熯
筆順 反饋

復制

hàn ㄏㄢˋ rǎn ㄖㄢˇ

火部 共15畫 左右結構 U+71AF
漢語字典

火部

15畫

11畫

左右結構

han ran

hàn rǎn

OAKW 86 、 OAKG 98

FTLO

UOBO

94885

71AF

[433412212511134] 點、撇、撇、點、橫、豎、豎、橫、豎、橫折、橫、橫、橫、撇、捺

?

熯字概述

折疊展開

〔熯〕字拼音是hàn,rǎn 部首是火, 總筆畫是15畫。

〔熯〕字是左右結構

〔熯〕字倉頡碼是FTLO 五筆是OAKW 86 、 OAKG 98 四角號碼是94885 鄭碼是UOBO

〔熯〕字的UNICODE是71AF。 十進制為29103,UTF-32:000071af,UTF-8:E7 86 AF。

〔熯〕字的異體字是 ?

熯的意思

折疊展開

1hànㄏㄢˋ

基本解釋

干燥,熱:“其水陽~不耗,陰霖不濫。”

燒,烘烤:“今~薪燃釜,火猛則湯熱。”

詳細解釋

形容詞

1.干燥;干枯dry; dried-up

熯,干貌。 —— 《說文》莫熯乎火。 —— 《易·說卦》。王肅注:“火氣也。” 崔注:“亦燥也。”荻室熯茨,我孔熯矣。 —— 《管子·禁藏》

干熯(干燥)

2.干旱 arid; dry。如:熯涸(干旱)

動詞

1.烘干;烘烤 toast。如:以火熯井;熯烘(烘熱)

2.焚燒 burn。如:熯焚(焚燒。指火攻);熯薪(燒柴火);熯熾(燃燒旺盛);熯造(燃灶,點燃灶火)

3.曝曬 dry by exposing to the sun。如:熯種(曬種)

4.〈方〉∶用極少的油煎 bake by fire with little oil。如:熯蛋。

2rǎnㄖㄢˇ

基本解釋

恭敬:“我孔~矣,式禮莫愆。”

詳細解釋

干燥。

《說文解字?火部》:“熯,干貌。”

1.烘干、烘烤、使干燥。

《廣韻?去聲?翰韻》:“熯,火干。”《警世通言?卷五?呂大郎還金完骨肉》:“取出四個餅子,廚房下熯得焦黃。”

2.吳語。指用火隔鍋干煎食物。

熯團子、熯糖糕、熯麥餅。

3.焚燒。

漢?王充《論衡?譴告》:“今熯薪燃釜,火猛則湯熱,火微則湯冷。”《西游記?第三五回》:“那怪物著實無情,一連搧了七八扇子,熯天熾地,烈火飛騰。”

熯焚。

4.用熔化的金屬或非金屬等,修補或黏合器物。

民國?章太炎《新方言?釋器》:“今人謂以火合金器為熯。金器受火則熔,已合而干故謂之熯。”

hànㄏㄢˋ

詳細解釋

1.〈書〉干枯;干燥。

2.〈書〉烘干;以火烤物。

取出四個餅子,廚房下熯得焦黃(《警世通言?卷五?呂大郎還金完骨肉》)。

3.〈書〉燃燒。

今熯薪燃釜,火猛則湯熱,火微則湯冷(漢?王充《論衡?譴告》)。

4.用火熔化金屬或其他物質,黏合、修補器物。同“”。

5.以火隔鍋干煎食物。

熯團子、熯糖糕、熯麥餅。

hànㄏㄢˋ

熯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巳集中 部首:火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25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681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631頁,第14

唐韻》:人善切;《集韻》、《韻會》:忍善切,??音橪。
說文》:乾貌。從火,漢省聲。
玉篇》:火盛貌。
管子?伯形篇》:楚人攻宋、鄭,燒??熯焚鄭地。王充《論衡》:熯一炬火,爨一鑊水。

又,《爾雅?釋詁》:敬也。
詩?小雅》:我孔熯矣,式禮莫愆。

又,《廣韻》、《韻會》:呼旱切;《集韻》、《正韻》:許旱切,??音?。
廣韻》本作焊。詳前焊字註。

又,《韻會》、《正韻》:乾也。又,炙也。

又,《廣韻》、《韻會》:呼旰切;《集韻》:虛旰切;《正韻》:虛汗切,??音漢。
廣韻》:火乾。
易?說卦》:燥萬物者,莫熯乎火。
集韻》本作暵。

注解

〔熯〕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火部

〔熯〕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àn、rǎn,左右結構,可拆字為火、??

〔熯〕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hàn] ⑴ 干燥,熱:“其水陽~不耗,陰霖不濫。”⑵ 燒,烘烤:“今~薪燃釜,火猛則湯熱。” [rǎn] ⑴ 恭敬:“我孔~矣,式禮莫愆。”

熯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整理。熯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熯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十上反切人善切頁碼334頁,第20

??

異體

??乾皃。從火,漢省聲。《詩》曰:「我孔熯矣。」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象??在火上。旭昇案:字與『[?黃火](焚)』取義相似,似象乾旱焚刑人,『[?黃火]』字所焚者為『黃(尪)』,『熯』所焚者為『??』,二者形義相近。《說文》無『??』字,《戰典》以為從口、從黑,會刑徒歎息之意,黑亦聲。」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十九反切爾件反頁碼818頁,第2行,第2

??乾皃。從火堇聲。《詩》曰:「我孔熯矣。」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十上反切人善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921頁,第3許惟賢839頁,第6

??乾皃。

段注乾讀如干。此與《日部》。暵同音同義。從火猶從日也。《易?說卦》傳王肅,王弼本作燥萬物者莫熯乎火。《說文?日部》及徐邈本作莫暵。字有分見而實同者,此類是也。

從火。漢省聲。

段注人善切。十四部。依《楚茨?音義》人善呼旦二反。

詩曰:我孔熯矣。

段注《小雅?楚茨》文。此偁詩說叚借也。《楚茨?毛傳》曰:熯,敬也。熯本不訓敬而傳云爾者,謂熯卽戁之叚借字也。《心部》曰:戁,敬也。《長發》傳曰:戁,恐也。是其義也。

熯字的相關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59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832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634頁
4說文校箋第427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396頁,第13字
6說文今釋第1435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45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904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112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61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413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3424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9894頁【補遺】第17504頁
14通訓定聲第2846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858頁【崇文】第3429頁
16說文句讀第1376頁
17說文新證第755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666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945頁,第5字

熯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by fire
  2. sécher avec le feu

熯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熯(石經·唐·開成石經) 石經 開成石經

熯(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熯(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熯(傳抄·宋·集篆古文韻海)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熯(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熯(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含熯字的成語

折疊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