耏
筆順 反饋

復制

ér ㄦˊ nài ㄋㄞˋ

而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800F
漢語字典

而部

9畫

3畫

左右結構

er nai

ér nài

DMJE

MBHHH

GLPD

12222

800F

[132522333] 橫、撇、豎、橫折鉤、豎、豎、撇、撇、撇

耏字概述

折疊展開

〔耏〕字拼音是ér,nài 部首是而, 總筆畫是9畫。

〔耏〕字是左右結構 五行屬金。

〔耏〕字倉頡碼是MBHHH 五筆是DMJE 四角號碼是12222 鄭碼是GLPD

〔耏〕字的UNICODE是800F。 十進制為32783,UTF-32:0000800f,UTF-8:E8 80 8F。

〔耏〕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三級漢字。

〔耏〕字的異體字是

耏的意思

折疊展開

1érㄦˊ

基本解釋

同“”,胡須:“以麝揉蘇,澤~顏鼻耳?!?/span>

獸多毛。

古水名,在今中國山東省淄博市西北。

姓。

詳細解釋

名詞

胡須 beard 當耏者完為城旦舂?!缎谭ㄖ尽?耏罪亡命。——《后漢書·光武紀》。注:“輕刑之名。一歲刑為罰作,二歲刑以上為耏。

2nàiㄋㄞˋ

基本解釋

nài ㄋㄞˋ 古代剃去頰須、以示懲處的一種輕刑:“刑有髡、鉗、刖、劓,小罪~。”

詳細解釋

1.頰上的須毛。

《后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沙漠之北,蔥嶺之西,冒耏之類,跋涉懸度?!?/span>《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傳下?波斯傳》:“祠夕,以麝揉蘇,澤耏顏鼻耳?!?/span>

2.姓。如漢代有耏跖。

érㄦˊ

詳細解釋

1.〈書〉兩頰上的須毛。

祠夕,以麝揉蘇,澤耏顏鼻耳(《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列傳下?波斯》)。

2.姓。

1érㄦˊ

詳細解釋

〈書〉古代一種輕度刑罰,只剃去鬢須而不剃發。

刑有髡、鉗、刖、劓,小罪耏(《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列傳下?波斯》)。

2nàiㄋㄞˋ

耏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未集中 部首:而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97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961頁,第25

標點整理本: 第927頁,第16

廣韻》:奴代切;《集韻》:乃代切,??音奈。
說文》:罪不至髠也?!苍]〕徐鍇曰:但鬀其頰毛而已。
前漢?功臣侯表》耏爲鬼薪,亦作耐。詳耐字註。

又,《廣韻》:??也。

又,《廣韻》:如之切;《集韻》:人之切;《正韻》:如支切,??音而。
玉篇》:頰鬚也。
釋名》:耏,耳耏也。耳有一體,屬著兩邊,耏耏然也。
後漢?章帝紀》:冒耏之類,〔註〕言鬚鬢多,蒙冒其面。

又,姓。
左傳?文十年》:耏班御皇父充石。

又,《玉篇》:髵,亦作耏,獸多毛。

注解

〔耏〕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而部

〔耏〕字是多音字,拼音是ér、nài,左右結構,可拆字為而、彡,五行屬。

〔耏〕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ér] ⑴ 同“而”,胡須:“以麝揉蘇,澤~顏鼻耳?!雹?獸多毛。⑶ 古水名,在今中國山東省淄博市西北。⑷ 姓。 [nài] ⑴ nài ㄋㄞˋ 古代剃去頰須、以示懲處的一種輕刑:“刑有髡、鉗、刖、劓,小罪~。”

耏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整理。耏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耏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九下反切奴代切頁碼314頁,第12

耏罪不至髡也。從而從彡。

耐或從寸。諸法度字從寸。

附注段玉裁注:「彡,拭畫之意。此字從彡、而。彡謂拂拭其而去之。會意字也。而亦聲……此為罪名法度之類,故或從寸也。」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十八反切奴代反頁碼781頁,第3行,第1

耐罪不至髡也。從彡,從而亦聲。

鍇注臣鍇曰:「但鬀其頰毛而已,彡猶芟也。會意?!?/span>

反切………頁碼781頁,第3行,第2

或從寸。諸法度字從寸。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九下反切奴代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814頁,第2許惟賢793頁,第2

耐罪不至髡也。

段注罪當作辠?!陡叩奂o》。令郞中有罪耐以上請之。應劭曰:輕罪不至於髡。完其耏鬢。故曰耏。古耏字從彡。髮膚之意也。杜林以爲法度之字皆從寸。後改如是。言耐罪以上皆/當先請也。耐音若能。按耐之罪輕於髡。髡者,??髮也。不??其髮。僅去須鬢。是曰耐。亦曰完。謂之完者,言完其髮也?!?法志》曰:當髡者完爲城旦舂。王粲詩。許歴爲完士。一言猶敗秦。江遂曰:《漢令》謂完而不髡曰耐。然則應仲遠言完其耏鬢,正謂去而鬢而完其髮耳。

從彡而。而亦聲。

段注彡拭畫之意。此字從彡而。彡謂拂拭其而去之。會意字也。而亦聲。當如之切。一部。大徐奴代切。非是。

或從寸。諸法度字從寸。

段注此爲罪名法度之類。故或從寸也。應仲遠《高帝紀》注意謂耏卽而??字,用爲耏罪字。至杜林以後乃改從寸作耐。許說不如是。耐,漢人叚爲能字。本如之切。後變音奴代切。古音能讀如而。今音耐能皆奴代切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

今徽州女人以錢絞去面上毛猶曰「耐(耏)面」。忍耐字當作能。能《說文》云 「堅強也」。

或作耐。??髮之[刑]。今徽州女人以綫絞去面上毛猶曰「耏面」。忍耐=忍能,漢人能字多作耐。

耏【奈】。罪不至髡【去云】也。忍耐當作能,漢人能字多作耐。今徽州人以綫絞去面毛猶曰「耏面」。

白話解釋

耐,犯罪受罰,只剃刮胡須、頰毛,不至于剃光頭的地步。字形采用“而、彡”會義?!澳汀?,這是“耏”的異體字,字形采用“寸” 作邊旁。那些表示刑罰、法度的字,都采用“寸”作邊旁。

耏字的相關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21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785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600頁
4說文校箋第403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377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1359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317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67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006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46頁,第3字
11標注說文第390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323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421頁【補遺】第17430頁【後編】第14814頁
14通訓定聲第734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815頁【崇文】第3257頁
16說文句讀第1292頁
17章授筆記第395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370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901頁,第2字

耏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whiskers
  2. Trotz bieten, Bart (S)
  3. barbe, (nom de famille)?

耏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耏(石經·唐·開成石經) 石經 開成石經

耏(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耏(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耏(傳抄·宋·汗簡) 傳抄 汗簡

耏(傳抄·宋·古文四聲韻) 傳抄 古文四聲韻

耏(傳抄·宋·集篆古文韻海)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耏(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耏(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耏字組詞

折疊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