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制 字帖

fān ㄈㄢ

艸部 共18畫 上下結構 U+85E9
漢語字典

艸部

18畫

15畫

上下結構

fan

fān

形聲字

AITL

TEHW

EVPK

44169

5672

2310

85E9

[122441343123425121] 橫、豎、豎、點、點、提、撇、點、撇、橫、豎、撇、捺、豎、橫折、橫、豎、橫

藩字概述

折疊展開

〔藩〕字拼音是fān 部首是艸, 總筆畫是18畫。

〔藩〕字是上下結構 五行屬水。

〔藩〕字倉頡碼是TEHW 五筆是AITL 四角號碼是44169 鄭碼是EVPK 中文電碼是5672 區位碼是2310

〔藩〕字的UNICODE是85E9。 十進制為34281,UTF-32:000085e9,UTF-8:E8 97 A9。

〔藩〕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二級漢字

〔藩〕字的異體字是

藩的筆順

折疊展開

藩的意思

折疊展開

fānㄈㄢ

基本解釋

籬笆。~籬。

屏障,保衛。~翰(喻保衛國家的重臣)。

封建時代稱屬國屬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邊防重鎮。~屬。~國。~鎮。~邦。削~。稱~(自稱屬國)。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艸,潘聲。本義:籬笆。

2.同本義fence

藩,屏也。 —— 《說文》藩,籬也。 —— 《廣雅·釋室》羝羊觸藩。 —— 《易·大壯卦》吳人藩 衛侯之舍。 —— 《左傳·哀公十二年》而青蠅點素,同茲在藩。 —— 《后漢書·楊震傳》

藩屏(藩籬屏障);藩柴(籬笆);藩架(籬芭);藩落(籬落,籬芭)

3.屏障screen wall at gate; outpost; frontier defence

國有故,則藩塞阻路,而止行者。 —— 《周禮·夏官》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 —— 賈誼《過秦論》

4.王侯的封國 feud; vassal state。如:藩伯(古代諸侯中的領袖);藩岳(指諸侯或總領一方的地方長官)

5.藩國的君主monarch

東平王蒼罷歸藩。 —— 《后漢書·明帝紀》

藩邸(藩王(親王)的宅第);藩儲(儲君之位)

6.四周有屏圍的車叫藩車。簡稱“boxcar

以藩載欒盈及其士。 —— 《左傳·襄公十二年》

7.境域,涯際border

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 —— 漢· 賈誼《過秦論》

藩服(舊指離開京城最遠的邊遠地區);藩籬(指邊疆、邊界)

8.封建王朝分封的土地fief; feud

天地易兮日月翻,棄萬乘兮退守藩。 —— 《三刻拍案驚奇》

動詞

1.護衛;捍衛defend

舍諸邊境,使衛藩焉! —— 《左傳·哀公十六年》

藩輔(捍衛;輔佐);藩翼(捍衛);藩鎮(屏藩鎮守)

2.遮蔽;遮掩cover

以相藩飾。 —— 《荀子·榮辱》

藩車(有帷遮蔽的車子);藩蔽(古代用施漆的葦席制成的車蔽)

3.用籬芭等圍起來surround

吳人藩衛侯之舍。 —— 《左傳·哀公十二年》

藩盾(用大盾臨時構筑的屏藩)

fánㄈㄢˊ

詳細解釋

1.讀音ph?n。

2.柵欄, 邊界。

fánㄈㄢˊ

詳細解釋

1.籬笆。

《易經?大壯卦?九三》:“羝羊觸藩,不能退。”宋?范成大〈復自姑蘇過苑陵至鄧步出陸〉詩:“漿家饋食槿為藩,酒市停驂竹廡門。”

藩籬。

2.古代諸侯王的封國、屬地。

《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序》:“后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

藩國。

3.姓。如漢代有藩向。

屏障、保衛。

《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三》:“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

詳細解釋

1.古代稱屬國、屬地。

藩國、藩鎮。

2.〈書〉籬笆。

藩籬。

3.〈書〉起護衛作用的屏障。

藩屏。

4.姓。

藩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47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066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1036頁,第26

唐韻》:甫煩切;《集韻》:方煩切,??音翻──籬也。
易?大壯》:羝羊觸藩。
爾雅?釋言》:樊藩也。〔疏〕樊圃之藩也。

又,域也。
莊子?大宗師》:吾願遊于其藩。

又,《韻會》:與蕃通,屛也。
詩?大雅》:價人維藩。

又,通轓。
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註〕藩,今時小車漆席以爲之。

又,附袁切,音煩。
爾雅?釋草》:蕁,?藩。〔疏〕藥草,知母也。

又,《韻補》:方文切,葉音分。韓愈〈苗夫人墓銘〉:或毗于王,或式于藩;是生夫人,載穆令聞。

五經文字》:藩,本藩籬字,亦作藩屛字,今獨用爲藩籬字。

注解

〔藩〕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藩〕字拼音是fān,上下結構,可拆字為艸、潘,五行屬

〔藩〕字造字法是形聲。從艸,潘聲。本義是籬笆。

〔藩〕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fān] ⑴ 籬笆⑵ 屏障,保衛⑶ 封建時代稱屬國屬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邊防重鎮

藩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整理。藩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藩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一下反切甫煩切頁碼28頁,第10

藩屏也。從艸潘聲。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藩實即棥字之異文。」邵瑛羣經正字:「今經典藩屏多通作蕃。」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二反切分軒反頁碼100頁,第3行,第1

藩屏也。從艸潘聲。

鍇注臣鍇按:班固《西都賦》曰:「突荊藩。」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一下反切甫煩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69頁,第4許惟賢73頁,第11

藩屛也。

段注屛蔽也。

從艸。潘聲。

段注甫煩切。十四部。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

藩,屏雙聲,音轉為疊韻。《詩?采菽》:「平平左右」,《左傳?襄公十一年》:「便蕃左右」。

古重唇音,讀為蹯。浙人有「藩【叛】在那里」,即屏蔽之義,乃藩之古音耳。

古讀重唇,藩、屏雙聲,音轉為(?) 疊韻。《詩》「平平左右」,《左傳》「便蕃左右」,皆屏藩也,又今謂躲曰藩,讀重唇。

藩、屏雙聲,音轉為疊韻。《詩》「平平左右」、《左傳》「便蕃左右」,皆屏藩也。

字形解說

此字始見於篆文。藩字本作棥,棥字從爻林,表示以柴斜織的籬笆(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以為「藩實即棥字之異文」),後起字為藩、樊二字。篆文字形從艸、潘聲。從艸,指以柴為材料所製作的器物;潘聲,表示音讀。隸書、楷書皆承篆文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藩字的相關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2頁,第11字
2陳昌治本第85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80頁
4說文校箋第38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32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15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2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49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7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2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38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314頁,第4字
13說文詁林第1821頁【補遺】第16253頁
14通訓定聲第2995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96頁【崇文】第381頁
16說文句讀第114頁
17章授筆記第49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一冊,第521頁,第4字
19古字釋要第88頁,第4字

藩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fence; boundary; outlying border
  2. Zaun, Grenze, Vasallen- (S)
  3. han (japon)?

藩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藩(石經·唐·開成石經) 石經 開成石經

藩(傳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傳抄 唐代石刻篆文

藩(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藩(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藩(傳抄·宋·集篆古文韻海)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藩(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藩(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