讟
復制讟的意思
讟
dúㄉㄨˊ基本解釋
①怨恨:“旦獲~于群弟兮。”
②誹謗:“屈辱既加,則有怨恨,謗~之言出矣。”
③憎惡。
詳細解釋
動詞
1.怨恨hate。
讟,痛怨也。 —— 《說文》怨讟動于民。 —— 《漢書·五行志》
謗讟(誹謗,怨言)
2.誹謗slander。
今茲入鄭,民不罷勞,君無怨讟。 —— 《左傳·宣公十二年》
讟
dúㄉㄨˊ詳細解釋
動
1.怨恨。
《說文解字?誩部》:“讟,痛怨也。”《北史?卷三二?崔挺傳》:“陳既主昏于上,人讟于下。”
2.詆毀、誹謗。
《左傳?宣公十二年》:“民不罷勞,君無怨讟。”晉?杜預?注:“讟,謗也。”《隋書?卷七五?儒林傳?何妥傳》:“屈辱既加,則有怨恨,謗讟之言出矣。”
名
◎毀謗、怨恨的話。
《文選?張衡?思玄賦》:“且獲讟于群弟兮,啟金縢而后信。”
讟
dúㄉㄨˊ詳細解釋
1.〈書〉怨恨。
陳既主昏于上,人讟于下(《北史?卷三十二?崔挺列傳》)。
2.〈書〉怨言。
且獲讟于群弟兮,啟金縢而后信(《文選?張衡?思玄賦》)。
3.〈書〉詆毀;誹謗。
民不罷勞,君無怨讟(《左傳?宣公十二年》)。
讟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37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88頁,第1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63頁,第14字
古文: ?
音《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獨。
《說文》:痛怨也。徐鍇曰:象衆怨也,故從二言。
《廣雅》:惡也。揚子《方言》:讟、咎,謗也。
《郭註》:謗,言噂讟也。
《左傳?昭元年》:民無謗讟。
《杜註》:讟,誹也。
《前漢?五行志》:怨讟動於民。〔師古註〕讟,痛怨之言。
注解
〔讟〕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讟〕字拼音是dú,左右結構,可拆字為誩、賣、;、讀、言。
〔讟〕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dú] ⑴ 怨恨:“旦獲~于群弟兮。”⑵ 誹謗:“屈辱既加,則有怨恨,謗~之言出矣。”⑶ 憎惡。
讟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三上反切徒谷切頁碼第77頁,第14字續丁孫
讟
痛怨也。從誩??聲。《春秋傳》曰:「民無怨讟。」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五反切駞谷反頁碼第216頁,第7行,第1字述
痛怨也。從誩??聲。《春秋傳》曰:「民無怨讟。」
鍇注臣鍇曰:「象衆怨也,故從二言。」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三上反切徒谷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406頁,第3字許惟賢第183頁,第7字
痛怨也。
段注《方言》。讟,謗也。讟,痛也。二義相足。
從誩。??聲。
段注徒谷切。三部。
《春秋傳》曰:民無怨讟。
段注《左傳》昭元年曰民無謗讟。八年曰:怨讟動於民。疑相涉而誤。
讟字的相關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54頁,第10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221頁,第7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74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07頁,第17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99頁,第16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357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621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442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529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64頁,第1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08頁,第1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799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3179頁【補遺】第16462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470頁,第5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222頁【崇文】第88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306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三冊,第136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277頁,第1字 |
讟字的翻譯
- slander, utter evil words
- murmeln, raunen , verleumden, verl?stern
- murmurer, calomnier
讟的字源字形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