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fù)制 字帖

ㄐㄧ

月部 共6畫 左右結(jié)構(gòu) U+808C
漢語字典

月部

6畫

2畫

左右結(jié)構(gòu)

ji

形聲字

EMN 86 、 EWN 98

BHN

QQD

77210

5133

2801

808C

[351135] 撇、橫折鉤、橫、橫、撇、橫折彎鉤/橫斜鉤

肌字概述

折疊展開

〔肌〕字拼音是jī 部首是月, 總筆畫是6畫。

〔肌〕字是左右結(jié)構(gòu) 五行屬木。

〔肌〕字倉頡碼是BHN 五筆是EMN 86 、 EWN 98 四角號(hào)碼是77210 鄭碼是QQD 中文電碼是5133 區(qū)位碼是2801

〔肌〕字的UNICODE是808C。 十進(jìn)制為32908,UTF-32:0000808c,UTF-8:E8 82 8C。

〔肌〕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一級(jí)漢字

〔肌〕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常用字

〔肌〕字的異體字是

肌的筆順

折疊展開

肌的意思

折疊展開

ㄐㄧ

基本解釋

人或動(dòng)物體內(nèi)附著在骨頭上或構(gòu)成內(nèi)臟的柔軟物質(zhì),由許多纖維組成(通稱“肌肉”)~膚。~理。心~。隨意~。

詳細(xì)解釋

名詞

1.形聲。從肉,幾聲。本義:肌肉。

2.同本義(先秦時(shí)期,“”表示人的肉;“”表示禽獸的肉)muscle

肌,肉也。 —— 《說文》度制,肌膚血?dú)庵橐病?—— 《春秋繁露》病在肌膚。 —— 《韓非子·喻老》乃割皮解肌,訣脈結(jié)筋。 —— 《史記·扁鵲列傳》

肌肥骨重(形容身軀壯實(shí)魁悟);肌肌(肌肉強(qiáng)直的樣子);肌肪(肌膚);肌革(肌膚,皮肉);肌骨(肌肉與骨骼)

3.引申指皮膚skin

肌理細(xì)膩骨肉勻。 —— 杜甫《麗人行》一肌一容。 —— 唐· 杜牧《阿房宮賦》肌膚之所浸漬。 —— 唐· 李朝威《柳毅傳》

肌衄(皮膚出血)

ㄐㄧ

詳細(xì)解釋

1.肉。

《漢書?卷七四?丙吉傳》:“介之推割肌以存君。”

面黃肌瘦。

2.皮膚。

《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肌如白雪。”《西游記?第七二回》:“佳人洗處冰肌滑,滌蕩塵煩玉體新。”

3.參見“肌肉”條。

ㄐㄧ

詳細(xì)解釋

1.肌肉。

肌膚、腹肌、面黃肌瘦。

2.〈書〉指皮膚。

冰肌玉骨、面枯肌黃、肌如白雪。

肌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31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973頁,第7

標(biāo)點(diǎn)整理本: 第939頁,第6

唐韻》:居夷切;《集韻》:居狋切;《韻會(huì)》:居宜切,??音飢。
說文》:肉也。
玉篇》:肌膚也。
正韻》:膚肉。
正字通》:人身四支附骨者皆曰肌。
釋名》:肌,懻也──膚幕堅(jiān)懻也。

又,密肌,蟲名。
爾雅?釋蟲》:密肌,繼英。〔註〕未詳。

又,《韻會(huì)》或作??
列子?黃帝篇》:??骨不?。

又,《集韻》:居氣切,音既──體也。

注解

〔肌〕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肌〕字拼音是,左右結(jié)構(gòu),可拆字為?、幾,五行屬

〔肌〕字造字法是形聲。從肉,幾聲。本義是肌肉。

〔肌〕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jī] ⑴ 人或動(dòng)物體內(nèi)附著在骨頭上或構(gòu)成內(nèi)臟的柔軟物質(zhì),由許多纖維組成(通稱“肌肉”)

肌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wǎng)整理。肌的解釋內(nèi)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肌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muscle tissue; meat on bones
  2. Fruchtfleisch, (lebendes)? Fleisch (S)?, Muskel (S)
  3. muscle, chair

肌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肌(石經(jīng)·唐·開成石經(jīng)) 石經(jīng) 開成石經(jīng)

肌(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肌(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肌(傳抄·宋·集篆古文韻海)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肌(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肌(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