缶字概述
〔缶〕字拼音是fǒu 部首是缶, 總筆畫是6畫。
〔缶〕字是獨體字 五行屬水。
〔缶〕字倉頡碼是OJU 五筆是RMK 86 、 TFBJ 98 四角號碼是80772 鄭碼是MAEZ 中文電碼是4970 區(qū)位碼是8330。
〔缶〕字的UNICODE是7F36。 十進制為32566,UTF-32:00007f36,UTF-8:E7 BC B6。
〔缶〕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是二級漢字。
〔缶〕字的異體字是 缻
缶的筆順
缶的意思
缶
fǒuㄈㄡˇ基本解釋
◎古代一種大肚子小口兒的盛酒瓦器。
詳細解釋
名詞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體。“杵”是棒子,可用來制坯。“缶”又是秦樂器,“杵”可以敲擊成曲。本義:瓦器, 圓腹小口,用以盛酒漿等。
2.盛酒漿的瓦器。大腹小口,有蓋。也有銅制的earthen jar with big belly and small mouth。
缶,瓦器所以盛酒漿,秦人鼓之以節(jié)歌。象形。 —— 《說文》盎謂之缶。 —— 《爾雅》貳用缶。 —— 《易·坎》以二缶鐘惑。 —— 《莊子·天地》。按,鐘聚也。有孚盈缶。 —— 《易·比》。鄭注:“汲器。”坎其擊缶。 —— 《詩·陳風·宛丘》擊甕叩缶。 —— 《史記·李斯傳》五獻之尊,門外缶,門內壺。 —— 《禮記·禮器》
3.汲水的瓦器earthware for sucking water。
具綆缶,備水器。 —— 《左傳·襄公九年》
4.[考古]∶一種陶瓷樂器fou, a clay musical instrument。
不鼓缶而歌。 —— 《易·離》
量詞
◎一種古容量單位,等于十六斗。一說三十二斗fou。
藪二有半謂之缶,缶二謂之鐘。 —— 《小爾雅》
缶米(一缶的米。即十六斗米)
缶
fǒuㄈㄡˇ詳細解釋
名
1.盛酒漿的瓦器,腹大口小,有蓋。
《說文解字?缶部》:“缶,瓦器,所以盛酒漿。”
2.樂器名。古代一種瓦制的敲擊樂器。
《詩經?陳風?宛丘》:“坎其擊缶,宛丘之道。”唐?孔穎達?正義:“此云擊缶,則缶是樂器。”《舊唐書?卷二九?音樂志二》:“缶,如足盆,古西戎之樂,秦俗應而用之。其形似覆盆,以四杖擊之。”
3.二一四部首之一。
缶
fǒuㄈㄡˇ詳細解釋
1.古代一種盛酒的瓦器。大腹小口,有蓋。
2.古代一種瓦制的敲擊樂器。
擊缶而歌。
3.二一四部首之一。
缶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未集中 部首:缶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56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944頁,第26字
標點整理本: 第908頁,第25字
音《廣韻》:方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俯九切,??音否。
《說文》:瓦器,所以盛酒漿,秦人鼓之以節(jié)歌。
《爾雅?釋器》:盎謂之缶。〔註〕盆也。〔疏〕缶是瓦器,可以節(jié)樂,如今擊甌;又可以盛水盛酒,卽今之瓦盆也。
《急就篇》〔註〕:缶卽盎也,大腹而斂口。
《易?比卦》:有孚盈缶。〔釋文〕鄭云:缶,汲器也。又,〈坎卦〉:樽酒簋貳用缶。〔註〕瓦缶之器。又,〈離卦〉:不鼓缶而歌。
《前漢?楊惲傳》:仰天撫缶。〔註〕缶,瓦器也。
例又,《小爾雅》:??二有半謂之藪,藪二有半謂之缶,缶二謂之鍾。〔註〕缶,四斛也。〈魯語〉:其歲收田一井,出稯禾、秉芻、缶米。〔註〕缶,庾也。
音又,《前漢?高帝紀》:上破布軍於會缶。〔註〕蘇林曰:音。師古曰:此字本作??,而轉寫誤爲缶字耳。〈黥布傳〉則正作垂字。
音又,《正字通》:宥韻,讀若覆──義同。
〇〔按〕諸韻書無去聲。
注解
〔缶〕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缶部。
〔缶〕字拼音是fǒu,獨體字,五行屬水。
〔缶〕字造字法是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體。“杵”是棒子,可用來制坯。“缶”又是秦樂器,“杵”可以敲擊成曲。本義是瓦器, 圓腹小口,用以盛酒漿等。
〔缶〕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fǒu] ⑴ 古代一種大肚子小口兒的盛酒瓦器。
缶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五下反切方九切頁碼第167頁,第4字續(xù)丁孫
缶
異體??
瓦器。所以盛酒??。秦人鼔之以節(jié)謌。象形。凡缶之屬皆從缶。
附注饒炯部首訂:「下象所盛之器,上象蓋,中象畫文,以土作之,故寄音於土;而引借為凡瓦器之大名,如偏旁所從取其義是也。」按: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謂甲骨文下部「凵象器形」,上部「即杵之初文,為聲符」。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十反切付丑反頁碼第416頁,第7行,第1字述
瓦器,所?盛酒漿,秦人鼔之以節(jié)謌。象??。凡缶之屬,皆從缶。
鍇注臣鍇曰:「《史記》澠池之會,藺相如進盆缶曰:『竊聞秦人善擊缶。』」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五下反切方九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895頁,第1字許惟賢第396頁,第11字
瓦器所?盛酒??。
段注《釋器》、《陳風》傳皆云:盎謂之缶。許云:盎,盆也。罌,缶也。似許與《爾雅》說異。缶有小有大。如汲水之缶,葢小者也。如五獻之尊,門外缶大於一石之壷,五??之瓦甒,其大者也。皆可以盛酒??。
秦人鼔之?節(jié)謌。
段注鼔之錄切。擊也。《韻會》鼔作擊。李斯傳,廉藺傳,漢楊惲傳皆可證。
象形。
段注字象器形。方九切。三部。俗作缻。
凡缶之屬皆從缶。
白話解釋
缶,一種小陶器。用來盛酒漿的器皿。秦地一帶的人們習慣用敲打缶來為唱歌打拍子。字形像陶器之形。所有與缶相關的字,都采用“缶”作邊旁。
字形解說
甲骨文之,由器形側視而來,上像提耳,下像器容,正像有提耳的器皿。金文二例,頗似甲文之形。戰(zhàn)國文字之,在器容上多一器蓋,不影響其音、義。篆文之形承自戰(zhàn)國文字之,省略器蓋,且提耳貫穿器底,完整呈現(xiàn)側面的樣子。隸書、楷書沿之而定體。以上諸形,都據(jù)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缶字的相關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331頁,第9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430頁,第6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36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13頁,第4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06頁,第8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732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284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867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073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31頁,第10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11頁,第13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690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5453頁【補遺】第16802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051頁,第3字 |
15 | 通訓定聲 | 第1052頁,第1字 |
16 | 說文義證 | 第438頁【崇文】第1749頁 |
17 | 說文句讀 | 第657頁 |
18 | 說文新證 | 第444頁,第2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五冊,第435頁,第2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529頁,第2字 |
缶字的翻譯
- earthen crock or jar; rad. 121
- Fou (Mus)
- poterie, 121e radical
缶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組
商 甲骨文 ??賓間
商 甲骨文 ??歷間
商 甲骨文 子組
商 甲骨文 午組
商 甲骨文 圓體類子卜辭
商 甲骨文 賓組
商 甲骨文 黃組
商 金文 商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或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
楚〔戰(zhàn)國〕 簡 包山
楚〔戰(zhàn)國〕 簡 信陽
楚〔戰(zhàn)國〕 簡 望山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宋 傳抄 汗簡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宋 傳抄 集古文韻上聲韻第三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