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制 字帖

biāo ㄅㄧㄠ

疒部 共16畫 半包圍結構 U+762D
漢語字典

疒部

16畫

11畫

半包圍結構

biao

biāo

形聲字

USFI

KMWF

TFBK

00191

8880

8106

762D

[4134112522111234] 點、橫、撇、點、提、橫、豎、橫折、豎、豎、橫、橫、橫、豎鉤、撇、點

瘭字概述

折疊展開

〔瘭〕字拼音是biāo 部首是疒, 總筆畫是16畫。

〔瘭〕字是半包圍結構 五行屬水。

〔瘭〕字倉頡碼是KMWF 五筆是USFI 四角號碼是00191 鄭碼是TFBK 中文電碼是8880 區位碼是8106

〔瘭〕字的UNICODE是762D。 十進制為30253,UTF-32:0000762d,UTF-8:E7 98 AD。

〔瘭〕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三級漢字

〔瘭〕字的異體字是

瘭的筆順

折疊展開

瘭的意思

折疊展開

biāoㄅㄧㄠ

基本解釋

〔~疽〕手指頭肚兒急性發炎化膿的病,嚴重者會引起末節指骨壞死。中醫稱“蛇頭疔”。

詳細解釋

讀音biuj。[~] 一種痧癥,俗稱羊毛痧或標蛇痧。

biāoㄅㄧㄠ

詳細解釋

參見“瘭疽”條。

biāoㄅㄧㄠ

詳細解釋

參見【瘭疽】。

瘭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午集中 部首:疒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65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779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733頁,第24

古文: ??

廣韻》:甫遙切;《集韻》:??遙切,??音猋──瘭疽,病名。
千金方》:肉中忽生點,大者如豆,細者如黍粟,甚者如梅李,有根,痛傷應心,久則四面腫泡,曰瘭疽。
後漢?鮮??》:中國之困,胸背之瘭疽。

又,通作漂。
莊子?則陽篇》:漂疽疥癰。

又,《集韻》:匹妙切,音勡──義同。

注解

〔瘭〕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瘭〕字拼音是biāo,半包圍結構,可拆字為疒、票,五行屬

〔瘭〕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biāo] ⑴ 〔~疽〕手指頭肚兒急性發炎化膿的病,嚴重者會引起末節指骨壞死。中醫稱“蛇頭疔”。

瘭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整理。瘭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瘭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a whitlow
  2. panaris

瘭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瘭(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瘭(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瘭字組詞

折疊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