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的筆順
葉的意思
葉葉
1yèㄧㄝˋ基本解釋
①植物的營養器官之一。樹~。菜~。~子。~落歸根。一~知秋。一~蔽目(喻目光短淺,常被眼前細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遠處、大處。亦稱“一葉障目”)。
②像葉子的。鐵~。百~窗。
③同“頁”。
④世代,時期。初~。末~。
⑤姓。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艸,枽( yè )聲。植物的葉子。「葉」,同「協」,會意字,從十從口。本是兩個字。本義:草木之葉。
2.同本義leaf。
葉,艸木之葉也 —— 《説文?艸部》其葉爲胡蝶。 —— 《列子·天瑞》。注:「散也。」苕之華,其葉青青。 —— 《楚辭·九歌·湘夫人》
葉尖(植物學名詞。葉片的尖端部位);葉序(植物學名詞,葉在莖上的排列方式稱爲葉序);葉芽(植物學名詞。與花芽相對。發育後成爲莖、枝及葉的芽);葉基(植物學名詞。葉片的下端靠近葉柄的部分)
3.比喻輕小、輕飄像葉子的東西leaf-like thing。
贊者洗于房中,側酌醴,加柶,覆之,面葉。 —— 《儀禮?士冠禮》萬里風波一葉舟。 —— 李商隱《無題》
百葉窗;一葉扁舟;肺葉
4.歷史時期的分段 part of a historical period。
恐後葉靡麗,遂往而不返。 —— 《上林賦》
唐朝末葉;20世紀中葉
5.世,代generation。
勳載二葉。 —— 漢《太尉劉寬碑》繼德前葉,清和挺懿。 —— 漢《豫州從事孔褒碑》李勢在 蜀既久,承藉累葉。 —— 《世說新語》
葉語(世代相傳說)
6.量詞。輕薄物體的計量單位。
葉葉(片片)
7.古邑名 Ye village,在今河南葉縣南。
公愛班固而忽 崔駰,此 葉公之好龍也。(葉公:本名沈諸樑,楚國貴族,葉是他的封地。) —— 《後漢書·崔駰傳》
8.姓。
葉葉
2shèㄕㄜˋ基本解釋
①古邑名。春秋時楚地。故城在今河南省葉縣南。
②姓。
詳細解釋
名詞
1.古邑名 She village。在今河南省葉縣南。春秋時屬楚領地。漢置縣。
葉縣鳧(指得到皇上眷念的縣令)
2.(今讀 yè )姓。
葉公好龍(比喻表面上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3.另見 yè。
葉葉
1yèㄧㄝˋ詳細解釋
名
1.植物的一部分。生于枝干上,專營呼吸、蒸發等作用,部分植物的葉子則因變態而具有貯藏、保護或捕食的功能。
一棵植物大致可分為根、莖、葉三部分。
2.像葉片的東西。
肺葉。
3.世代、時期。
《詩經?商頌?長發》:“昔在中葉,有震且業。”
唐朝中葉、十五世紀末葉。
4.書頁。
《宋史?卷四三二?儒林傳二?何涉傳》:“一過目不復再讀,而終身不忘。人問書傳中事,必指卷第、冊葉所在,驗之果然。”《三國演義?第七八回》:“全卷已被燒毀,只剩得一兩葉。”
5.比喻輕飄如葉的東西。
宋?蘇軾〈赤壁賦〉:“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
6.量詞:(1) 計算小船的單位。如:“一葉扁舟”。(2) 計算書籍文件面數的單位。同“頁”。如:“三葉書”。
7.姓。如清代有葉名琛。
葉葉
1yèㄧㄝˋ詳細解釋
1.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制造營養的器官,通常由葉片、葉柄組成,大多呈片狀,綠色。通稱“葉子”。
2.形狀像葉子的東西。
肺葉、百葉窗。
3.指書冊中單張的紙。
4.世代;時期。
明代中葉、十九世紀末葉。
5.量詞:(1)用于計算小船的數量。
一葉扁舟。
6.量詞:(2)用于計算書籍文件的面數。
三葉書。
7.姓。
葉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97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44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12頁,第25字
音《唐韻》:與涉切;《集韻》、《正韻》:弋涉切,??音枼。
《說文》:草木之葉。陸游詩〔註〕:吳人直謂桑曰葉。
例又,世也。
《詩?商頌》:昔在中葉,有震且業。
例又,《博雅》:聚也。
例又,書冊。歐陽修曰:唐人藏書皆作卷軸,後有葉子,似今策子。
音又,姓。
《通志?氏族略》:葉氏,舊音攝,後世與木葉同「音」。
例又,與?通。
《儀禮?士冠禮》:贊者洗於房中,側酌醴,加柶覆之面葉。〔註〕古文葉爲?。
音又,式涉切,音攝。
《左傳》及葉。〔註〕葉,今南陽葉縣。
音又,《韻補》葉,逆約切,音虐。
《易林》:桑芳將落,隕其黃葉。
音又,葉於急切。
《易林》:同本異葉,樂人上德。東鄰慕義,來興吾國。
音又,《集韻》:徒協切,音牒──與?同,書篇名。
例《韻會》或作??,非。
注解
〔葉〕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葉〕字拼音是yè,上下結構,可拆字為艸、枼。
〔葉〕字造字法是形聲。從艸,枽( yè )聲。植物的葉子。「葉」,同「協」,會意字,從十從口。本是兩個字。本義是草木之葉。
〔葉〕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yè] ⑴ 植物的營養器官之一⑵ 像葉子的⑶ 同“頁”。⑷ 世代,時期⑸ 姓。㈡ [shè] ⑴ 古邑名。春秋時楚地。故城在今河南省葉縣南。⑵ 姓。
葉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一下反切與涉切頁碼第24頁,第27字續丁孫
葉
異體??、??
艸木之葉也。從艸枼聲。
附注按:金文像木上多葉。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二反切亦接反頁碼第91頁,第2行,第1字述
艸木之葉也。從艸枼聲。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一下反切與涉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148頁,第2字許惟賢第64頁,第6字
艸木之葉也。
段注凡物之薄者,皆得以葉名。
從艸。枼聲。
段注與涉切。古音在八部。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朱一古人假為世字。
朱二葉,樹木之葉;枼,木片;鍱,金葉。又借為世,以從世聲。《詩》:「昔在中葉」。
錢一葉從世,故古人多假作世字用,如《詩》「昔在中葉」,世也。○案,草木之葉;枼,木之薄片(一枼扁丹);鍱,金葉子。
周二從世,故古人多假作世字。○枼,木片也;鍱,金葉也。《詩》:「昔在中葉」。
白話解釋
葉,草木的葉子。字形采用“艸”作邊旁,“枼”作聲旁。
字形解說
金文有枼字,一般指用為世字的繁體,如「萬枼亡疆」、「永枼毋忘」、「萬枼鼓之」、「枼萬孫子」等文例是。嚴格而言,應與葉字無涉。明確見葉字字形,始於戰國文字。字從艸、枼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說文》:「葉,艸木之葉也。」段注:「凡物之薄者,皆得以葉名。」隸書字形有分別因承戰國文字和篆文。規範字形則改從口、從十聲。
葉字的相關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46頁,第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75頁,第8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74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33頁,第7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7頁,第23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99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88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468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52頁,第4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9頁,第5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32頁,第9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79頁,第3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708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564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84頁【崇文】第33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97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42頁,第5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一冊,第474頁,第2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80頁,第4字 |
葉字的翻譯
- leaf, petal; page of book; period
- Blatt (S)?, Bl?ttern (S)?, Seite (S)?, Seiten... (S)?, Seitenrand (S)?, Seitentür (S)?, Seitenzahl (S)?, Startseite (S)?, Ye (Eig, Fam)
- feuille
葉的字源字形
秦 簡 睡虎地
秦 簡 龍崗
漢 簡 張家山
漢 石經 熹平石經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