔ)遺】第17468頁 |
14 | 通訓(xùn)定聲 | 第589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838頁【崇文】第334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340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742頁,第2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八冊(cè),第509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923頁,第1字 |
法字的翻譯
- law, rule, regulation, statute; France, French
- Gesetz, Recht (S)?, Methode (S)
法的字源字形
秦 簡 岳麓書院
漢 簡 張家山
漢 石經(jīng) 熹平石經(jīng)
唐 石經(jīng) 開成石經(jīng)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