芅
復(fù)制芅字概述
〔芅〕字拼音是yì 部首是艸, 總筆畫是6畫。
〔芅〕字是上下結(jié)構(gòu)
〔芅〕字倉頡碼是TIP 五筆是AAU 86 、 AAYU 98 四角號碼是44403 鄭碼是EHS
〔芅〕字的UNICODE是8285。 十進(jìn)制為33413,UTF-32:00008285,UTF-8:E8 8A 85。
芅的意思
芅
yìㄧˋ基本解釋
◎〔銚~〕古書上說的一種植物,即獼猴桃。
芅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38頁,第1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18頁,第1字
標(biāo)點(diǎn)整理本: 第986頁,第2字
音《唐韻》:與職切,音弋。
《爾雅?釋草》:長楚,銚芅。〔註〕今羊桃也。
《廣韻》:或曰:鬼桃,葉似桃而花白。
《詩》〔疏〕:銚芅之性,始生正直,及其長大,則其枝猗儺而柔順,不妄尋蔓草木。
注解
〔芅〕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芅〕字拼音是yì,上下結(jié)構(gòu),可拆字為艸、弋。
〔芅〕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yì] ⑴ 〔銚~〕古書上說的一種植物,即獼猴桃。
芅的字源字形
唐 石經(jīng) 開成石經(jīng)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