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制 字帖

āo áo ㄠˊ

灬部 共14畫 上下結構 U+71AC
漢語字典

灬部

14畫

10畫

上下結構

ao

āo áo

形聲字

GQTO

GKF QKF

CIMU

58334

3581

1630

71AC

[11215331344444] 橫、橫、豎、橫、橫折鉤、撇、撇、橫、撇、捺、點、點、點、點

?

熬字概述

折疊展開

〔熬〕字拼音是āo,áo 部首是灬, 總筆畫是14畫。

〔熬〕字是上下結構 五行屬火。

〔熬〕字倉頡碼是GKF QKF 五筆是GQTO 四角號碼是58334 鄭碼是CIMU 中文電碼是3581 區位碼是1630

〔熬〕字的UNICODE是71AC。 十進制為29100,UTF-32:000071ac,UTF-8:E7 86 AC。

〔熬〕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一級漢字

〔熬〕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次常用字

〔熬〕字的異體字是 ?

熬的筆順

折疊展開

熬的意思

折疊展開

1āo

基本解釋

烹調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白菜。

詳細解釋

動詞

1.(詞源見 áo 聲) 把蔬菜等加水并放在文火上煮 stew。如:熬白菜;熬豆腐。

2.另見 áo。

2áoㄠˊ

基本解釋

久煮。~粥。~藥。

忍受,耐苦支持。煎~。~夜。~煉。

同“”。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火,敖聲。本義:煎干;炒干。

2.同本義extract sth. by heating

熬,干煎也。 —— 《說文》熬,火干也。以火而干五谷之類。 —— 《方言七》淳熬。 —— 《禮記·內則》設熬。 —— 《周禮·小祝》何物中長食?胡麻慢火熬。 —— 王建《隱者居》

熬谷(干炒過的谷物);熬稃(爆米花)

3.用小火慢煮stew; boil

太宗遣使取熬糖法。 —— 《新唐書·摩揭陀傳》

熬粥(慢火煮粥);熬湯(煮物制湯)

4.忍受;忍耐;堅持drag on; hold out

我心兮煎熬。 —— 《楚辭·怨上》二則口渴難熬。 —— 《水滸》

熬不住(忍耐不了);熬不過苦刑。

5.另見 āo。

1áoㄠˊ

詳細解釋

1.用小火慢煮、干煎。

漢?揚雄《方言?卷七》:“凡以火而干五谷之類,自山而東,齊、楚以往,謂之熬。”《周禮?地官?舍人》:“喪紀,共飯米,熬谷。”

熬藥。

2.勉強忍耐。

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熬永夜閑描那花樣子,挨長日頻拈我這繡針兒。”《三國演義?第一六回》:“虧得那馬是大宛良馬,熬得痛,走得快。”

熬夜。

2āo

詳細解釋

一種烹調方法,即將食物放入水里燜煮。

熬白菜、熬高湯、熬豆腐。

1áoㄠˊ

詳細解釋

1.用文火慢慢煮。

熬粥、熬鹽、熬藥、熬豆漿。

2.比喻勉強忍受著度過。

熬夜、熬了大半輩子、苦日子熬到頭了。

3.姓。

2áoㄠˊ

詳細解釋

烹調方法,把蔬菜或魚肉等放在水里煮。

熬芋頭、熬魚頭、熬排骨。

熬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巳集中 部首:火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25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680頁,第41

標點整理本: 第631頁,第11

唐韻》:五牢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音敖。
說文》本作??,乾煎也。揚子《方言》:凡以火而乾五穀之類,自山而東,齊楚以往,謂之熬。
禮?內則》:煎醢加于陸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
周禮?地官?舍人》:共飯米熬穀。
後漢?邊讓傳》:少汁,則熬而不可熟。

又,與嗸通。
前漢?陳湯傳》:衆庶熬熬苦之。〔註〕愁聲。

說文》或作?,《集韻》或作??

注解

〔熬〕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火部

〔熬〕字是多音字,拼音是āo、áo,上下結構,可拆字為敖、灬,五行屬

〔熬〕字造字法是形聲。從火,敖聲。本義是煎干;炒干。

〔熬〕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āo] ⑴ 烹調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 [áo] ⑴ 久煮⑵ 忍受,耐苦支持⑶ 同“嗷”。

熬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整理。熬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熬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十上反切五牢切頁碼335頁,第25

??

異體??、熬

??乾煎也。從火??聲。

??

異體?、??

????或從麥。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十九反切顏叨反頁碼820頁,第4行,第1

??乾煎也。從火敖聲。

反切………頁碼820頁,第4行,第2

或從麥作。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十上反切五牢切古音第二部頁碼1927頁,第6許惟賢842頁,第4

????也。

段注《方言》。??,火乾也。凡以火而乾五穀之類,自山而東齊楚以往謂之??

從火。敖聲。

段注五牢切。二部。

??或從麥作。

白話解釋

熬,干煎。字形采用“火”作邊旁,“敖”是聲旁。

字形解說

金文上從敖,下從火。篆文從火、敖聲。從火,指用火煮;「敖」表示音讀。以火將穀物煮乾,所以另外有一個或體字從麥、敖聲。楷書將篆文下方的「火」變成四點。在六書中都屬於形聲。

熬字的相關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61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835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636頁
4說文校箋第428頁,第18字
5說文考正第398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1440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45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918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119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62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415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343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921頁【補遺】第17508頁
14通訓定聲第1236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860頁【崇文】第3437頁
16說文句讀第1381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680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947頁,第12字

熬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cook down, to boil; endure
  2. aushalten (schweres, hartes Leben oder Leid)?; kochen, schmoren, dünsten
  3. faire bouillir, mijoter, souffrir, faire bouillir, endurer

熬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熬(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熬(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熬(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熬(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熬(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