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制 字帖

shǐ ㄕˇ

豕部 共7畫 獨體字 U+8C55
漢語字典

豕部

7畫

獨體字

shi

shǐ

象形字

EGTY 86 、 GEI 98

MSHO

GQ

10232

6269

8525

8C55

[1353334] 橫、撇、彎鉤、撇、撇、撇、捺

豕字概述

折疊展開

〔豕〕字拼音是shǐ 部首是豕, 總筆畫是7畫。

〔豕〕字是獨體字

〔豕〕字倉頡碼是MSHO 五筆是EGTY 86 、 GEI 98 四角號碼是10232 鄭碼是GQ 中文電碼是6269 區位碼是8525

〔豕〕字的UNICODE是8C55。 十進制為35925,UTF-32:00008c55,UTF-8:E8 B1 95。

〔豕〕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二級漢字

〔豕〕字的異體字是

豕的筆順

折疊展開

豕的意思

折疊展開

shǐㄕˇ

基本解釋

shǐ ㄕˇ 豬。封~長蛇。狼奔~突(喻人奔逃時的驚慌狀態,像被追趕的狼和豬那樣奔突亂竄)。

詳細解釋

名詞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豬形,長吻,大腹,四蹄,有尾。本義:豬)同本義swine; hog; pig

豕,彘也。 —— 《說文》六畜蕃息豚豕豬。 —— 《急就篇》。顏注:“豕者,彘之總名也。”有豕白蹢。 —— 《詩·小雅·漸漸之石》豕首縱目。 —— 《楚辭·大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 —— 《呂氏春秋·察傳》

豕心(豕貪食,用以比喻貪婪無厭之心);豕仙(戰國時朔人獻給燕昭王大豕,此豕年歲已有一百二十年,故稱豕仙);豕牢(養豬的房舍);豕突(象野豬一樣奔跑亂竄);豕首(豬頭似的臉形)

shǐㄕˇ

詳細解釋

1.豬,家畜之一。

《詩經?小雅?漸漸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漢?毛亨?傳:“豕,豬也。”

2.二一四部首之一。

shǐㄕˇ

詳細解釋

1.〈書〉豬。

豕突狼奔、魯魚亥豕。

2.二一四部首之一。

豕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酉集中 部首:豕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58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194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1170頁,第22

古文: ??????

廣韻》:施是切;《集韻》、《韻會》:賞是切;《正韻》:詩止切,??音始。
說文》:彘也,竭其尾,故謂之豕,象毛足而後有尾。〔徐曰〕竭,舉也。
玉篇》:豬豨之總名。揚子《方言》:豬,關東西或謂之彘,或謂之豕。
林氏小說》:以其食不絜,故名之豕。
大戴禮?易本命》:四主時,時主豕,故豕四月而生。
本草綱目》:李時珍曰:在畜屬水,在卦屬坎,在禽應室星。
易?說卦》:坎爲豕。
??》:坎性趨下,豕能俯其首,又喜??穢,亦水畜也。
詩?小雅》:有豕白蹢,烝涉波矣。〔傳〕犬喜雪,馬喜風,豕喜雨,故天將久雨,則豕進涉水波。
禮?曲禮》:豕曰剛鬣。〔疏〕豕肥則毛鬣剛大也。
周禮?天官》:食醫,凡會膳食之宜,豕宜稷。〔疏〕豭豬味酸,牝豬味苦,稷米味甘,是甘苦相成。

又,國名。
左傳?襄二十四年》:范宣子曰:昔匄之祖,在商爲豕韋氏。〔註〕豕韋,國名。

又,星名。
博雅》:營室謂之豕韋。又,《史記?天官書》「奎曰封豕,爲溝瀆」,《前漢?天文志》作封豨。

又,藥名。
爾雅?釋草》:茢薽豕首。〔疏〕豕首,一名彘顱,南人名爲地菘,今江東呼豨首,可以煼蠶蛹。又,《莊子?徐無鬼》:藥也,豕零也。〔註〕豕橐,一名苓根,似豬屎,其塊零落而下故也。韓愈〈進學解〉作豨苓。〔註〕楚人呼豬爲豨,卽豬苓是也。
本草綱目》:一名豭豬屎。

又,《集韻》:亥,古作豕。
正字通》:《家語》:或讀史云:三豕渡河。子夏曰:己亥渡河。己譌爲三,亥譌爲豕。或曰:支干內有五亥,己亥位居三,三豕渡河是隱語。
說文》亥與豕溷。李陽冰曰:古文亥比豕加一畫,《說文》溷亂,不足信。

又,葉施智切,施去聲。司馬相如〈上林賦〉:格蝦蛤,鋋猛氏;羂騕褭,射封豕。
韻會小補》:相如賦本文一段俱上聲,吳棫《韻補》以豕字葉入寘韻,誤。
字彙》:凡偏傍從豕者,俗省作豕。

注解

〔豕〕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豕部

〔豕〕字拼音是shǐ,獨體字。

〔豕〕字造字法是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豬形,長吻,大腹,四蹄,有尾。本義是豬。

〔豕〕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shǐ] ⑴ shǐ ㄕˇ 豬

豕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整理。豕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豕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九下反切式視切頁碼314頁,第14

異體??

豕彘也。竭其尾,故謂之豕。象毛足而後有尾。讀與豨同。凡豕之屬皆從豕。

鉉注桉:今世字誤以豕爲彘,以彘爲豕。何以明之?爲啄琢從豕,蟸從彘。皆取其聲,以是明之。臣鉉等曰:此語未詳,或後人所加。

??

異體??

??古文。

附注段玉裁注:「毛當作『頭四』二字……豕首畫象其頭,次象其四足,末象其尾。」王筠句讀:「徐鉉曰:『(按語)未詳,或後人所加。』」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十八反切書爾反頁碼781頁,第6行,第1

??彘也。竭其尾,故謂之豕。象毛足而後有尾。讀與豨同。按:今世字誤以豕爲彘,以彘爲豕,何以明之?爲啄??從豕、蠡從彘,爲取其聲,以是明之。凡豕之屬,皆從豕。

鍇注臣鍇曰:「竭,擧也。」

反切………頁碼782頁,第1行,第1

古文。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九下反切式視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815頁,第2許惟賢793頁,第4

??彘也。

段注《彑部》。彘,豕也。是二篆爲轉注。《小雅》傳曰:豕,豬也。毛渾言之。許分別言名豕,名彘,名豬之故。

竭其尾。故謂之豕。

段注此與後蹏廢故謂之彘,相對成文。於其音求其義也。《立部》曰:竭者,負舉也。豕怒而豎其尾則謂之豕。

象毛足而後有尾。

段注毛當作頭四二字。轉寫之誤。馬篆下曰: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象篆下曰:象耳牙四足之形。芉篆下曰:從??,象四足尾之形。豕首畫象其頭。次象其四足。末象其尾。

讀與豨同。

段注《左傳》。封豕長蛇。《淮南書》作封豨脩蛇。式視切。十五部。《廣韻》施是切

按今世字誤?豖爲豕,以彖爲彖。何?朙之。爲啄琢從豖,蠡從彖皆取其聲。?是朙之。

段注此三十三字未必爲許語。而各本譌舛特甚。今正之。啄,琢用豕絆足行之豖爲聲。俗乃作啄,琢。是豖誤爲豕也。蠡從《彑部》訓豕之彖爲聲。俗乃作蠡。是彖誤爲彖也。故皆爲今世字誤。《彑部》曰:彖讀若弛。許書《?部》之蠡,《心部》之?皆從彖爲聲。在古音十六部。各本譌云今世字誤以豕爲彘,以彘爲豕。何以明之。爲啄??從豕,蟸從彘皆取其聲。不可讀。或正之。又不知蠡之本彖聲,而非從彖也。

凡豕之屬皆從豕。

古文。

段注古文與亥同字。說詳《亥部》。按此下當有象髦足三字。猶?下云象髦足也。丿象髦。??象足。??象爪字也。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

豕【豨】

豕、尾皆十五部字,《說文》以聲訓(豕即從尾來?)。

白話解釋

豕,小豬。尾巴極短,所以稱它為“豕”。字形像有毛足、后部的尾。按:今天的“丗”字,誤以豕為彘,以彘為豕。憑什么明確它們?因為“啄”、“琢”等字都采用“豕”作邊旁,“蟸”字采用“彘”作邊旁,都用“豕”作聲旁,以此確定它們的區別。所有與豕相關的字,都采用“豕”作邊旁。,是古文寫法的“豕”。

字形解說

甲骨文之,以直立側面之形示意,上像豕頭,中像腹部、兩腳,下像尾。金文一、二例純以圖畫示意,酷肖豕形;第三例以線條表現,仍可看出,上像豕頭,左像腳,中像身,右像尾。戰國文字對應金文第三例,上像頭、腳,下像尾,然而形體走樣不少。篆文和金文第三例近似,上像頭,左像腳,中像身,右像尾。字經隸書,體變作,失形甚多,楷書沿之而定體,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以上諸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豕字的相關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22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785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600頁
4說文校箋第403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377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1359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317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67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00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46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390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323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427頁【補遺】第17430頁
14通訓定聲第2409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816頁【崇文】第3261頁
16說文句讀第1293頁
17說文新證第732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372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901頁,第3字

豕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a pig, boar; KangXi radical 152
  2. Radikal Nr. 152 = Schwein (S)?, Schwein ( veraltet für 豬 )? (S, Bio)
  3. Sus (genre)?

豕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豕(甲骨文·商·??組) 甲骨文 ??組

豕(甲骨文·商·??賓間) 甲骨文 ??賓間

豕(甲骨文·商·??歷間) 甲骨文 ??歷間

豕(甲骨文·商·婦女卜辭) 甲骨文 婦女卜辭

豕(甲骨文·商·子組) 甲骨文 子組

豕(甲骨文·商·午組) 甲骨文 午組

豕(甲骨文·商·賓組) 甲骨文 賓組

豕(甲骨文·商·歷組) 甲骨文 歷組

豕(甲骨文·商·出組) 甲骨文 出組

豕(甲骨文·商·圓體類子卜辭) 甲骨文 圓體類子卜辭

豕(甲骨文·商·何組) 甲骨文 何組

豕(甲骨文·商·無名組) 甲骨文 無名組

豕(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豕(篆書·春秋·石鼓文) 春秋 篆書 石鼓文

豕(簡·楚〔戰國〕·包山) 楚〔戰國〕 包山

豕(簡·楚〔戰國〕·望山) 楚〔戰國〕 望山

豕(簡·秦·睡虎地) 睡虎地

豕(簡·秦·岳麓書院) 岳麓書院

豕(石經·漢·熹平石經) 石經 熹平石經

豕(石經·唐·開成石經) 石經 開成石經

豕(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豕(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豕(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豕(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