覯
筆順 反饋

復制

gòu ㄍㄡˋ

見部 共17畫 左右結構 U+89AF
漢語字典

見部

17畫

10畫

左右結構

gou

gòu

FJGQ 86 、 AMFQ 98

TBBUU

EBBL

56412

89AF

[11221252112511135] 橫、橫、豎、豎、橫、豎、橫折鉤、豎、橫、橫、豎、橫折、橫、橫、橫、撇、豎彎鉤

覯字概述

折疊展開

〔覯〕字拼音是gòu 部首是見, 總筆畫是17畫。

〔覯〕字是左右結構

〔覯〕字倉頡碼是TBBUU 五筆是FJGQ 86 、 AMFQ 98 四角號碼是56412 鄭碼是EBBL

〔覯〕字的UNICODE是89AF。 十進制為35247,UTF-32:000089af,UTF-8:E8 A6 AF。

〔覯〕字的異體字是

覯的意思

折疊展開

gòuㄍㄡˋ

基本解釋

見“”。

詳細解釋

1.遇見、遭遇。

《說文解字?見部》:“覯,遇見也。”《詩經?大雅?公劉》:“迺陟南岡,乃覯于京。”晉?陶淵明〈答龐參軍詩〉:“我求良友,實覯懷人。”

2.造成、構成。

《左傳?成公六年》:“郇瑕氏土薄水淺,其惡易覯。”

gòuㄍㄡˋ

詳細解釋

1.〈書〉遇見;看見。

我求良友,實覯懷人(晉?陶淵明〈答龐參軍詩〉)。

2.〈書〉造成;構成。通“”。

郇瑕氏土薄水淺,其惡易覯(《左傳?成公六年》)。

gòuㄍㄡˋ

覯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酉集上 部首:見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21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136頁,第32

標點整理本: 第1111頁,第3

唐韻》:古后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切,??音遘。
說文》:遇見也。
詩?召南》:亦既覯止。又,〈豳風〉:我覯之子。

又,成也。
左傳?成六年》:郇瑖氏,土薄水淺,其惡易覯。〔疏〕言其病易成,由水土惡故也。

又,《正字通》與遘通,《長箋》同「逅」。

又,《集韻》:下遘切,音??──義同。

又,《集韻》:胡溝切,??平聲──亦同「逅」。邂逅,解說貌。

又,《集韻》:古項切,音講──與顜同。
史記?曹相國世家》:顜若畫一。〔註〕或從見,通作講。

又,《集韻》:訖岳切,講入聲──亦同「顜」,通作較。

注解

〔覯〕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見部

〔覯〕字拼音是gòu,左右結構,可拆字為冓、見

〔覯〕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gòu] ⑴ 見“覯”。

覯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整理。覯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覯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八下反切古后切頁碼284頁,第24

覯遇見也。從見冓聲。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十六反切格漚反頁碼719頁,第4行,第2

覯遇見也。從見冓聲。

鍇注臣鍇曰:「《詩》曰:『亦旣覯止。』」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八下反切古后切古音第四部頁碼1631頁,第3許惟賢715頁,第3

覯遇見也。

段注覯與遇?韻。《辵部》曰:遘,遇也。覯從見,則爲逢遇之見。《召南?草蟲》曰:亦旣見止。亦旣覯止。傳曰:覯,遇也。此謂覯同遘。《鄭箋》云:旣覯謂已昏也。引易男女覯精。萬物化生。鄭意以覯卽見。無俟重言。毛云遇也。實含會合之義。故引而伸之。必俟脫纓燭出。昏禮旣成。乃自信可以寧父母心。此申毛,非異毛也。鄭所據易作覯精。今皆作構。葢失之矣。

從見。冓聲。

段注古后切。四部。

覯字的相關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59頁,第14字
2陳昌治本第711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542頁
4說文校箋第363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343頁,第9字
6說文今釋第1236頁,第6字
7說文約注第2115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302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82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21頁,第21字
11標注說文第353頁,第15字
12說文注箋第2950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8674頁【補遺】第17305頁
14通訓定聲第1408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744頁【崇文】第2973頁
16說文句讀第1164頁
17古字詁林第七冊,第776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828頁,第4字

覯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meet or see unexpectedly
  2. begegnen, treffen (Adj)
  3. rencontrer

覯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覯(石經·唐·開成石經) 石經 開成石經

覯(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覯(傳抄·宋·集篆古文韻海)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覯(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覯(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