纗
復(fù)制
糹部 共24畫 左右結(jié)構(gòu) U+7E97
漢語字典
18畫
XMWK
VFUOB
ZLNL
22927
7E97
[554444252324111212534251] 撇折、撇折、點、點、點、點、豎、豎折/豎彎、豎、撇、豎、點、橫、橫、橫、豎、橫、豎、橫折鉤、撇、點、豎、橫折、橫
纗的意思
折疊展開
纗
zuīㄗㄨㄟ基本解釋
①維綱中繩。
②系結(jié):“~幽蘭之秋華兮。”
③帶。
④弦中絕。
纗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十三上反切戶圭切頁碼第436頁,第21字續(xù)丁孫
纗
維綱,中繩。從糸巂聲。讀若畫,或讀若維。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二十五反切戶圭切頁碼第1035頁,第2行,第1字述
維綱,中繩。從糸巂聲。讀若畫,或讀若維。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十三上反切戸圭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619頁,第3字許惟賢第1140頁,第1字
維綱中繩也。
段注綱者,網(wǎng)之紘也。又用繩維之。左右皆有繩,而中繩居要。是曰纗。《思玄賦》舊注云:纗,系也。葢引申之爲(wèi)凡系之偁。《思玄賦》曰:纗幽蘭之秋華。李善引《通俗文》曰:繫幃曰纗。幃者,今之香囊也。《通俗文》各本作《說文》。今以意改。
從糸。巂聲。讀若畫。
段注戶圭切。《廣韻》又胡卦切。十六部。
或讀若維。
段注維疑當(dāng)作絓。
纗字的相關(guān)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862頁,第1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108頁,第6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26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78頁,第1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17頁,第24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911頁,第5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215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430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756頁,第5字 |
10 | 說文標(biāo)整 | 第344頁,第9字 |
11 | 標(biāo)注說文 | 第554頁,第4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568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2719頁【補(bǔ)遺】第17916頁 |
14 | 通訓(xùn)定聲 | 第2083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135頁【崇文】第453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886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1215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209頁,第1字 |
纗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楚〔戰(zhàn)國〕 簡 天星觀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