萪
復制萪字概述
〔萪〕字拼音是kē 部首是艸, 總筆畫是12畫。
〔萪〕字是上下結構
〔萪〕字倉頡碼是THDJ 五筆是ATUF 四角號碼是44940 鄭碼是EMTE
〔萪〕字的UNICODE是842A。 十進制為33834,UTF-32:0000842a,UTF-8:E8 90 AA。
萪的意思
萪
kēㄎㄜ基本解釋
①一種生長在海邊的藤本植物。
②海蔥,一種草。
萪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93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42頁,第2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10頁,第53字
音《唐韻》:苦禾切,音科。
《集韻》:草名,海蔥也。
例又,藤類。
《玉篇》:萪藤,出海邊。
《齊民要術》:萪藤,圍數寸,重于竹,可以杖蔑以縛船及以爲席,勝竹也。又,柔萪藤有子,極酢,爲菜,滑無物能比。
〇〔按〕《正字通》云藤屬無萪,想未考《玉篇》諸書也。
注解
〔萪〕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萪〕字拼音是kē,上下結構,可拆字為艸、科。
〔萪〕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kē] ⑴ 一種生長在海邊的藤本植物。⑵ 海蔥,一種草。
萪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